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5 14:20:47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程标准】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夏商:统治者可以随意残害奴隶,实行“人殉”制。
1、德治思想渊源
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体现统治者的自我约束
宗法制是西周的根本制度,一方面是国家结构中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另一方面是宗法制度下的尊卑长幼关系。从国家观念和家族观念两方面,把统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天下一家,休戚相关,生死与共。
(1)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九刑》,这些都是习惯法。
(2)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特点:夏商重刑轻德,西周明德慎刑。
2、法治思想的渊源
3、春秋战国时期:德法之争
①时代特征: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
②思想来源:诸侯国君纷纷寻求治国新思想,儒家德治思想与法家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材料一: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左传·昭公六年》
材料二: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 ——郑玄
材料三:(商代)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 ——《吕氏春秋》
材料四: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而无确切的罪名,人民对罪与非罪的区别只能依据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甄别。
——武树臣:《中国成文法的起源》
(1)背景
(2)德治与法治思想之争的表现
学派 治国思想 治国手段 理论来源
儒家
法家
孔子:①为政以德
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孟子: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
税敛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主张德治,通过道德教化民众,仁和礼的手段
人性善
韩非:①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②君主赏罚分明,臣民必守法令。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和刑的手段
人性恶
商鞅: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一、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
时代的需求与选择
儒家
法家
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孟子虽然说“仁者无敌”,实际上却无助于国君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
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秦王嬴政读过韩非著作后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法家思想更适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
VS
焦点在于治国手段,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富国强兵。
(3)结果:统治者更加重视法家思想。
(4)评价:
①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
②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③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思考:春秋战国统治者为什么重法轻儒?
1.秦汉: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3)秦汉朝廷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礼法分离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云梦睡虎地秦简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图片为《法律答问》。《法律问答》多采用答问形式对秦律条文、术语等作出解释。秦代“以吏为师”,《法律问答》可能就是当时培训官吏时使用的教材。
案例一:甲盗取财物价值千钱,乙在知情的情况下分赃一钱,则二人同罪。......
案例四:两人持剑相斗,一人削掉了一人发髻,则应被处以城旦(筑城的苦役)徒刑。......
2.魏晋——律令儒家化
(1)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明帝设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律令儒家化。
(2)表现: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维护三纲五常。
春秋决狱——法律儒家化的开端
礼法走向结合
《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的制度。“服制”本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规定亲属之间亲疏远近的一种制度。此时被纳入法典,成为确定亲属相犯时刑罚轻重施川的原则。它规定在刑法适川上,凡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凡服制愈远,以尊犯卑,处罚变重:以卑犯尊,处罚变轻。 ——编者按
3.唐朝
(1)法律:
①唐初:律删繁就简。
②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的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并逐条解释,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a.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b. 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恶逆者,常赦不免,决不待时。
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告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祝诅祖父母、父母者,流。
诸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 ——《唐律疏议》
材料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唐律疏议·名例篇》
材料二:唐律号称“一准乎礼”,明确宣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作为德礼的孝道成为立法和司法必须尊奉之圭臬,在法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十恶”罪中,关乎孝道的有罪逆、不孝、不睦;在刑罚制度中,大力贯彻矜 恤老幼原则;在民事家庭制度中,极力强化父权,并以无子、不顺公婆作为丈夫休妻的法定理由;在国家政策上,大力褒奖、宣扬孝子贤孙事迹。
——龙大轩《孝道: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核心》
上述材料体现了唐律的那些特点?
重视孝道,孝道与法律高度结合,孝道精神是唐律的核心价值,法律儒家化之唐代初告完成。
《唐律疏议》剪影
(2)教化:
①提倡礼治:《大唐开元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②社会层面: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
——《新唐书·柳公绰传》
整齐门内,提斯子孙。
——颜之推《颜氏家训》
《大唐开元礼》
《颜氏家训》
唐朝社会治理的特点:礼法结合,提倡礼治,重视家训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一)宋元——礼法合一发展

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编纂于963年的《宋刑统》,其条目与《唐律疏议》基本相同,只是有些内容略有改变。天一阁所藏宋朝《天圣令》,是以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为蓝本。

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宋元法律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儒学发展出理学,并向基层渗透
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实行乡约制度,以乡约教化乡里
宋朝教化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中国古代,介于国法和家规之间的还有乡约。乡约有一套入约民众必须遵守的生活规则,这套规则鼓励人们崇礼向善、守望相助。《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



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清朝法典非常重视例,沿袭《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明清法律
(二)明清——律例结合,乡约法制化
01
明朝
教化
02
清朝
教化
宣讲明太祖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使乡约约束力加强
明清教化
宋朝到明清乡约的变化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的积极作用。
变化: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乡约从民间自发到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
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史料探究
新时代的礼法治国方略
礼法结合的理念与制度成果深刻影响到了东亚儒家文化圈内各个国家的法制文明建设。……时代“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正是传统“礼法治国”思想在当代的表现形式。礼法结合的治国方略并不因为传统而过时,关键在于要与世推移,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1)新时代“礼法结合的治国方略”中"礼”“法”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史料探究
(2)新时代我们应当怎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强化法治意识?
