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图册
1 .关于如图漫画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B.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C.体现小国寡民、轮番而治的特点 D.雅典实现奴隶主专政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从根据漫画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陶片放逐”“抓阄选官”,可以看出,雅典居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不涉及集体执政、轮番而治、抽签选举的问题,但其中隐藏着滥用国家权力的可能性,B符合题意;ACD项漫画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 .历史地图生动地再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点滴。阅读下图,你能了解到的是( )
A.欧洲城市的重新兴起 B.拜占庭帝国的繁荣
C.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 D.查理曼帝国走向分裂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与亚历山大东征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选项C符合题意;欧洲城市的重新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封建制度很有帮助,A排除;拜占庭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依然保持它的繁荣,B排除;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D排除。故选C。
3 .如下图所示,在印度河畔发现的犍陀罗佛教造像中有典型的希腊化的人物五官。这可能是因为( )
A.亚历山大东征 B.伯里克利改革
C.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D.佛教的传播
【答案】A
【解析】
【详解】
亚历山大的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方,而东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到希腊文化之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故答案A正确;B.伯利克里的改革没有对印度产生影响,B不符合题意,排除;C.阿拉伯帝国建立的有利于阿拉伯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方广泛传播所以跟本题无关,排除;D.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前三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不符合题意,排除。
4 .下图是据哈蒙德《希腊史》统计的雅典人口数量分布图,书中认为雅典总人口约40万人,那么有权参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人口数量大约为
A.20万人 B.16万人 C.4万人 D.12万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雅典在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达到顶峰。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原则,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故有权参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人口数量大约为4万人,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有权参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人口”是解题的关键,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5 .下图为罗塞塔石碑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前者因其同时刻有埃及象形文字和早期希腊文字而闻名,后者因其希腊式建筑风格而闻名。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是其出现的重要因素 B.体现了古代文明的交流
C.埃及文明一定程度上孕育了古希腊文明 D.都是进行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埃及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是平行发生的两种文明,直到亚历山大东征才架起了两种文明交流的桥梁,C符合题意,故选C。罗塞塔石碑和亚历山大港作为埃及两者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亚历山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A不合题意,排除A。埃及是东方文明,希腊式风格建筑是西方文明外在表现之一,因此罗塞塔石碑与埃及亚历山大港体现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因此B 不合题意,排除B。二者都是实物史料,因此都是进行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因此D不合题意,排除D。综上故选C。
6 .下列对如下图数据的分析,与史实相符的是( )
A.外邦人同样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B.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不足雅典居民的一半
C.全体自由民可以参加国家最高权利机关为公民大会
D.占据人口半数的奴隶可以担任政府公职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但是能够参加公民大会的仅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奴隶、儿童、妇女和外邦人均不能参加公民大会,AC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图表中的自由民不到人口的一半,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图表,注意准确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关内容。
7 .如下图,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你认为这个人是( )
A.凯撒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公元前4世纪后期,他开始东征”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体现在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但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8 .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古印度地区出现了犍陀罗艺术,其艺术特征是以希腊、罗马式装饰手法表现中亚和印度次大陆地区的题材,如当地佛像多鼻梁较高,头发呈现波浪状,并身着长袍(见如图)。这表明亚历山大东征
A.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 B.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
C.给东方文明带来巨大破坏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题干中的“其艺术特征是以希腊、罗马式装饰手法表现中亚和印度次大陆地区的题材”,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所以D项符合题意;题干信息未涉及到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信息主要体现的是文化的大交汇,未涉及亚力山大东征带来巨大破坏,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9 .下图所示的是( )
A.佛教传播路线图 B.亚历山大东征图
C.阿拉伯数字传播路线图 D.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两河流域、波斯、埃及、希腊等地”,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故B符合题意;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传入斯里兰卡、秦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故A不符合题意;阿拉伯数字传播路线是古印度——阿拉伯——欧洲,故C不符合题意;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是从欧洲出发经大西洋过麦哲伦海峡,过太平洋,经印度洋,过好望角,最后回到欧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一组图象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古代印度制度 B.古代希腊文明 C.古代日本文化 D.阿拉伯宗教发展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克里特岛位于希腊本土以南130公里的地中海上,爱琴海以南,面积8236平方公里,是希腊最大的岛屿;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伯里克利是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杰出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由此可知,题干的三幅图片都涉及到了希腊,属于古代希腊的文明,B项符合题意;ACD三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1 .如图是今天希腊爱琴海的最大岛屿,位于地中海东部,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12﹣60公里,面积8336平方公里。岛上多山,风光美丽,曾经是爱琴文明的最早发源地,它是
