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11:3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图册
1 .历史课上,老师指着下图中的一条航行路线说:“世界就是沿着这条航线被发现的。”老师指的航线应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终他的船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世界被发现,④航线是麦哲伦的航海路线,D符合题意;①航线反映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A排除;②航线反映的是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B排除;③航线反映的是达伽马到达印度,C排除。故选择D。
2 .下列图片所示是东方传统的香料,它们可以用来解释( )
A.租地农场形成的过程 B.文艺复兴的内涵
C.探寻新航路的动力 D.“三角贸易”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东方传统的香料”结合所学知识,来自东方的香料、丝绸等在欧洲市场受欢迎,香料等需求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动力之一,C正确;ABD与题干“东方传统的香料”无关,排除。故选C。
3 .下图反映了清朝初年,百姓已经能吃到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花生等食物。这主要得益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随之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接踵而来,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而美洲则为人类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蕃茄、花生、橡胶、可可、烟草、南瓜、菠萝等农作物。因此,清朝初年,百姓已经能吃到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花生等食物,这主要得益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故C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和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都是加强了欧亚联系,与题干“美洲”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4 .知识结构的梳理与展示,是传递历史知识信息的一种直观工具,能帮助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合于说明
A.文艺复兴的原因
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
D.法国大革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知识结构图上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盘针技术的应用,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以及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都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5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出现了如图所示现象。从图中我们直接可以看出
A.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
【答案】B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现象是新航路开辟以后,许多物产在美洲大陆和欧亚大陆相互传播的史实,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引起了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商品往来,没有反映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推动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使得地圆学说被充分证实,但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6 .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史称“新航路开辟”。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哥伦布。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哥伦布进行的航海线路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但是他认为他到达了印度。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 .如下图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示意图,此次航海活动的结果是(  )
A.到达了印度 B.发现了美洲
C.实现了环球航行 D.证明了地圆学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率领船队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第一个发现了美洲大陆,故选B。
8 .下图人物手中这块大陆的发现与哪一位航海家有关(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这块大陆是指美洲大陆,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历时两个多月到达美洲的古巴等地。故选C。
9 .下面的图示描述的史实是()
A.新航路开辟 B.黑奴贸易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西欧资本输出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史实。新航路开辟中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 伽马找到通往印度的航线;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它证明了地圆学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线;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此题选择答案A。
10 .《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写道: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欧洲西北部。转移后新的世界贸易集中地,在下图中位置的字母代号(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欧洲西北部,应该是地图的B位置处,B符合题意;A是北美洲,不符合题意;C是南美洲,不符合题意;D是亚洲东部,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 .恰当合理的角度分析论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文资料论证了促使新航路开辟的因素( )
A.军事 B.经济 C.政治 D.技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同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规模变大、速度更快、操作更加灵便,这一切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因素,所以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在图片信息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D。
12 .下图为某校九年级学生绘制的近代物种交流示意图,与其联系最为密切的历史事件是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达·伽马到达印度 D.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物种交流与其联系最为密切的历史事件是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年8月,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资助,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从而发现了美洲大陆。从此,欧洲与美洲、非洲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并且欧洲人把殖民地的物种运回欧洲,把欧洲的物种带到殖民地,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多样化,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不是与物种交流联系最为密切的历史事件,排除。故选B。
13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意大利引领世界 B.新航路开辟 C.人和世界被发现 D.基督教统治世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最后的晚餐》、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被称为“人的发现”。开始于15世纪晚期的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大陆,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被称为“世界的发现”。因此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人和世界被发现。选项C符合题意;意大利引领世界,与文艺复兴相关,A排除;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排除;文艺复兴反对基督教会,D排除。故选C。
