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下面是二氧化碳的自述,其中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我的密度比空气大 B. 我不能燃烧 C. 我无色无味 D. 我升华时需要吸热
2.下列各项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蔗糖的溶解性,金属的导电性 B. 氢气的可燃性,氧气的助燃性
C. 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木炭能够燃烧 D. 铁会生锈,水能够结冰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二氧化碳用来灭火 B. 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
C. 盐酸用于除锈 D. 干冰用来人工降雨
4.2016年9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航天所用的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液氢燃烧 B.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 氢气具有可燃性 D. 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水受热时变为水蒸气 B. 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C.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 D. 水在通电条件下会产生氢气和氧气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 用铝作导线 B. 用稀有气体填充灯管 C. 氦气填充气球 D. 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供给呼吸 B. 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 C. 玉石用来雕刻印章 D. 用氢气填充气球
8.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 用氢气作高能燃料 C. 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D. 用二氧化碳灭火
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能供给呼吸 B. 硫可在氧气中燃烧 C. 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D. 硫粉是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10.下列变化表现物质的某种化学性质的是( )
A. 酒精燃烧 B. 酒精在敞口容器中挥发
C. 二氧化碳充入气球不会上浮反而下沉 D. 石蜡受热熔化
11.下列物质表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 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C. 铁可以打成铁片 D. 4℃时水的密度最大
12.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铜绿加热能分解 B. 氮气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
C. 氧气能支持燃烧 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填空题
13.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传统铁锅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敲打铁板成锅的过程中,利用了铁易延展这一 ________(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敲打过程中铁的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酒精是实验室中常接触的一种物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密度小于水的无色透明液体,以上性质中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3)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________有关。
该同学猜想液体蒸发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于是继续进行如下探究: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________和酒精,把它们同时放在同一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液体的多少。
三、解答题
15. 2013年2月15日,一颗体积约2000米3 , 质量约7×106千克的陨石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爆炸,爆炸引发的“陨石雨”四处散落,附近有许多黑色固体小碎片,用小碎片在玻璃上刻划会有较明显的划痕。无独有偶,16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与地球“擦肩而过”,引发天文爱好者的无限遐想。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陨石的一种物理性质:________ ;
(2)密度是陨石分类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陨石的密度见下表。
类型 石陨石 石铁陨石 铁陨石
密度/kg/m 3.0×103~3.5×103 5.5×103~6.0×103 7.5×103~8.0x103
请你通过计算确定俄罗斯陨石类型应属于________;
(3)俄罗斯的陨石事件与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接近地球之间有无关联?天文爱好者说法不一,下列说法中不支持两者有关联的证据是 。(可多选)
A.两者发生时间相差12小时,距离相隔至少50万千米
B.陨石和小行星经研究都含有钠、镁、铝、氯、钾等元素,组成成分比较接近
C.陨石是大约一年前脱离小行星带的一颗小行星,与小行星2012DA14来源相同
D.陨石是按自东向西的轨迹运行的,小行星是按自南向北的轨迹运行的,两者处于完全不同的轨道上
E.科学家根据大量数据分析,小行星飞掠地球大约每40年左右会发生一次
四、实验探究题
16.对二甲苯(简称PX)是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微毒、具有可燃性。PX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PX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__。
(2)常温下液态PX易蒸发变成气态,若环境温度升高,PX的蒸发快慢将如何变化?________。
(3)由于人们对PX的认识不同,导致对建设PX化工厂的看法不一。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建设PX化工厂的是 。
A.针对我国现有的技术设备,国外生产PX的成功案例可参考价值不高
B.生产PX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生产PX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目前没有相关专业机构可以鉴定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关知识。
【解答】常温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固体二氧化碳又叫做干冰;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需要吸热只是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A、 蔗糖的溶解性,金属的导电性都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 氢气的可燃性,氧气的助燃性都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 氧化铜是黑色粉末为物理性质,木炭能够燃烧为化学性质 ,符合题意;
D、 铁会生锈为化学性质,水能够结冰为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 D
【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二氧化碳用来灭火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与化学性质有关;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与化学性质有关;盐酸用于除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与化学性质有关;干冰用来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解答】解:A、二氧化碳用来灭火说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与化学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
B、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与化学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
C、盐酸用于除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与化学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来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答案】 C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据此结合氢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液氢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答案】 D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水受热时变为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属于水的用途,不是性质,故C错;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水在通电条件下会产生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 D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解答】解:A、用铝作导线利用了铝的物理性质导电性,故A错;
B、用稀有气体填充灯管,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
C、氦气填充气球利用氦气密度小,故C错;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 A
【解析】【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氧气供给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故A正确;
B、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玉石用来雕刻印章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用氢气填充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A.