A.迈锡尼
B.雅典
C.克里特
D.斯巴达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曾经是爱琴文明的最早发源地克里特。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 .下图所示扑克牌中的人物征服并统一了希腊,灭亡了埃及、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帝国。“他”是( )
A.凯撒 B.亚历山大 C.释迦牟尼 D.穆罕默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征服并统一希腊,后灭亡了埃及、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帝国。”,结合所学可知:“他”是亚历山大。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所以B项符合题意;凯撒在罗马共和国进行独裁统治,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3 .观察下图,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雅典城邦居民享有选举权 B.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决策机构
C.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 D.古代雅典已具分权政治雏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的决策机构,而且为公民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BC的表述均符合史实,依据公民大会与五百人会议的职责可以得出雅典已具备了分权政治的雏形,D的表述符合史实;雅典城邦公民具有选举权,A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A。
14 .如图人物是希腊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他把雅典变成了“全希腊的学校”。此人应是
A.凯撒 B.屋大维 C.梭伦 D.伯里克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中人物是伯里克利;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经过梭伦改革,在伯利克里时代,他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还建立了津贴制度,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故D符合题意;凯撒、屋大维、梭伦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5 .下图为某历史兴趣小组做的研究性学习展板,你认为最合适的入选人物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穆罕默德 D.查理·马特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中帕特农神庙、马拉松战役均与希腊有关,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最高峰,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A。
16 .下图为某同学课堂学习笔记。依据笔记内容,可以判断学习的内容是
A.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B.古代希腊的建筑和文学
C.马其顿亚历山大远征 D.古代罗马的哲学与宗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某同学的课堂学习笔记“城邦公职人员在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结合所学可知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其中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实行的津贴制标志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故选A;BCD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17 .下图是初三年级一名同学的历史笔记,请你选出正确的选项将其补充完整
A.波斯帝国 马其顿 B.阿拉伯帝国 麦地那
C.亚历山大帝国 巴比伦 D.罗马帝国 罗马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其顿王国在腓力二世期间基本完成希腊本土的统一,于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不断向外扩张,先后占领埃及全境,吞并波斯帝国,大军直达印度河流域,领土达到鼎盛,此时的马其顿王国被后世称为亚历山大帝国,其都城在巴比伦,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帝国与题干提示信息不相符,排除;故选C。
18 .“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研究(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下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 )
A.罗马共和国 B.雅典城邦 C.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中的信息“公民大会”可知,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雅典城邦。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城邦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国家大政,但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0 .下图是位于中亚的希腊化的阿伊喀努姆古城遗址。历史上出现这一古城的直接原因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C.罗马的扩张 D.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位于中亚的希腊化的阿伊喀努姆古城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伊哈努姆城址是中亚希腊-大夏王国城市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4世纪末至前2世纪下半叶。公元前4世纪后期,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后来,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出兵东征,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灭波斯,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项A符合题意;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东、中、西法兰克王国三个国家,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罗马帝国成立于公元前27年,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阿拉伯在8世纪中期才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1 .历史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某同学所作的以下示意图,反映了
A.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B.罗马元老院的产生过程
C.希腊城邦的同盟体制 D.罗马帝国政权运行机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公民有权決定和管理国家大事,他们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各级官职。由材料“各地公民抽签主席团”“主席召集公民大会” 可知反映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内容,故A符合题意;在古罗马时,元老院是兼有立法权和管理权的国家机关,最初是氏族长者会议,罗马帝国时期,政权日益集中到皇帝手中,故排除BD;材料没有反映希腊城邦的关系,排除C。故选A。
22 .下图所示体现了古希腊人
A.重视体育活动 B.追求思想自由 C.培养公民意识 D.提倡男女平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古希腊运动场入口”“古希腊画瓶上跑步的运动员”可知古希腊人重视体育活动 ,A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古希腊把体育活动作为重要的赛事,并没有体现追求思想自由或培养公民意识或提倡男女平等,BCD排除。故选A。
23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原始的精神文明,这些都是群星璀璨的早期文明。下面两处遗址分别位于下图中的位置是( )
A.①② B.③⑤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古印度的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公元前26世纪-前18世纪,曾一度繁荣后因不明原因而衰亡,所以该遗址位于图中③印度地区;克里特岛宫殿遗址属于古希腊早期文明遗址,位于欧洲爱琴海地区,所以该遗址位于图中⑤希腊地区;故选B;①是埃及地区,②是两河流域,④是中国,三者均图中遗址不吻合,故排除ACD。
24 .如图所示的权力机构组织形式体现的是
A.雅典的经济繁荣 B.雅典的文化昌盛