爱祖国、爱国家,学法、守法、用法等。
时期 法律 教化
先秦
秦汉
魏晋 唐




法家:法治
律、令
唐律疏议,中华法系确立
宋刑统、天圣令
废唐宋法律,援引唐律
大明律、问刑条例
大清律例
儒家:德治
汉:以经注律
大唐开元礼,礼仪集大成
理学基层教育、乡约
乡约:六谕
乡约: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
引礼入律,律令进一步儒家化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汉代司法审判遵循“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的原则。这一原则
A.导致了法律与道德教化对立 B.促进了宗法制的复兴
C.否定了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D.强化了伦理纲常观念
D
2.我国在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的子产铸“刑书”;此后,晋国也铸刑鼎。这些法都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据此,关于上述中国古代法律表述正确的是
A.着重调整社会经济生活 B.各国加强立法工作
C.法律成为压制性的力量 D.权利是统治的基本观念
C
3.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B
4.朱熹围绕日常生活而作《家礼》,包括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五部分,礼仪规范详尽细致。该礼仪很快被士庶接纳并广泛施行,成为宋元以后家庭礼仪的典范。这说明当时
A.理学重规范轻自律
B.理学重礼轻法
C.礼制繁琐严苛
D.礼制趋向世俗化
D
5.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里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礼乐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
A
THANK
YOU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习题
一、选择题
1.汉代司法审判遵循“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的原则。这一原则
A.导致了法律与道德教化对立 B.促进了宗法制的复兴
C.否定了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D.强化了伦理纲常观念
2.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通过学习礼仪,通过法治,小人可以变为君子,普通人可以变为圣人。这体现了
A.以礼治国的主张 B.人伦教化的必要性中
C.无为而治的思想 D.严刑峻法的理念
3.我国在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的子产铸“刑书”;此后,晋国也铸刑鼎。这些法都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据此,关于上述中国古代法律表述正确的是
A.着重调整社会经济生活 B.各国加强立法工作
C.法律成为压制性的力量 D.权利是统治的基本观念
4.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A.推广儒家礼仪 B.实现儒学生活化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5.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6.732年,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舍弃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并为皇室和国家所采用的道教和佛教礼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
B.理学对朝廷影响日益深入
C.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
D.佛、道盛行导致战乱不休
7.朱熹围绕日常生活而作《家礼》,包括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五部分,礼仪规范详尽细致。该礼仪很快被士庶接纳并广泛施行,成为宋元以后家庭礼仪的典范。这说明当时(  )
A.理学重规范轻自律 B.理学重礼轻法
C.礼制烦琐严苛 D.礼制趋向世俗化
8.《大明律》中规定,权势家族犯罪,官吏只得奏闻,不得擅自过问;同时又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 这体现出明代法律(  )
A.对平民的保护形同虚设
B.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威
C.权势家族享有种种特权
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9.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据此可知,清代司法实践(  )
A.缺乏法律体系的支撑 B.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C.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 D.主要是体现君主意志
10.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在执法方面有很大差异,古代中国有较多滥施刑罚和野蛮执法的现象。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法律实施目的不同
B.执法者的法制观念不同
C.司法程序不同
D.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在立法方面,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张,经过两汉儒家对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明太祖在《大明律》中更是宣告“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值得指出的是,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此项规定一直延续至晚清。同时历代对于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
在司法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法为治具”思想,后来成为了历代传统。晋刘颂提出“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唐律疏议》《宋刑统》《大明律》《大清律例》都沿用了这一司法思想,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罪刑法定”,显示了中华法制文明的灿烂。唐太宗多次强调“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进而要求“人有所犯,一断于法”;主持变法的王安石盛赞商鞅以诚信执法,取得成功。在古代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援法,又考量理与情的影响,形成了“执法”、“准理”、“原情”司法程式,提高了法律的权威和影响力。
--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
--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罗马刑法体现的法制理念与中国古代法制理念的不同之处。