14 .下图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在15世纪初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下列哪一事件最早印证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A.亚历山大东征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三角贸易
【答案】C
【解析】
【详解】
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最后回到欧洲,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故选C;亚历山大东征与地圆学说无关,A错误;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内容无关,B错误;三角贸易是以贩卖黑奴为中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原始积累的表现,D错误。
15 .下面历史事件关系示意图中空白□可以填入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殖民扩张
C.新航路开辟 D.三角贸易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文艺复兴的影响,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重视,航海技术的进步,传播基督教的驱动,香料贸易的需求,以及传统东西方贸易和道路的阻隔,C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与“商路受阻”无关,A排除;殖民扩张与“传播宗教”无关,B排除;三角贸易与“传播宗教”无关,D排除。故选择C。
16 .下图中出现的物种交换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形成 B.新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的进行 D.亚历山大东佂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可以“物种交换”主要是欧洲与美洲之间。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促进各地物种交换。B正确;丝绸中国是从中国长安出发到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物种交换,A排除;三角贸易发生在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C排除;亚历山大东征是战争,不是物种交换,商品交流的直接原因。D排除;故选B。
17 .下图是《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表》。根据此表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 )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
范围 下“西洋” 到达美洲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次数 7次 4次
人数 每次约2.7万人 最多一次1000-1500人
船数 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 最多时17艘

A.人数多,规模大,时间晚 B.规模大,时间早,次数多
C.时间晚,规模大,次数多 D.人数多,规模小,时间早
【答案】B
【解析】
【详解】
分析题干表格,郑和下西洋时间是1405~1433年,而哥伦布发现美洲是1492-1504年,由此得出郑和下西洋时间早,郑和下西洋次数7次,而哥伦布到达美洲4次,由此得出郑和下西洋次数多,郑和下西洋的人数每次约2.7万人,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而哥伦布到达美洲的人数最多一次1000-1500人,船数最多时17艘,由此得出郑和下西洋规模大,B正确;据此分析,AC错在“时间晚”,D错在“规模小”。故选B。
18 .下图是探寻新航路时的一位航海家的漫画,此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身后是即将远航的中世纪帆船。对此航海家所率船队的航海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跨越大西洋的愿望
B.是新大陆最早的发现者
C.最先发现通往亚洲的新航线
D.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此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可以看出,其进行了全球的航行,这位航海家是麦哲伦,故D项正确;ABC项都与麦哲伦无关,排除。
19 .下边地图中的箭头指向示意的是
A.英国的殖民扩张之路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D.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箭头示意图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1519年到1522年,麦哲伦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欧洲,实现了首次环球航行,从而证明了地圆学说,C符合题意;英国的殖民扩张之路与示意图内容不符,A排除;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排除;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在示意图中没有涉及,D排除。故选择C。
20 .下图漫画中的航海家哥伦布到达的地区应是
A.印度 B.非洲 C.美洲 D.菲律宾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选项C符合题意;达伽马到达印度;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麦哲伦船队经过菲律宾。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 .读下图,比较两幅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到16世纪,导致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开阔的原因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开辟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三角贸易的盛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6世纪,导致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开阔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 .图1是一位航海家的日记,据日记内容可判断,这位航海家在图2中的航线应当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因此这位航海家在图2中的航线应当是①;选项A符合题意。②是迪亚士船队;③是达·伽马船队;④麦哲伦船队。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 .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庆祝哥伦布到达美洲的传统,如美洲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还有欧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1937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正式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定为美国的联邦节日“哥伦布日”。以下有关如图所示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远航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B.是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
C.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D.哥伦布远航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片中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地图,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相互孤立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真正得联为一体,B不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A不符合题意;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的是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取的资本积累,C不符合题意;远航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是郑和,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4 .下图是某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在平面大地的西北部,非洲在南部,亚洲在东部。该图可知,绕过非洲也能到达东方,该地图( )