8.【答案】 A
【解析】【分析】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是它们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如汽油易挥发(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如汽油易燃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应用这个差别可以来判别某一性质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解答】解:A.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用氢气作高能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D.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故选A.
9.【答案】 D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性质和变化,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
【解答】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硫可在氧气中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水能结成冰,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变化的特征是否生成了其它物质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解答】解:A、酒精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酒精具有可燃性,体现了酒精的化学性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B、酒精在敞口容器中挥发,说明酒精具有挥发性,体现了酒精的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充入气球,气球不会上浮反而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体现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石蜡受热熔化,说明石蜡的熔点低,体现了石蜡的物理性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 B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氧气的颜色、气味、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C、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水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B.
12.【答案】 B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A.铜绿受热能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氮气的颜色、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符合题意;
C.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答案】 物理性质;不变
【解析】【分析】(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2)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1)金属易延展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2)在敲打的过程中,形状发生变化,铁的密度和体积不变,质量不变。
14.【答案】 (1)分子
(2)易燃
(3)温度;等质量的水
【解析】【分析】(1)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3)比较A、C两图中液体蒸发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根据不同的因素填空;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是,需要改变液体的种类,保持液体的质量、表面积和空气流动等因素相同。
【解答】(1)酒精是由分子构成的;
(2)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密度小于水的无色透明液体,以上性质中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易燃;
(3)A、C两图中,液体都是水,表面积和空气流速相同,只有C中用酒精灯加热温度较高,因此可以得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该同学猜想液体蒸发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于是继续进行如下探究: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把它们同时放在同一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液体的多少
三、解答题
15.【答案】 (1)体积约2000米3、质量约7×106千克、硬度大等
(2)石陨石
(3)A,D,E
【解析】【分析】(1)在物质的多种性质中,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等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这些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利用密度公式代入计算并比较即可。
(3)若要说明“ 俄罗斯的陨石事件与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接近地球之间有”有关联,则要有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接近地球会对存在一定的影响或联系。
【解答】(1) 陨石的一种物理性质有黑色固体、体积约2000米3、质量约7×106千克、 用小碎片在玻璃上刻划会有较明显的划痕可得其还有硬度大(合理即可)。
(2)根据密度公式可得, , 故其属于石陨石。
(3)若要说明“ 俄罗斯的陨石事件与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接近地球之间有”有关联,则要有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接近地球会对存在一定的影响或联系,故可得不支持两者有关联的证据是ADE。
故答案为:(1) 体积约2000米3、质量约7×106千克、硬度大等 ;(2)石陨石;(3)ADE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常温下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
(2)加快
(3)B
【解析】【分析】(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光泽、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等、熔点、沸点、导热性等。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腐蚀性等。
(2)影响蒸发的要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上方气体的流速;
(3)凡是描述的是PX的优点的选项,就是支持建设的措施。
【解答】(1)PX的一点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
(2)常温下液态PX易蒸发变成气态,若环境温度升高,PX的蒸发将加快;
(3)A.针对我国现有的技术设备,国外生产PX的成功案例可参考价值不高,因此不支持建设PX,故A不合题意;
B. 生产PX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建设PX,故B符合题意;
C. 生产PX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目前没有相关专业机构可以鉴定,因此不支持建设PX,故C不合题意。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