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3 20: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春风十星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诗人写给美人的诗句,今天用来形容
国风的流行恰如其分。前有春节期间《磨宫夜宴》火爆,后有《典籍里的中国》热播,从
舞蹈妆容到诗词典籍,这个春天,国风劲吹。
国风,本是《诗经》的一部分。如今,它被用作“中国风格”的简称,国风音乐、国风服
饰、国风综艺近年的流行文化中,国风已成潮流。这一轮热潮的拥趸以年轻人为主,网
络是他们的大本营。国风文化沉淀的美,有着穿越时空的感染力。借助数字化、影视化这些
新技术、新手段,时间仿佛倒流。于是,数百年、数千年前沉睡的文物复活,文明的盛景得
以再现,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复苏
这些无疑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邃现的美的感受之下,青年人的文化自觉不
断增强。文化自觉集中体现在国民对于本国文化的认知、认同上。雷经的欧风美雨没有将文
化记忆涤荡殆尽,如今的复苏便是理所当然。一定程度上,国风因青年而兴,青年因国风而
幸,爱好国风的年轻人不會遗遇那个文化迷茫年代,不必为心灵的出路而失落徘徊,在万
物向上的今天,文化的自管也一派勃发
摘编自邓崎凡《春风十里不如国风流行》,《工人日报》2021年4月4日)
材料二: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喜爱穿汉服等传统服饰,在一定范国内形成了新的古风
时崗。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活跃于当代中国年轻人感兴趣的诸多领域
包括音乐、网络文学,服饰、动漫、影视刷、纪录片、吟语、艺术摄影等。简单概括,古风
是一种以中华传统文化元豪为风格特征的当代文化现,其形成和传播可追溯到十余年前,
主要在二十岁上下的年轻群体中流行
古风满足了这些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追求古风体现了他们对生活仅式感的需求。仪式
感让生活更加有节奏和秩序,有期待和回味。认同感和仪式最都需要有足够丰富的形式因
影视剧、网游以及社交媒体中的服装、化妆、道具等形式设计有时比情节和思想更吸引青少
年关注,这种对形式美的追求联结着古与今。请如声音、颜色、线条、辞藻、姿态等形式因
素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称为“文”,孔子讲到育人的高级阶段即“文之以礼乐。富室、车马、衣
冠、器物、乐舞等古代礼乐文化,多是当今古风的源头;宋词元曲的意象、戏曲表演的典范
等也构成古风的创意资源
当代青少年中流行的古风审美并不意味着想要复古。激发古风的触媒主要还是当代文化
样式。动漫、网游、网络文学以至网络商铺等,从一开始就吴备鲜明的新媒体特点。正因如
此,古风时尚与世界流行文化有着深刻的相通处一重在晨示个性认同和审美偏好。不过
与一般流行文化不同,基于古代文化符号的古风毕竟还有传统的制约。古代文化符号在实际
运用中往往以规范性为首要考虑因素。就像如今各种制服,不能怎样好看就怎样穿,就像戏
曲表演讲究宁穿破,不穿错。对照这一标准,当前基于网络文化和流行时尚的古风审美则
有碎片化、不稳定的特点,这种特质的积极方面是有一定创造性,另一面则是随意和粗
有些作品或现象其至被讥为“辣眼蹦。此外,因对创新尺度理解不同,古风爱好者群体内存
在各种取向;有的强调要严格尊重传统形制,有的只把古风作为设计元素来运用,两方面推
向极端都有佩颇之处。
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应该看到古风在年轻人中的流行,让传统文化以
当代时尚的方式再一次迸发活力,文史专业研究者或可深入进来,帮助年轻人得兴趣爱好发
展成为可持续、有后劲的创新之举。全面审视和整合古今中外各种文化资源,蹄度极大,歧
路纷杂,经典也往往正是在大量试验和探索中淬炼出来的—发据优秀传统文化的猜华,以
当代时尚为土壤,我们有底气和耐心静候这一流行文化的发展成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