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11:4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图册
1 .下图是西亚一个国家的国旗,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结合所学可知,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为主神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真神和造物主,只有信仰安拉的人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否则就要坠入地狱;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伊斯兰教,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专题复习世界三大宗教创立地点、时间、创始人、教义及影响。抓住创立关键词作为解题的切入点。
2 .下图这本书重点介绍了穆罕默德的活动,穆罕默德建立宗教社团是在 (  )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大马士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穆罕默德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 .地图是查阅历史资料的重要依据。下图显示的是某一国家的扩张情况,请你选出与图片史实相符合的一项
A.伴随着此帝国的扩张,地中海成为了它的内湖
B.此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代表着希腊达到外部极盛时期
C.此帝国的扩张,有利于伊斯兰教的传播
D.此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被西欧人誉为天堂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地图左下角图标上的阿拉伯统治地区、阿拉伯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字样,结合地图及所学知识可知,此图应该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情况。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伊斯兰教也随之传播到了被侵略地区。所以C项正确。A项是罗马帝国的扩张情况,B项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对外扩张,D项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它曾地跨欧亚非三洲,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因极其富丽堂皇被西欧人誉为天堂。ABD三项都与阿拉伯帝国不符,故排除,选C。
4 .下列图片能体现阿拉伯人”东西方交流的使者”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阿拉伯数字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数字符号.就是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这十个数字符号,是为了计数和算术运算而采用的约定写法,是国际通用的数码,也称为阿拉伯数码。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古代印度人创造的,最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地区。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 人类文明的开端 西方文明之源。
5 .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图片反映了其贡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由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然后传遍了全世界。D是阿拉伯数字,ABC选项和阿拉伯人的贡献无关,故答案选D。
6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物风格各异,其中反映伊斯兰建筑艺术典型风格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希腊帕台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是现存最重要的古典希腊时代建筑物,被认为是多立克柱式发展的顶端,A不符合题意;罗马圆形竞技场又称罗马斗兽场它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B不符合题意;巴黎圣母院屹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一个岛上,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C不符合题意;麦加清真寺坐落于现在的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属于伊斯兰建筑艺术典型风格D符合题意,故选D。
7 .下图阴影部分所示下列哪一古代帝国的版图()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阿拉伯帝国有关知识的认识。阿拉伯帝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系列伊斯兰穆斯林封建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与中国唐朝接壤;西临大西洋。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8 .如图是一部世界名著,下面与创作这部名著的民族不符合的
A.医学成就非常显著 B.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东西方交流的使者 D.曾建地跨三洲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一千零一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B错误,符合题意;ACD项都与阿拉伯人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B。
9 .如下图条信息反映的是
A.印度文明
B.中国文明
C.希腊文明
D.阿拉伯文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给出的图片中有改进和传播阿拉伯数字、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及创立伊斯兰教,据此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阿拉伯文明。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经典是《古兰经》,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0 .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阿拉伯帝国发展”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9世纪,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12世纪,0-9这十个数字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欧洲人将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中国的“四大发明”陆续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A.穆罕默德创立了阿拉伯帝国
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
C.伊斯兰教促进了帝国的扩张
D.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使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默罕默德,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也迅速向阿拉伯半岛之外的地区广泛的传播,在阿拉伯文化中由阿拉伯人创造的阿拉伯数字最引人瞩目,后经过印度传播到世界,影响了世界的文化发展,阿拉伯人不仅仅是创造者,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故D正确;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创立了阿拉伯帝国,故A说法错误;帝国的扩张不仅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还传播了伊斯兰教,故B错误;帝国的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因此C说法错误。综上答案D。
11 .下图所示是他们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对世界文化作出的独特贡献。“他们” 是指
A.古印度人 B.古埃及人 C.阿拉伯人 D.希腊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可知指的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古代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 C正确;据此分析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 .下面三幅图片均与哪一地区的宗教相关(  )
A.小亚细亚 B.南亚 C.阿拉伯半岛 D.巴勒斯坦地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古兰经》,可知与伊斯兰教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选项C符合题意;小亚细亚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半岛;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 .观察下图,可以从人物的服饰判断他们信仰的宗教是(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阿拉伯男子”“回族穆斯林少年”,结合课本所学,7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他号召大家都信仰唯一的神“真主”,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真主”安拉的人。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蒙、汉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D项符合题意。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诞生于东汉,A项不合题意;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后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后又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B项不合题意;基督教在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孩子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
图中“阿拉伯男子”“回族穆斯林少年”是解题的关键。伊斯兰教创于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创立人穆罕默德,宣扬“安拉”宇宙天地间唯一真神和主,只有信仰安的人死后才能入天,否则入地狱,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统称穆斯林。
14 .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运用了下面示意图。该图主要可以用来探究
A.东西方文化交流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三大宗教的传播 D.整体世界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英国图片关键词“君士坦丁堡”,结合所学可知,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国的都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为保存和发展欧洲古典文化,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故A符合题意;罗马帝国的扩张、三大宗教的传播、整体世界的形成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5 .下侧图示说明了
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中国的科技发明传到世界各地
C.阿拉伯人是东方文化的西传者 D.欧洲的发展主要靠东方科技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故C符合题意;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的说法错误,排除A;中国的科技发明传到世界各地和欧洲的发展主要靠东方科技在图示中不能体现,排除BD。故选C。
16 .2020年3月31日中公国企网发布了一条招聘消息如下图,该消息标题提到的伊斯兰教最早的创始人是