A.有可能绘制于新航路开辟以前 B.是新航路开辟产生的成果之一
C.是地圆学说在世界盛行的体现 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图片上没有美洲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因此,图片的绘制可能是在美洲发现之前,也就是新航路开辟以前,故选A项;材料的图片应该是新航路开辟之前绘制的,不可能是新航路开辟的成果,排除B项;材料图片不能体现出地圆学说盛行,排除C项;材料的图片没有美洲大陆,不可能描述世界的全貌,排除D项。故选A项。
25 .图像上的“asia” “eupope” “Africa”分别代表亚洲、欧洲、非洲,反映了15世纪之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使人们对这一认识改变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资产阶级革命 D.三角贸易
【答案】A
【解析】
【详解】
注意题干中关键信息“ 亚洲、欧洲、非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改变了“一些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故A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6 .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哥伦布到达美洲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达·伽马到达美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中人物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反映的是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情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误认为是亚洲的印度,还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图片内容不符,故选B。
27 .如下图所示书籍主人公的壮举是(  )
A.最早到达东方
B.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C.发现美洲
D.发现大洋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航行,横穿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项符合题意;最早到达东方的是达伽马,A项不符合题意;哥伦布发现了美洲,C项不符合题意;发现大洋洲不是麦哲伦的贡献,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8 .下图的盛大游行主要是为了纪念哥伦布
A.第一次发现美洲新大陆
B.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C.是伟大的意大利航海家
D.称美洲居民为印第安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为了纪念哥伦布”,结合课本所学,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横渡大西洋,10月12日,到达海地和古思,发现了美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人,为了纪念他的这一成就,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10月12日为哥伦布纪念日,A项符合题意;航海家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B项不合题意;哥伦布是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称美洲居民为印第安人。但这些不是他被纪念的原因,C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29 .下图所示的是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促使15世纪末产生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拿破仑对外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棉花贸易从多极、分散逐渐向欧洲集中,世界联系日益密切。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状态,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故A符合题意;三角贸易指欧洲殖民扩展时期贩卖黑人奴隶和获取原料的一种制度,排除B;文艺复兴的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排除C;拿破仑对外战争发生在18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排除D。故选A。
30 .下图是某位同学制作的关于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②新航路的开辟造成了非洲人口的流失
③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班牙的强大④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贸易往来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殖民者开始了罪恶的三角贸易,造成了非洲人口的流失。所以从图片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①②④,B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虽然使西班牙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因为国内封建势力强大而导致加上军事上的失败导致西班牙没能在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上抓住机遇,西班牙并没有强大。③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③的ACD三项。故选B。
31 .下面两幅图反映出的变化说明新航路开辟
A.扩大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B.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剧了欧洲人的殖民扩张 D.促进了各地区间物种的交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15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可以看出16世纪绘制的地图多了个美洲,表明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故选A;BCD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是但从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32 .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评价最恰当的是
A.将世界连为整体 B.进行殖民掠夺扩张
C.促进中外友好交流 D.享誉史册的航海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郑和及船队开始下西洋”“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可知,这些历史事件都是航海史上的壮举,D正确;将世界连为整体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及船队开始下西洋”不符合,排除A;进行殖民掠夺扩张与“郑和及船队开始下西洋”不符合,排除B;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只有“郑和及船队开始下西洋”,排除C。故选D。
33 .下侧是绘制于1543年的地球平面球形图,图中的航线是
A.达·伽马到达印度 B.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环球航行,故图中的航线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故C符合题意;达伽马、哥伦布都没有做环球航行,故排除AB项;三角贸易在非洲、欧洲和美洲之间进行的,不是全球贸易,故排除D项。
34 .课本中的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D.达·伽马到达美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哥伦布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American”,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35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查找资料时找到了如下图所示的世界地图,同学们在观察研究后,认为该地图的绘制最早是在( )
A.迪亚士船队返航之后
B.哥伦布船队返航之后
C.达伽马船队返航之后
D.麦哲伦船队返航之后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图片中的航海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在1519年9月,率领探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麦哲伦因介入岛上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麦哲伦的船队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