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跳与游戏》(教案)
一、教材、学情分析
双脚跳与游戏是水平一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为学生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2、学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如果一味的跑和跳,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愿意学。据观察了解,小学生十分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为了能使本课的情境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将主要教学内容用以“小青蛙捉害虫”的方式贯穿,以“小青蛙”来命名立定跳远。安排“青蛙捉害虫”的游戏来改变练习手段,让学生带着他们各自喜爱的角色去练习,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情境教学变换进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使学生懂得害虫是庄稼的最大的敌人,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都应该知道保护它。
二、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具有探索创新精神,能接纳他人的身心健康的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 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
1、设计新颖的组织形式
本课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玩耍一样,设置一个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除了采用指令性集体练习外,也采用了非指令性的结伴练习形式,同时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挥的练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能力的广阔空间。在练习中,注重鼓励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显示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2、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与认知能力均较差,但是一年级小朋友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等特点。应抓住这一特点,在立定跳远教学时,综合运用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这样不但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使游戏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体育教学的进行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良性的学习氛围中自觉、自主、能动地学习。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行为,自觉参与学习。(重点)
2、运动技能目标:将跑、跳的基本技能相结合。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及下肢力量。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的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在集体活动中提高群体意识,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难点)
《双脚跳与游戏》教案
一年级:36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 双脚跳与游戏 课的 类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行为,自觉参与学习。 2、运动技能目标:让85%的学生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当中了解双脚起跳和双脚落地的基本技能,并孩子们在不断学习中掌握其动作要领。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及下肢力量。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通过教学,让一年级的孩子初步了解什么合作意识,并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敢表现的能力。
动作要点 双脚起跳,双脚落地。(重点) 双脚落地轻巧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学法和要求 组织形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课 堂 导 入 师生问好 语言导入 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要求。 提出要求:集合做到快、静、齐。 学生:做到快静齐 四列横队 〇 ××××××××× ××××××××× ××××××××× ×××××××××
热 身 部 分 一、热身练习 1、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2、专项练习 一、教师带领小蝌蚪一起找妈妈
1、活动中提醒孩子们,转圈时不要相互碰撞其他小朋友,不要出圈。
二、语言激励,引导练习 一、小蝌蚪们跟着老师一起找妈妈 动作形象,乐于表现
本教学部分 1、跳荷叶练习 2、(1)小青蛙学本领,双脚用力向前跳,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但落地缓冲轻又巧 (2)小青蛙找朋友的游戏 3、课课练(加强上肢力量) 小蝌蚪们你们现在已经长出后退,他们是怎样跳的呀?你们原地学学好吗? 启发学生“长出后退的小蝌蚪是怎么跳的?”引导学生尝试练习。 小蝌蚪们你们现在长出脚和手了,就变成了小青蛙了吗?他们是怎样跳的呀?启发学生“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引导学生尝试练习。 教师先提问: 1、青蛙跳的时候是双脚同时起跳的吗? 2、青蛙的双脚是同时落地的吗? 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练习。 游戏:小青蛙找朋友 1、学生按老师要求展示双脚用力蹬地,双脚轻轻落地。 2分组跳荷叶,进行练习,体会双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 1、互学互练,动作要点:是否双脚起跳,是否双脚落地,是否跳过河。 2、按自己能力进行练习,并体验动作。 3、所有的小青蛙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游戏。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
整理放松 部分 1、做放松操 2、小结本课内容 2、宣布下课 师生再见 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评比本课之星。 学生跟着老师在音乐的带动下做放松操 快乐地与教师一起交流讨论。 老师再见,收还器材。
教具准备 田径场1块, 口哨1个,录音机1个,呼啦圈36个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跳跃与游戏,因为低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动作,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我在《跳跃与游戏》这节课设计过程中,结合我校的场地器材,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乐学”贯穿整个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分散与集中练习相结合,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本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2、难点:摆臂与蹬地协调用力。 在教学中我给学生一个自主创造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在练习跳跃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主体验,尝试双脚落地,双脚起跳的动作,然后再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示范、表演,然后再进行师生评价。给做的好的同学以鼓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再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讲解示范。这样做不但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敢于展示自我的精神,而且使学生更加快速牢固的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要领。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基本掌握双脚起跳的动作方法,能合理运用正确的发力顺序,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积极探究的意识进一步激活,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及自信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个教学过程完整流畅,运动强度和密度基本合理。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几个问题,有些学生的协调性很不好,由于是新授课,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短,有很多学生要领没掌握好。在做游戏巩固动作时,学生忙着比赛,根本不顾动作的正确性。 通过这节课,我自己也感受很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研究教法和课的上下结构,应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改变传统死练、狠练的教学模式。注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动作。
题目 跳跃与游戏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跳跃与游戏,因为低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动作,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我在《跳跃与游戏》这节课设计过程中,结合我校的场地器材,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设计,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乐学”贯穿整个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分散与集中练习相结合,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本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2、难点:摆臂与蹬地协调用力。 在教学中我给学生一个自主创造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在练习跳跃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主体验,尝试双脚落地,双脚起跳的动作,然后再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示范、表演,然后再进行师生评价。给做的好的同学以鼓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再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讲解示范。这样做不但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敢于展示自我的精神,而且使学生更加快速牢固的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要领。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基本掌握双脚起跳的动作方法,能合理运用正确的发力顺序,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积极探究的意识进一步激活,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及自信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个教学过程完整流畅,运动强度和密度基本合理。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几个问题,有些学生的协调性很不好,由于是新授课,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短,有很多学生要领没掌握好。在做游戏巩固动作时,学生忙着比赛,根本不顾动作的正确性。 通过这节课,我自己也感受很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研究教法和课的上下结构,应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改变传统死练、狠练的教学模式。注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动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