A.耶稣 B.释迦牟尼 C.穆罕默德 D.亚历山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建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C正确;耶稣相传是基督教的创始人,A排除;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B排除;亚历山大是古代马其顿国王,经过多年征战,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D排除。故选C。
17 .下图中的书籍生动描绘了哪一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阿拉伯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杰出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该书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8 .下列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
A.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B.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的文字,结合课本所学,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被称为释迦摩尼;基督教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耶稣就是“救世主”,这种信仰基督教耶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9 .下图是小历同学制作的有关伊斯兰教知识小卡片,正确的一项是
A.创立者 B.产生时间 C.诞生地点 D.宗教思想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C项正确,符合题意;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A项错误;穆罕默德于公元七世纪创立伊斯兰教,B项错误;伊斯兰教的思想是一个人惟有通过对真主旨意的归顺和对其戒命的服从,方能获得人生在世的和平与安乐,D项错误;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结合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
20 .下图中双横线上方的一组数字,它的创制者和改造者分别是
A.古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埃及人、阿托伯人
C.苏美尔人、古希腊人
D.古印度人、古希腊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双横线上方的一组数字是阿拉伯数字。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21 .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有一位信徒,信奉安拉,他应该前往朝圣的地点是下列图片中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信奉真主安拉,麦加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教徒礼拜的地方,B符合题意;A项与佛教相关,排除;巴黎圣母院与基督教相关,C排除;希腊帕特农神庙与三大宗教无关,D排除。故选择B。
22 .下列三幅图中,图三所反映宗教的创始人是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张陵 D.穆罕默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三是清真寺,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活动的场所,伊斯兰教创始人是穆罕默德,所以D项符合题意;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的创始人,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耶稣是基督教传说中的救世主,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张陵是道教的创始人,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23 .如下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援助巴基斯坦的抗疫物资,上面写有“兄弟同心,共克时艰”,巴方表示“穆斯林皆兄弟,感谢中国宁夏穆斯林兄弟的无私帮助”。对此推测巴基斯坦国内占有主导地位的宗教可能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回教等。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C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与“穆斯林”无关,排除;故选C。
24 .下面三幅图片均与哪一宗教相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图一是克尔白神庙,位于麦加的大清真寺广场内部;图二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麦地那先知寺;图三中的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故D符合题意;其它三项由于题干中三图无关,故排除A、B、C。故本题选D。
25 .如图是世界某宗教的重要活动场所。该宗教创始人是
A.乔达摩·悉达多
B.老子
C.耶稣
D.穆罕默德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麦加大清真寺”可知,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故D符合题意;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故A不合题意;老子是道教学派的创始人,故B不合题意;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6 .
7世纪中期,建立的阿拉伯帝国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沟通着东西方文化交流。
【小题1】公元646年,东亚某国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的执政者仿行中国隋唐制度颁布改革诏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小题2】12世纪晚期,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这一事件在日本历史上的影响是( )
A.大化改新取得胜利 B.武士集团覆灭
C.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D.天皇大权独揽
【小题3】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小题4】宋元时期,柑橘、柠檬、菊花等水果和植物从中国传到欧洲。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奥斯曼土耳其人 D.欧洲殖民者
【小题5】下图漫画的主题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融合 C.习俗差异 D.国家冲突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A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公元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B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与题干描述的改革不符,排除A;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1861年,排除C;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排除D。故选B。
2.根据所学知识,12世纪晚期,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700多年的幕府统治时期,C正确;ABD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故选C。
3.根据题干“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结合所学知识,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阐释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C正确;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排除A;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排除B;犹太教的创始人是摩西,排除D。故选C。
4.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柑橘、柠檬、菊花等水果和植物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从中国传到欧洲,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5.根据漫画信息“印度人发明”“阿拉伯数字”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特殊贡献,阿拉伯人改进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故反映了古代明交流,A正确; BCD与漫画反映不符,排除。故选A。
27 .下图所示课件中,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故A符合题意;在数学方面,阿拉伯人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排除B;《医学继承》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奉为经典,《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排除CD。故选A。
28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下图)继续在全世界传播,各国政府与医疗保健系统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我们常说的“西医”,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阿拉伯人的两部医著,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这两部书是
①《医学集成》②《黄帝内经》③《医典》④《天方夜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
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①③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排除脍炙 ②;《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排除 ④。排除B、C和D。故选A。
29 .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设计了一张学习卡片,他正在学习的是哪个国家的历史
1.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队伍
2.8世纪中期,版图跨欧、亚、非三大洲
3.830年,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
4.将中国许多发明传入欧洲

A.阿拉伯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队伍,8世纪中期,版图跨欧亚非三洲,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830年,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还将中国的重大发明传入欧洲,阿拉伯人被称为东西方交流的使者,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30 .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与下图呈现内容相关的文化成就是谁发明的( )
A.阿拉伯人 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 D.古罗马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给出的图片反映的是阿拉伯数字。最初古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31 .为有助于开展线上教学,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如图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专题是( )
A.古代欧洲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古代亚非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创造的,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亚洲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就。因此专题资源包反映的专题是“古代亚非文明”。选项C符合题意;古代欧洲文明与专题资源包内容没有联系,A排除;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欧洲,B排除;题干材料内容涉及亚非文明,D排除。故选C。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