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单选题
1.2015年4月4日全球各地出现月全食现象:即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没有太阳光直射.读图,思考月食现象可以作为以下哪个地理现象的证据( )
A. 地球的大小 B. 地球的形状 C. 地球的公转方向 D. 地球的自转方向
2.毛泽东有句豪迈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下面何地最有可能做到?( )
A. 赤道 B. 北极 C. 南极 D. 任意地点都可以
3.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均半径约为6378千米 B. 赤道的长度约为8万千米
C.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两旁的经线长度依次递减8万平方千米 D. 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4.下列事例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 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分明
C. 站得高,看得远 D. 海边远方驶来的航船,先见船帆,后见船身
5.我们居住的星球之所以叫地球,你认为理由应该是( )
A. 地球表面71%是海洋 B. 地球表面29%是陆地
C. 人们生活在陆地上 D. 海洋对我们的影响太小
6.进行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 麦哲伦 B. 哥伦布 C. 郑和 D. 库克
7.假如火车以200千米/小时的速度环绕地球赤道一周,大约需要的时间是( )
A. 100小时 B. 200小时 C. 300小时 D. 400小时
8.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 地球是个球体 C. 地球绕太阳公转 D. 海平面上升
9.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说法是( )
A. “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回 B. 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
C. “神七”拍摄的地球照片 D. 日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
10.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 )
A. 6378千米 B. 6357千米 C. 17千米 D. 18千米
11.读图,反映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12.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
A. 天圆如张盖 B. 地球是个球体 C. 地方如棋局 D. 地球是正方体
二、填空题
13.人类自古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对它的了解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例如在不同历史时期,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如下:①“地球是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按照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则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现代,能够支持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证据有 。
14.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同的,如①地球是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地方等,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解:月食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因此月食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故选:B.
2.【答案】 A
【解析】【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该题考查赤道的长度,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解:分析题干可知,“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
故选:A.
3.【答案】 D
【解析】【分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考查地球的大小,要理解记忆.
【解答】解: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周长约4万千米.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故选:D.
4.【答案】 B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例,理解解答即可.
【解答】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分明是地球的公转形成的,该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故选:B.
5.【答案】 C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我们生活在陆地上,陆地 周围是广阔的海洋.但是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海陆分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全球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大约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解答】解:以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只知道人类生活在陆地上,误认为自己所生活的星球是陆地,就称它为地球.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 A
【解析】【解答】1519年-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地球形状的证实。
7.【答案】 B
【解析】【解答】赤道长度约为4万千米,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以得出40000÷200=200小时,因此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要对描述地球大小的相关数据稍加记忆。
8.【答案】 B
【解析】【分析】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这就证明了地球表面不是平面,而是一个球面,或者说地球是个球体。
【解答】读图可得,远出驶来的轮船,先看到的是船的桅杆,最后看到的是船身,该现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答案为:B
9.【答案】 D
【解析】
【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A正确;
电视塔越高,过塔顶与地球表面相切的点距离电视塔就越远,能证明地球是球形,故B正确;
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能证明地球是个球形,故C正确;
日食是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不是地球的影子,故D错误。
故选:D
10.【答案】 C
【解析】
【分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大陆地壳平均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6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
故选:C
11.【答案】 D
【解析】
【分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①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②月食时,根据月球上呈现的地球影子;③登高望远;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⑤在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卫星照片等。
【解答】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长期的精密测量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根据题意。
故选:D
12.【答案】 B
【解析】【解答】图中所示从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地球是一个球体。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读图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
13.【答案】 ④→③→①→②;地球照片、远去的船只桅杆顶最后消失等
【解析】【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解答】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最后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因此按照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则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③→①→②。现代,能够支持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证据有地球照片、远去的船只桅杆顶最后消失等。
故答案为:④→③→①→②;地球照片、远去的船只桅杆顶最后消失等
14.【答案】 ③①②
【解析】【分析】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非常漫长,大致的认识过程如下:最早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也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是一个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椭球体。
【解答】由分析可知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最早是天圆地方③,地球是个球体①,最后人们通过测量得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②,所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③①②。
故答案为: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