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11: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图册
1 .如图名为《“黑船”事件》,描绘了1853年某国海军入侵日本的情景,“某国”指的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
“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故D符合题意;英国、法国、俄国与“黑船”事件无关,排除ABC。故选D。
2 .在“图说世界改革史”活动中,张成在某博物馆网站上发现了如下文物图片。这一图片可用于介绍明治维新哪一举措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片信息“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可知,这是明治维新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的举措,故B正确;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政治措施,故A错误;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属于军事措施,故C错误;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属于社会改革方面的措施,故D错误。
3 .下图出现于日本幕府统治时期。该图说明幕府统治时期,国家的最高权力事实上属于( )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掌权”“日本的事,还得我说了算!”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掌握以将军为首的武士阶层手中。故选项B符合题意;幕府统治时期,天皇是国家名义上的统治者,没有实权。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大名是幕府统治时期的中层统治者,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武士是幕府统治时期的最下层统治者,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4 .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如图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专题是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扩展,C正确;资本主义萌芽是14--15世纪,A错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是17、18世纪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而“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均是19世纪中叶后,B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D错误。
5 .下图中的三位人物都是武士的女儿也是日后改变日本命运的留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相片拍摄的大体时间是( )
A.日本大化改新时期 B.日本明治维新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日本全面侵华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推翻了幕府统治,把权利还给天皇,1868年,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开始学习西方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B符合题意;大化改新学习的是隋唐时期的制度,A不符合题意;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
6 .下图是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该变革是
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戊戌变法 D.明治维新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表格中的信息“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文明开化”等可知与日本明治维新有关, 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亚洲强国,D正确;大化改新是指古代日本仿效隋唐封建制度进行的改革,使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排除;1861年改革是指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排除;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变法运动,C排除。故选D。
7 .某学生的历史课堂笔记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知识提纲,据此判断其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中国戊戌变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可知这些都是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改革措施,由此可知其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故选A;俄国农奴制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和中国戊戌变法中都没有“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的内容,排除BCD。
8 .如图反映的是日本某一历史时期存在的主要矛盾,日本实现历史转折的重大事件是(  )
A.签订不平等条约 B.迁都东京
C.明治维新 D.“王政复古”政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题干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存在的主要矛盾,日本实现历史转折的重大事件是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的日本,内忧外患,外有美国等列强的侵略,内有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C符合题意;ABD项与“实现转折”无关,排除。故此题选择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
9 .以下两幅图片呈现的是日本明治年间人们举办舞会、音乐会的场景。这体现了明治维新的哪一措施
A.实施殖产兴业政策 B.提倡文明开化
C.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D.废藩置县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图中的日本人身穿西服开舞会、演奏小提琴和钢琴等西洋乐器;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改变日本原有的服饰传统等,故B符合题意;实施殖产兴业政策、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废藩置县属于日本在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 .如图漫画名为《缝补》,喻指日本明治政府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该措施是
A.“王政复古”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殖产兴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废藩置县是明治维新的政治措施,实现日本中央集权。C选项符合题意;1868年,日本的明治天皇颁布了“王政复古”诏书,这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始。A选项不符合题意;“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社会生活措施。B选项不符合题意;“殖产兴业” 是明治维新的经济措施。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 .如下图所示为岩仓使团出访欧洲,他们回国后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C.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D.对外扩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所学知,岩仓使团出访欧洲,使日本人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他们回国后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项是日本明治政府针对国内情况的改革措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对外扩张是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起来后的事件,故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
12 .历史复习课上教师投出下图。据此判断,复习的专题是( )
A.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B.工业革命时期的欧洲
C.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威廉和玛丽加冕”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攻占巴底状”与法国大革命有关;“贵族宣读解放农奴法令”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时期的小学”与日本明治维新有关;“《独立宣言》签署”与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结合所学我看着,这些体现了资产阶级制度的确立,故复习的专题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故选D;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材料内容都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排除A;工业革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误;贵族宣读“解放”农奴法令是资产阶级改革,C错误。
13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日本明治维新实行了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对外扩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明治政府”“1866——1873年各国工业生产增长率”可知,明治政府时期日本工业生产增长迅速。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其中,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与示意图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
14 .提取图片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信息是( )
A.日本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B.日本教育普及率居世界领先地位
C.日本完全照搬西方生活方式 D.日本明治政府推动文明开化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模仿西方生活方式的东京鹿鸣馆”,“明治政府时期的教育普及率”,可知与明治维新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选项D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与题干内容不符,A排除;日本教育普及率居世界领先地位,不符合史实,B排除;完全照搬西方生活方式,不不符合史实,C排除。故选D。
15 .下图反映的是世界近代史上一个强国成长历程中曾经经历的两组矛盾。结合史实,判断这个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俄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处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1853年美国的军舰来到日本,强迫日本“开国”。在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日本爆发了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改革派的新政权,改元明治。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这个国家是日本,故B符合题意;中国、美国、俄国与“倒幕派”不符,排除ACD。故选B。
16 .下图所示的是“穿西式军装的明治天皇”。与此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文明礼仪,进行文明开化,改变了日本的近代化的生活,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 .下图是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当时掌握日本统治实权的是( )
A.天皇 B.将军 C.武士 D.农工商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掌握日本统治实权的是将军。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幕府是古时日本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在19世纪中期的幕府时期,天皇成为傀儡,所以当时掌握日本统治实权的是将军,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8 .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不包括:
A.都学习了最先进的文化 B.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都推动了日本历史向前发展 D.促进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1871年,岩仓使团启程访问欧美”,“日本遣唐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的事件。“大化改新”是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建立起封建制中央集权国家,“明治维新”是学习欧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两次改革都学习了最先进的文化;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都推动了日本历史向前发展。选项ABC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选项D. 促进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与“大化改新”内容不符,符合题意,故选D。
19 .下列三幅图片最合适用来说明明治政府( )
A.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 引进西方技术
