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11:2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图册
1 .如图石碑上半段有一幅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座上,汉谟拉比恭谨地站在他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把象征着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这一浮雕场景意在宣扬
A.君权神授 B.王在法下 C.王权有限 D.天赋人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汉谟拉比恭谨地站在他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把象征着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可知材料说明汉谟拉比的权力来自于太阳神,因此是宣扬了君权神授,故选A;这一浮雕宣扬的是君权神授,BCD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2 .文字是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和交流信息的工具,对下列三幅图片的评述正确的是
A.产生的载体和记载的内容相同
B.都对汉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C.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
D.图形相同,寓意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所学知识和图片信息可知,埃及的象形文字用图形表示事物,写在草纸上,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楔形文字刻在泥板上,笔画一头粗、一头细,被古代西亚各民族采用;甲骨文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这三种文字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择C。
3 .下图所示地区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版)。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该地区文明的是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该地区文明的古老悠久
B.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C.《汉漠拉比法典》表明该地区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D.种姓制度对后来该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指的区域是两河流域。两河流域诞生的文明是古巴比伦文明,《汉漠拉比法典》 是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汉漠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故C符合题意;甲骨文是中国的文明,故A不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故B不符合题意;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政治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如图,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
B.它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
C.该内容出自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不是第一部成文法典,C符合题意;ABD项说法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5 .人类最早的文明曙光出现在大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文明产生于图中的什么地区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汉谟拉比法典》就是用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记载的,《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文明产生于图中的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C处为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符合题意;A处是古中国的地区,成就是兵马俑,A项不符合题意;B处是古印度的地区,成就是种姓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D处是古埃及地区,成就是金字塔,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6 .人类早期文明最早诞生于亚非的大河流域。其中在下图中两河流域诞生的文明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代巴比伦文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即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D符合题意;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A不符合题意;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恒河、印度河流域,B不符合题意;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7 .不同区域的文化不同,下列图片属亚非文化代表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亚非文化代表”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埃及的文明象征,埃及位于北非,①符合题意;②属于罗马建筑的风格,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②不符合题意;③属于希腊风格的建筑,属于爱琴海和希腊半岛,③不符合题意;④是《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古巴比伦文明,位于两河流域,属于亚非文化,④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④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8 .以下展示的是世界上古老文字的图片,它们产生的地点分别是
A.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 B.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
C.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黄河流域.两河流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图1是甲骨文、图2是楔形文字、图3是象形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与黄河流域相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与尼罗河流域相关。因此图片体现世界上古老文字,它们产生的地点分别是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下图楔形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
A.它是古埃及人创造的 B.它是两河流域的古文明成就
C.主要记载了欧洲的古文明 D.是一切文字的起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楔形文字是由古苏美尔人所创,属于象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 .下面的古代亚非文明地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大文明古国。“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出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①代表的是古埃及,②代表的是古巴比伦王国,③代表的是古代印度,④代表的是古代中国。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正确;ACD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故选B。
11 .下图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它是在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就其内容反映的是哪个古代文明( )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古巴比伦王国的奴隶制国家。两河流域生活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B正确;苏美尔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ACD排除;故选B。
12 .公元前18世纪,幼发拉底河中游一个小国国王(见下图)完成了统一事业,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的法典。该国是
汉莫拉比头像
A.孔雀王朝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埃及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项符合题意,ACD均与题干汉谟拉比国王不符,故选B。
【点睛】
此题应识记古巴比伦王国的相关史实,需要准确掌握古巴比伦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3 .属于下图地区的文明成就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图中由“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可知与两河流域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是金字塔,属于尼罗河的埃及文明,排除;选项C是兵马俑,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C排除;选项D是麦加清真寺,属于阿拉伯文明,D排除。故选B。
14 .由下图可以实证四大文明古国
A.产生于大河流域 B.最先进入奴隶社会
C.政治制度最先进 D.是世界最早的国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古印度位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中国位于长江和黄河流域,由此可知,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于大河流域,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从题干图片上看不出来,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 .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下图 A、 B 两个地区文明的相似之处有( )
①创制了文字
②属于农业文明
③发明了历法
④实行民主政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地是古代埃及,B地是古巴比伦,两者属于世界文明古国,都创制了文字、属于农业文明、发明了历法,故①②③符合题意;实行民主政治是希腊地区,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 .下列文明诞生于下图所示地区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佛教 D.金字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世界古代文明。根据右图的形状像月亮,结合题干问的是古代文明,通过课本所学知识,学生可以想到“新月沃地”,古西亚文明。古代西亚地区的文明最著名的就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莫拉比制定的。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7 .如下图,源于幼发拉底河的亚洲奴隶制文明古国是( )
A.古印度 B.中国 C.古巴比伦 D.古埃及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源于幼发拉底河的亚洲奴隶制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故选C;古印度源于印度河流域,中国源于黄河流域,古埃及源于尼罗河流域,排除ABD。
18 .在下图所示的古代文明区域产生的文字:
A.象形文字 B.印章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图所示的古代文明区域是两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故C符合题意;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故A不合题意;印章文字与题干无关,故C不合题意;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楔形文字,逐一分析各选项。
