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地球表面的板块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6地球表面的板块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4 19:2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表面的板块
一、单选题
1.板使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 ( )
A. 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 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C. 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 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2.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A.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 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 我们生活的浙江省位于亚欧板块 D. 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3.下列与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移在海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B. 舌羊齿化石的分布支持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C. 海底扩张学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解决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问题
D.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立的
4.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A.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 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 我们生活的台州位于亚欧板块
D. 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5.关于地球表面板块的一些论述,正确的是( )
A. 舌羊齿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证据
B. 以距离大洋中脊远近的岩层年龄不同为证据建立起来的“海底扩张说”推翻了“大陆漂移说”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以推测地壳活动比较弱的地域是海岭、海沟和巨大山脉所在地
6.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①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③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②板块构造学说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证据证明,是最正确的地球构造理论;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8.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已过去8年,逾5万灾民仍在等待回家。该次地震,说明当地( )
A. 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活跃区” B. 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稳定区”
C.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9.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的地形是 ( )
A. 高大的山脉 B. 裂谷和海洋 C. 岛弧 D. 悬崖
10.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 )
A. 太平洋板块 B. 南极洲板块 C. 美洲板块 D. 大洋洲板块
11.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①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③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2.我们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南北美洲的西部有一列靠近海岸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南北长达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实际上也是由于两大板块运动而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
A.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二、填空题
13.全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①1915年,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②1960~ 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③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海底扩张说”________ (选填“支持”或“不支持”)“大陆漂移说”,它能解释“大陆漂移说”中大陆漂移的________问题。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14.板块构造学说创立的基础是德国地质学家 建立的 。
三、解答题
15.1915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______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可多选)
A.火山和地震
B.太阳系的形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四、实验探究题
16.下图是六大板块分布图,请据图回答:
(1)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填名称),这些板块“漂浮"在________层上。
(2)板块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海沟的形成于________;杭州地震发生概率很低: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板块碰撞会形成山脉,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和海洋。
【解答】A: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由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
B: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是张裂形成的,所B符合题意;
C: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由碰撞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由张裂形成的,所以C不符合题意;
D: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是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是张裂形成的,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分析】图中六大板块有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
【解答】A、板块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裂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有六大板块,A不符合题意;
B、火山和地震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交界处,B不符合题意;
C、我们生活的浙江省位于亚欧板块,C符合题意;
D、青藏高原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 A
【解析】【分析】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解答】A、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故A错误;
B、蛇羊齿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大陆上,说明刚开始这些大陆是一体的后来分开了,该事实支持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故B正确;
C、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冷却后成为新的大洋地壳,原来的海底则随着新的海底地壳的产生而向两侧扩张,该学说为大陆漂移解决了动力问题;故C正确;
D、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分析】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岩石圈的基本构造单元是板块;板块边界是中洋脊、转换断层、俯冲带和地缝合线;由于地幔对流,板块在中洋脊分离、扩张,在俯冲带和地缝合线俯冲、消减;全球被分为欧亚、美洲、非洲、太平洋、澳洲、南极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全球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原因是这些板块的相互作用;板块强度很大,板块的边缘是构造运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变形在其边缘部分。
【解答】A、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错误,是对岩石圈而不是对陆地,A错误;
B、 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错误,主要在板块的边缘而不是中央,B错误;
C、 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说法正确,C正确;
D、 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错误,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而形成的,D错误。
故选C
5.【答案】 A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地,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解答】A、舌羊齿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证据,A符合题意;
B、“海底扩张说”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动力来源,并没有推翻,B不符合题意;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以推测海岭、海沟和巨大山脉所在地迪克活动比较强,因为它们位于板块的交界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答案】 A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由三个内容,(1)地球的岩石圈像一整块的七巧板。(2)全球有六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的发生碰撞和张裂。(3)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解答】 ① 板块的运动有两种方式:张裂和碰撞。张裂形成裂谷或者海洋,碰撞形成山脉和岛屿。故①对
② 台湾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由板块碰撞形成。 故② 正确
③ 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是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故 ③ 不正确
④ 大洋中脊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故 ④ 不正确
故选A
7.【答案】 C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不符合题意;
②板块构造学说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证据证明,是最正确的地球构造理论,是目前普遍接受的,但也被质疑,不符合题意;
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符合题意;
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 C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 B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的特点:1.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稳定;2.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成为火山、地震活动的多发地区。
【解答】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碰撞挤压往往形成高大的山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 A
【解析】【分析】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解答】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 A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的特点:1.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稳定;2.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成为火山、地震活动的多发地区;
海陆变迁的原因:1.地壳的变动;2.海平面的升降;3.人类活动(填海造陆运动)。
【解答】板块运动有两种方式:张裂拉伸与碰撞挤压,张裂拉伸形成裂谷或海洋,碰撞挤压形成山脉或岛屿,①符合题意;
②台湾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②不符合题意;
③古地中海一部分的消失,是由于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③符合题意;
④大洋中脊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 D
【解析】【分析】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北起阿拉斯加,南到火地岛,绵延约1.5万公里,属中新生代褶皱带。构造复杂,由一系列褶皱断层组成,地壳活动至今仍在继续,多火山、地震,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重要组成部分。
【解答】科迪勒拉山系的成因,主要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3.【答案】 (1)支持;动力
(2)错误的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理论是一种现代地球科学理论。板块构造认为,地球表层(岩石圈)是由厚度大约为100-150 km的巨大板块构成。解释海洋地壳生成机制为一种假说,也是构成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思想之一。它认为海洋地壳上有一个分裂带(表现为洋中脊或洋隆),是海洋地壳的产生地。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
【解答】(1)海底扩张说是基于大陆漂移说之上提出的,是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而还进一步解释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问题;
(2)任何一种学说都不是完美的,因为科技是不断进步的,科学的认识也是不断进步和修正的;
故答案为:(1)支持;动力;(2)错误的。
14.【答案】 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解答】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现今的地球陆地原来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才逐渐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板块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裂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有六大板块板块,由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故答案为: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
三、解答题
15.【答案】 (1)碰撞和张裂
(2)B,C
【解析】【分析】1、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
2、板块构造学说主要是来解释表球上的地壳运动和变化的,主要表现为地球地表形成的内部因素。
【解答】(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板块构造学说主要是解释地壳的变动的,火山和地震属于地壳的变动,可用板块构造常说进行解释,A错误;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地壳运动无关,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B正确;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主要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不能用板块构造常说进行解释,C正确;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说明原来这里是海洋,属于地壳的变动,可用板块构造常说进行解释,D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1)碰撞和张裂 (2)BC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太平洋;软流层
(2)板块之间的挤压,当板块挤压时其中一块板块俯冲到另一块板块的下面,下陷这一侧往往形成海沟;杭州不在板块交界处
【解析】【分析】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都漂浮在软流层上;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的变化是由于板块间的挤压与碰撞产生的。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裂谷与海洋,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往往形成海沟与造山带。板块的交界处往往多地震和火山。而在板块的内部由于不存在碰撞和挤压地震发生较少。
【解答】(1)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2)板块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海沟的形成于板块之间的挤压,当板块挤压时其中一块板块俯冲到另一块板块的下面,下陷这一侧往往形成海沟;杭州不在板块交界处,所以发生地震概率很低,原因可填因为杭州不在板块的交界处。
故答案为:(1)太平洋;软流层 (2)板块之间的挤压,当板块挤压时其中一块板块俯冲到另一块板块的下面,下陷这一侧往往形成海沟;杭州不在板块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