C.发展义务教育 D.提倡文明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干给出的图片结合所学可知,涉及政府颁布的地契即承认土地私有、新式交通工具—火车和新式工厂—制铁所,这反映了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全国统一征收地税,故B正确;ACD与图片信息不符,故排除。综上故选B。
20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C.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统治也进一步加强,这时期的典型事件有: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题干中图片“亚历山大二世”反映的是1861年改革;图片“林肯在战场上”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图片“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因此三幅图片反映的时代特征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 .图表比较是学习历史知识、探究历史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某同学学习了中国戊成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后,制作了如下表格。对比有误之处是( )
A.开始时间 B.经济措施 C.支持者 D.共同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中国戊戌变法支持者是光绪帝,日本明治维新的支持者是明治天皇,C描述有误,符合题意;中国戊戌变法开始时间1898年,日本明治维新的开始时间1868年,A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戊戌变法、明治维新的经济措施、性质都是正确的,B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 .下图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哪一项政策(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
C.发展西式教育 D.允许土地买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描述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街头有了电灯,这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成果,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
23 .19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向世界其他地区不断扩展,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变动。某同学制作思维导图梳理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空白处应填写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日本的明治维新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属于资本主义的扩展,D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 A项不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是15-16世纪的探索运动,B项不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是1640-1688年,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4 .下图中,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C.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D.都改革了土地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可知,两次改革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大化改新,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面临的是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惨败暴露了俄国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腐朽,激化国内矛盾。俄国没有面临民族危机,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是列强的入侵使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通过改革,摆脱了民族危机,C符合题意;两次改革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A不符合题意;两次改革都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俄国1861年改革中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以赎买的方式获的一块份地,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可以看出两次改革都改革了土地政策,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都属于两次改革共同之处,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将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abc B.bac C.bca D.cab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安初期的小学课堂出现于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改革;《弘法大师行状绘词》反映了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来华学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日军装甲车开进沈阳。故以上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应为bac,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6 .如图是《1874—189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表》,日本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年平均增速 1.7% 5.2% 2.1% 3.5% 12.1%

A.美国的扶植 B.实行明治维新 C.实施科技立国政策 D.重视和平崛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
题干给出的图是《1874至1890年主要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表》,日本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实行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干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7 .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B.步入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得到巩固和发展,图二反映的是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得到巩固和发展,选项D符合题意;沙俄和日本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选项A不符合题意;步入近代指的是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选项B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指的是英法美三国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8 .下图是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燕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促使日本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措施是
A.“殖产兴业” B.废藩置县
C.“文明开化” D.义务教育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促使日本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措施是“殖产兴业”。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鼓励发展近代工业,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义务教育。日本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应和国家的经济措施有关,故正确答案为A。废藩置县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文明开化”、义务教育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29 .漫画能够形象地反映历史事件。图3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后人们形象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强化中央集权需要 B.倒幕运动的兴起
C.“文明开化”的影响 D.殖产兴业的推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画中出现西装着装的男子,可知这是明治维新的结果。明治维新中实行“文明开化”政策,全面学习西方,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倒幕运动发生在明治维新之前,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投资近代工商业的信息,排除D。故选C。
30 .图片见证历史,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日本学习借鉴外来文明
C.日本向欧美国家学习
D.日本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消失殆尽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可知,盐仓使团赴欧美学习西方文化;日本的唐招提寺是依照中国文化建造;维新后的日本街头大多学习欧美技术和文化,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日本学习借鉴外来文明。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图片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盐仓使团赴欧美学习西方文化;日本的唐招提寺是依照中国文化建造;维新后的日本街头大多学习欧美技术和文化,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日本学习借鉴外来文明。
31 .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片反映的主题是日本明治维新。因为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1868年倒幕运动之后,明治天皇进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措施有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向欧美学习,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通过这些措施,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故选D。
32 .下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部分目录,由此推断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 )
第2课俄国的改革……6
第3课美国内战……10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14

A.走向近代 B.工业革命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
19世纪六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范围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著名的有:俄国的1861年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美国的内战等,这些革命或改革是资本主义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扩大。据《世界历史》第二册第一单元部分目录推断,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符合题意;ABD项表格目录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C。
33 .通过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思维导图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概括出下面导图的时代主题(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D.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所以B符合题意,ACD三项军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点睛】
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展。
34 .下图为日本画家宫川春汀在19世纪末所做的绘画《有喜世之华》,画中岸边的两个女性,一个穿着和服,一个穿着欧洲人的泳装。据此可推知,明治维新后日本
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文明开化全面推行
C.生活习俗新旧并存 D.棉纺织业异军突起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一个穿着和服”,可知是日本的传统服饰;“一个穿着欧洲人的泳装”,可知是日本学习西方的服饰。据此可推知,明治维新后日本生活习俗新旧并存。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选C。
35 .下图反映了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的四个阶层,由高到低依次是: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其中,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掌握实权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的日本,处在幕府统治之下,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是只是国家的象征,权力实际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答案为B。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