19 .古代这一地区(如下图)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儒略历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可知是指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结合所学知识,古代两河流域曾出现了巴比伦王国,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正确;金字塔属于古埃及文明,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A排除;佛教属于印度文明,古印度发源于恒河、印度河流域,C排除;儒略历属于古罗马文明,古罗马发源于地中海地区,D排除。故选B。
20 .楔形文字(如图),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它的发明者是
A.苏美尔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中国人 D.古印度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A。
21 .文物是古代通向今天的使者,是我们研究历史的可靠资料。一位同学在法国旅游的时候看到了下图所示的文物。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包括( )
①君权神授的理念
②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
③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④基督教在欧洲的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片文物是汉谟拉比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制度,是用楔形文字刻写在一块黑色石柱上。从汉谟拉比法典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①君权神授的理念;②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③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基督教在古代巴比伦统治时期还未诞生,故④是文物不能获取的信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BCD,A符合题意,故选A。
22 .下图是某综艺节目中的一道选择题答题卡,答题选手需要场外观众的帮助,请你帮他完成问题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让人用楔形文字把法典内容全部刻在一根黑色的石柱上,这根石柱上面是浮雕,下面是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的集大成者,也是早期东方世界代表性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人民的重要财产,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3 .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读书摘要,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著名人物 D.文明类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是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国王,古巴比伦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文明类型应属于大河文明,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D。
24 .下列图片反映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A.克里特岛遗址
B.法典石柱局部
C.墓穴壁画
D.摩亨佐 达罗遗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文明指的是古代巴比伦的文明。克里特岛遗址是古代希腊的文明成果;法典石柱局部是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墓穴壁画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摩亨佐 达罗遗址是古代印度的文明。所以ACD项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5 .下面图片上的文字是苏美尔人用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渐渐形成的符号,这些符号演化为表意符号,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由此可见文字的产生是为了
A.生产生活 B.传承文明 C.记录历史 D.传播知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上的文字是苏美尔人用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渐渐形成的符号”可知,材料反映文字的产生是为了生产生活,A符合题意;B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A。
26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金字塔 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巴比伦国王的无限权力
B.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是研究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说明了家庭奴隶制是古埃及的一大特征
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所以D项符合题意;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法老的无限权力,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是研究两河河流域文明的珍贵资料,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说明了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27 .下图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中汉谟拉比王从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手中接过象征权力的手杖。这表明( )
A.汉谟拉比国王权力神授 B.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活跃
C.人类社会法制传统久远 D.奴隶主利益受严格保护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图中:汉谟拉比王从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手中接过象征权力的手杖。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A正确;BCD与图片场景无关,排除;故选A。
28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西亚文明古国创造的文化成就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是西亚文明古国,古代巴比伦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故A符合题意;罗马大竞技场是海洋文明的成果,故B不合题意;释迦牟尼是古代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不属于西亚,故C不合题意;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属于非洲,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29 .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壤。下列图片哪一幅与这一地区有关()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伯利克里
D.长城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壤。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故B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故A不合题意;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经过梭伦改革,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故C不合题意;长城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两河流域”是解题的关键,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30 .下图中所示的石碑上刻有以下内容,从文字中我们能看出
序言(摘录):
“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摘录):
“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予赔款,……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要在耳内灌油灌铅。”

A.法典维护了公平正义,保护弱者 B.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文中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D.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可知图中所示的石碑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法典》序言(摘录)反映了这一点。故D符合题意,排除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但在文字信息中不能体现,排除B;《汉谟拉比法典》序言(摘录)没有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排除C。故选D。
31 .下图中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称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流域——苏美尔地区(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巴比伦的所在地。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是古代中国;选项B是古代印度;选项D是古代埃及;所以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 .下面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其共同点是( )
A.位于大河流域 B.使用铁农具 C.源于海洋 D.工商业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布来看,分别分布在尼罗河利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长江及黄河流域,说明的共同点是都位于大河流域,A正确,C排除;材料未涉及使用的工具,且从时间来看,当时尚未过渡到铁器时代,B排除;工商业发达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特征,D排除。故选A。
33 .两河流域形成的苏美尔文明,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文明,距今6000年前就开始建立,但是后来建立的巴比伦成了两河文明的代表。下列成果属于“两河文明”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图B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文明的代表,B正确;图A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金字塔,图C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种姓制度,图D是古希腊雅典文明的代表帕特农神庙,ACD排除。故选B。
34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可以作为研究下列哪一地区法律的第一手资料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为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所制定的,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所以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本题答案为B。
35 .下列古迹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B符合题意。A是古埃及文明,C是古中国文明,D是古印度文明,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