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4 18:5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上的水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陆地上的水可直接蒸发转化为大气水
B. 固态的冰川不参与水循环
C. 空气中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转化会固态、液态的水降落到地表或海洋
D. 通过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界
2.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 人类可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 水循环的环节是指蒸发和降水两个环节
3.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溽,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 河流水 B. 海洋水 C. 岩层深处的地下水 D. 冰川
4.下列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水资源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B. 水循环越活跃的地区,水资源相对越丰富
C. 赤道附近和距海较近的地区,水资源一般较丰富 D. 浙江省的水资源较为丰富,提倡节水毫无意义
5.水是生命之源,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 高山冰川 B. 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 南极地区的冰川 D. 海洋水和河水
6.地球是名副其实的“水球”,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洋水占据了地球总水量的96%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大量利用的水资源就是海洋水
B.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C. 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D. 生物体内的水没有参与水循环
7.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将于中秋节强势登陆闽粤沿海;9月16日早晨前后在江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受其影响,广东、福建以及浙江东部、江西、上海、安徽、江苏和台湾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累计雨量250-450毫米);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 )
A. 水汽输送 B. 地表径流 C. 降水 D. 蒸发蒸腾
8.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B.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凝结和降水
C. 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植物蒸腾量相等 D. 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9.在下列各种水体中,水量很少但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
A. 冰川水 B. 土壤水 C. 地下水 D. 河流水
10.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最为活跃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 B. 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C. 新疆沙漠地区 D. 南极冰川地区
11.下列属于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是( )
①冰川水 ②浅层地下水 ③深层地下水
④江河水 ⑤湖泊水 ⑥海水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1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3.读水循环示意图(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A 、C 、E 、H 。
(2).通过 (填“甲”“乙”或“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河水的蒸发主要参与了 (填“甲”“乙”或“丙”)环节;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属于水循环的 (填字母)环节。
14.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 B、 , C、 , D、 , F、 。
(2).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和 。
(3).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 (填字母)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4).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较 (填“长”或“短”)。
三、解答题
15.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读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缺水程度 人均水量/m3 年-1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500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 B.蒸发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
(2)“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3)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是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4)台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 年-1 , 上表资料显示,台州属于________缺水城市。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循环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陆地上的水可直接蒸发转化为大气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固态的冰川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也可以先熔化再汽化成水蒸气,从而参与水循环,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空气中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转化会固态、液态的水降落到地表或海洋,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通过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水的作用、水循环环节分析。
【解答】A、陆地海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不符合题意;
B、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符合题意;
C、 人类可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淡水 ,不符合题意;
D、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A
【解析】【分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解答】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河流对人类有重要意义,除了生活和农业用水外,还具有航运、防洪、灌溉、养殖、旅游、调节气候等功能,因此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分析】控制污染、加强防治,努力保护和提高水环境质量,节水或更有效地利用现有水源,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解答】A、水循环过程进行顺利水资源就丰富,反之就缺水,因此水资源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A不符合题意;
B、水循环越活跃的地区,水资源相对越丰富,B不符合题意;
C、一般来说,离海洋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越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就较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区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C不符合题意;
D、水资源是宝贵的资源,不论如何都要珍惜水资源,不浪费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 B
【解析】【分析】淡水资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冰川、深层地下水和浅层地下水。淡水资源可以以固态、液态、汽态的形式存在。
【解答】高山冰川、南极地区的冰川都是没有融化的冰,因此不能直接利用,海洋水是含盐量很高,因此不能直接饮用,湖泊的作用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浅层地下水比如井水可以为人直接利用,因此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水循环的知识判断。
【解答】A.海洋水占据了地球总水量的96%以上,而我们可以大量利用的水资源就是淡水,而不是海水,故A错误;
B.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故B错误;
C.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故C正确;
D.生物体内的水照样参与水循环,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 A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解答】台风登陆会陆地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从水循环途径看,属于水汽输送;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8.【答案】 A
【解析】【分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解答】A: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故正确
B: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故错误
C:地表径流水量与植物蒸腾量不相等;故错误
D: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即河流水、湖泊水和部分地下水。故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概念。从冰川水、土壤水、地下水、河流水的特征切入解答。
【解答】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大气降水多为固体状态,形成一定厚度的积雪,经过压实、融冻成为冰川冰,因此冰川水并不为人类常用。土壤学中的土壤水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在105℃条件下能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水分,因此土壤水并不为人类所常用。 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因此地下水为人类并不常用,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价值,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水循环活跃的地方肯定水源丰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入海口,海水不断注入海洋,而且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经常下雨,海陆循环比较活跃,故A正确;
B.长江黄河发源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会增多,故B错误;
C.新疆沙漠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温差大,距海洋远,水循环十分缓慢,故C错误;
D.南极的冰川水更新达上千年,而且南极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知识判断。
【解答】冰川水主要集中在两极地区,深层地下水开采难度很大,海水不能直接利用,故①③⑥几乎不能被人类利用;浅层地下水、江河水和湖泊水,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故②④⑤正确。
故选B。

12.【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水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①生物体需要水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只有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故①正确;
②生物体的60%-90%都是水分,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故②正确;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故③正确;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故选D。
二、填空题
13.【答案】 (1)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植物蒸腾
(2)乙;甲;E
【解析】【分析】(1)根据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分析解答;
(2)根据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A蒸发、C水汽输送、E底部径流、H植物蒸腾。
(2)通过乙(水汽输送)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河水的蒸发主要参与了甲环节;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属于水循环的E(地表径流)。
14.【答案】 (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2)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3)M
(4)短
【解析】【分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解答】(1)由图可知,A是蒸发;B是水汽输送;C是降水;D是地下径流;E是蒸发;F是地表径流;
(2)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而其外因则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能够为陆地补充淡水资源的是海陆间循环,即M;
(4)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体更新周期都是比较短的;
故答案为:(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地表径流;(2)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辐射;地心引力;(3)M;(4)短。

三、解答题
15.【答案】 (1)降水
(2)南多北少
(3)C
(4)中度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解答】(1)A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2) “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南方丰富,北方缺少,即男多北少。
(3) “百川东到海 ”中“川”是指山川,在陆地上,“海”则是指海洋,体现的是海陆间循环。
(4) 由题目表格可知,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 年-1 的台州属于中度缺水城市。
故答案为:(1)降水;(2)南多北少;(3)C;(4)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