(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从秦汉时期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至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它又是多样性,比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兼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迈入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转型。这一时段的困境,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当时原有中华文化体系无法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以致使我们不得不从外来文化中去寻找。19世纪末,从康有为到孙中山,仁人志士从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多方努力,但均未成功;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才使中国最终摆脱百年困境,走向独立富强,中国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中国文化出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二者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以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存活力。这在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本。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1840年后……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D
【详解】
“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体现了重视儒家伦理和法家法治的思想,体现了汉代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强化了伦理纲常观念,故选D,排除AC;B项“复兴”表述错误,排除。
2.B
【详解】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由材料“‘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通过学习礼仪,通过法治,小人可以变为君子,普通人可以变为圣人”可知,反映了性本恶和主张学习礼仪、实行法治可以实现对人的教化,说明人伦教化的必要性,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对人的教化,并不一定涉及国家政策,而ACD三项是治国理念,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C
【详解】
材料中郑国、晋国的这些法都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主要是用来“诘奸除暴、惩贪黜邪”,这体现了法律对社会的压制性作用,故选C;材料未提及着重调整社会经济生活,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强制性作用,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4.D
【详解】
朱熹简化儒式婚礼目的在于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D正确。推广儒家礼仪、生活化均属于手段,不是其目的,题目考查的是行为背后的目的,AB不正确;据材料“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可知,朱熹没有重塑儒家伦理规范,C错误;故选D.
5.B
【详解】
材料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孝”,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中主要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孝悌”,西周礼乐制度中强调的是世袭制和等级制,没有孝的内容,A排除;历代王朝并不是全以孝廉为选官标准,科举制以考试为标准,C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强调孝悌早在汉代察举制就有了,故D排除。
6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大唐开元礼》舍弃道教和佛教礼仪,实行儒家的礼仪,是因为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大唐开元礼》舍弃道教和佛教礼仪,实行儒家的礼仪,与“三教合一”无关,排除A项;理学产生于宋朝,与材料时间“732年”(即唐朝)不符,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7 D 
【解析】根据材料“士庶接纳”可以推断出礼下庶人,士庶皆用一套礼制程序,体现的是礼制的世俗化趋向,故D项正确;理学注重格物致知,强调的是自律,排除A项;材料强调礼,但并非轻法,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礼制具体的程序,排除C项。
8 D 
【解析】材料中对权势家族的各种规定主要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对权势家族的法律规定,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加强君主权威,故B项错误;材料中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说明其并不享有种种特权,故C项错误。
9 B 
【解析】根据“因时所需”“三到五年修例一次”等信息可知,清代的司法实践不断地调整,带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司法的与时俱进,不能反映出其没有法律体系的支撑,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司法程序,排除C项;根据材料“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可知并不是主要体现君主的意志,排除D项。
10 C 
【解析】罗马法讲究证据,注重法律的程序性;古代中国属于“人治”,执法过程中以个人喜好和性情而定的情况较多,故C项正确;两者法律实施目的主要都是维护统治秩序,故A项错误;B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在执法上的差异与法律的适用范围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11.(1)特点:立法方面,援礼入法,德主刑辅;将人伦纲常内容法律化;刑法内容彰显人道主义关怀。司法方面,将法律作为治国安邦的工具;援法断罪、罪刑法定;公正、诚信执法,维护法律权威;将“法”“理”“情”结合,扩大法律的社会影响。
(2)不同:法制理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重私法、轻公法。
(3)原因:政治上,中国长期为封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法律为专制统治服务;古罗马较长时间处于共和国阶段,平民力量强大。经济上,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思想文化上,中国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具有人本主义传统;古代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
12.(1)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开放性并存。
成因: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疆域广大,统一占主流;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
(2)君主专制走向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使文化赖以支撑的小农经济未能实现突破性转变;八股取士、文化高压下,社会思想迟滞不前,知识分子也多是致力于对旧制度的批判。
(3)新变化:被动地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
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进中国人的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