C.雅典的民主政治 D.雅典的军事强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在伯里克利时期,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机制。在他主政时期,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C选项符合题意;雅典的经济繁荣在题目中体现不出。A选项不符合题意;雅典的文化昌盛在题目中体现不出。B选项不符合题意;雅典的军事强大在题目中体现不出。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25 .下图所示人物是古希腊雅典城邦中的劳动者。他们在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处境是( )
A.拥有担任公职的权利 B.参与城邦的政治活动
C.参加军队抗击侵略者 D.无法享有任何民主权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劳动者是奴隶,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6 .下图是一幅古代“政治机构”示意图。依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图内容展现的主题是
A.印度种姓制度
B.罗马共和制
C.雅典民主政治
D.古埃及奴隶制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题是一幅古代政治机构示意图,分析题目中出现的几个关键词: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可知,这是古代雅典的民主机构,联系所学知识,ABD选项排除,符合条件的只有雅典民主政治,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分析图片的内容,找到关键信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分析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古代之颠,开创了人类史上民主政治之先河。
27 .如下图漫画反映了( )
A.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C.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D.古罗马帝国的集权体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观察题干图片上的文字信息“谁可进入公民大会”“外邦人、妇女、奴隶,不得进入”,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里时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不能享有这种民主,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数人的民主,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古希腊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成年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奴隶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8 .如下图塑像所示人物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占领埃及,荡平波斯帝国,直至印度河流域。他创建的帝国拥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他是( )
A.伯利克里 B.恺撒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给出的“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占领埃及,荡平波斯帝国,直至印度河流域。他创建的帝国拥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可知他是亚历山大。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9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
A.丝绸之路 B.郑和下西洋
C.希波战争 D.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所以该同学学习的是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都是从中国出发的;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30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组图片,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古代印度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代日本文化 D.古代罗马艺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给出的“克里特岛的宫殿遗址”“雅典卫城遗址”“伯利克里像”,结合所学可知,伯里克利是古代雅典的一名执政官,雅典卫城和克里特岛的王宫宫殿是古希腊的著名建筑,所以他们探究的主题与古代希腊文明有关。故正确答案为B。ACD与题干图片无关,故选B。
31 .初三 二班正在举行辩论赛,依据如图双方辩论的观点,判断双方辩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希腊城邦兴起 B.查理曼帝国建立
C.佛教传播 D.亚历山大东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历山大大帝率领着一支由3.5万人组成的军队,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包括埃及、巴比伦在内的庞大的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同时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故D符合题意;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对近代欧洲民主政治有深远影响,查理曼帝国建立是在800年,佛教传播使它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32 .下图是九年级历史组教师集体备课时教师甲准备的一张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图片,教师乙很快认为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主持人应站立发言
B.窗口有人偷窥
C.开会人员都应摘下头巾
D.与会人员不应有妇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最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广大的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图片的场景是讨论国家大事,图片中有妇女在场与雅典民主政治不符,所以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故D符合题意;主持人发言的站或坐,窗口有人偷窥、开会人员是否摘下头巾都不是题干图片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的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广大的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图片中出现妇女,与雅典民主政治不符。
33 .公元前333年,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爆发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下图)。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 )
A.古埃及与波斯
B.古罗马与迦太基
C.马其顿与波斯
D.古希腊与波斯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伊苏斯战役是公元前333年秋季,在亚历山大东征中,马其顿军队(3—4万人)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军队(12—13万人),在小亚细亚古城附近的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仑北)进行的一次交战。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答题意。故选C。
34 .观察下图,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罗马文明 B.埃及文明 C.希腊文明 D.印度文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被称为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文明最早出现在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分为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C符合题意;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但是诞生于爱琴文明之后,A不符合题意;埃及文明、印度文明是亚非文明,与题干内容无关,B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
35 .下图中的“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足迹远达印度。“他”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国王亚历山大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东地区,不费一兵一卒而占领埃及全境,吞并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因此,“他”是亚历山大,故B项符合题意;伯里克利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执政官,凯撒是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