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A版 必修五 题型冲关训练 第二章 数列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A版 必修五 题型冲关训练 第二章 数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8-27 07:22:56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新人教A版 必修5 题型冲关训练
2.1 数列的概念与基本表示法
题型一: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例题1】观察下列数的特点,写出每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 (2).
【解析】(1); (2).
【训练1】将正奇数作如下分组后得一新数列:
1,3+5,7+9+11,13+15+17+19,…求这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解析】观察各组首项的规律:1,3,7,13,…
用逐差法不难得首项通项为:n-n+1
所以,an= (n-n+1)+( n-n+3)+…+[n-n+(2n-1)]=n
【训练2】已知数列{an}的各项为0,1,3,7,…,写出数列{an}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解析】通过观察各数的特点,有:3=4-1=22-1,7=8=23-1,且1=21-1,0=20-1
∴an=2n-1-1
【训练3】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几项分别是:
⑴;⑵;⑶;⑷
【解析】⑴后一项均等于前一项加上3,那么第n项就是第一项加上个3,所以;
⑵每一项都可视为2的多少次幂加上1的形式,即;
⑶数列中的每项的绝对值均等于4,只是每次的符号正负相间,这样的问题可以用 的多少次幂进行调整,所以;
⑷原数列可变形为
故其通项公式可写为或。
【训练4】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⑴-1,7,-13,19,…
⑵1-,-,-,-,…
【解析】⑴不考虑各项前面的正、负号,则前4个数为1,7,13,19,考虑各数与其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序号 1 2 3 4
  
   数 1 7 13 19
注意到:1 = 6×1-5;7 = 6×2-5;13 = 6×3-5;19 = 6×4-5.
故在不考虑正负的条件下:一般项可以写成:6n-5,而正负号又可用(-1)调整.所以,a= (-1)·(6n-5).
⑵只要把各项按如下形式改写便可发现每一项与其序号的对应规律:
数列中的数 序号
1-= 1
-= 2
-= 3
-= 4
故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
【训练5】数列-1,,-,,…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A.an=(-1)n B.an=(-1)n
C.an=(-1)n D.an=(-1)n
【答案】A;
【解析】分子为1、4、9、16、…、n2.分母为1、3、5、7、…、(2n-1),又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故选A.
【训练6】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数列可写为:,,,,…,
分子满足:3=1+2,4=2+2,5=3+2,6=4+2,…,
分母满足:5=3×1+2,8=3×2+2,11=3×3+2,14=3×4+2,…,
故通项公式为an=.
题型二: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例题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前30项中最大项和最小值。
【解析】∵,
∴当时,,随着的增大,越来越小且小于,

当时,,随着的增大,越来越小且大于,
即,
综上所述,有,
所以,前30项中最大项为,最小项为。
【训练1】在数列{an}中,a1=3,a17=67,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求a2011;
(3)2011是否为数列{an}中的项?若是,为第几项?
【解析】(1)设an=kn+b(k≠0),则有
解得k=4,b=-1.∴an=4n-1.
(2)a2011=4×2011-1=8043.
(3)令2011=4n-1,解得n=503∈N*,
∴2011是数列{an}的第503项.
【训练2】已知有限数列,,,,…,(m≥7).
(1)指出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2)判断0.98是不是这个数列中的项?若是,是第几项?
【解析】(1)由观察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不是.
又∵数列的分子依次为4,9,16,25,…可看成与项数n的关系式为(n+1)2,而每一项的分母恰好比分子大1,
∴通项公式的分母可以为(n+1)2+1.
∴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n=1,2,…,m-1).
(2)由(1)知数列的通项公式an=,不妨设0.98是这个数列的第n项,即=0.98,解得n=6∈N*,
∴0.98是数列中的第6项.
【训练3】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0+n-n2.
(1)问-60是否是{an}中的一项?
(2)当n分别取何值时,an=0,an>0,an<0
【解析】(1)假设-60是{an}中的一项,则-60=30+n-n2.
解得n=10或n=-9(舍去).
∴-60是{an}的第10项.
(2)分别令30+n-n2=0;>0;<0,
解得n=6;0<n<6;n>6,
即n=6时,an=0;
0<n<6时,an>0;
n>6时,an<0.
【训练4】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2-5n+4.
(1)数列中有多少项是负数?
(2)n为何值时,an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
【解析】(1)由n2-5n+4<0,解得1∵n∈N*,∴n=2,3.∴数列有两项是负数.
(2)方法一:∵an=n2-5n+4=2-,
可知对称轴方程为n==2.5.
又因n∈N*,故n=2或3时,an有最小值,其最小值为
22-5×2+4=-2.
方法二:设第n项最小,


解这个不等式组得2≤n≤3,
∴n=2,3,
∴a2=a3且最小,
∴a2=a3=22-5×2+4=-2.
【训练5】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QUOTE 等于( )
A 1 B C D
【答案】B;
【解析】=,
所以.
题型三: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例题3】根据下列条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数列中,;
(2)数列中,;
(3)数列中,.
【解析】(1)因为,所以.
又,所以成等差数列,公差为.
所以.
(2)因为,所以,,,,

将上面个式子叠加,得,
所以.
(3)由,变形为,,.
将上面的式子叠乘,得..
【训练1】数列满足,求.
【解析】由题意,
又,两式相减,得.
.又时,也适合上式,.
【训练2】写出数列6,11,18,29,48,…的一个通项公式。
a2-a1=5、a3-a2=7、a4-a3=11、a5-a4=19,…
【解析】记所得的新数列为{bn},观察其规律没啥结果。
我们再作数列{bn}的相邻项的差:
b2-b1=2、b3-b2=4、b4-b3=8, …
马上看出规律:bn-bn-1=2,把上述各式相加得:bn=2+3
因此, an-an-1= bn-1=2+3
由累加法得:an=2+3n+1
【训练3】⑴已知数列的首项,写出它的前五项,
并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⑵数列中,,对所有,都有,则 。
【解析】⑴由
有由,可归纳得。
⑵方法1、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此式对所有的自然数都成
立,可令,得,故;
令,得,故;
令,得,故;
令,得,故,从而。
方法2、由,可得
两式相除得通项公式,
∵, ∴
【训练4】在数列中,, ,则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选A.,,…,
.
【训练5】已知数列{}满足.
(1)求;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1)∵数列{}满足
∴.
(2)由得 由递推关系,
得…
叠加得:
…+3n-2
∴.
当n=1时 ∴数列{}的通项公式.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新人教A版 必修5 题型冲关训练
2.3.1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
题型一:已知求
【例题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
求证:是等差数列;
求通项的表达式.
【解析】(1)证: ,
即,,得是以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得
当时,
故通项的表达式为
【训练1】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通项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当时,,当时,也满足上式,故得
【训练2】数列中的前项和,则当时,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为递减等差数列,,

【训练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9n,第k项满足5【答案】8;
【解析】由Sn=n2-9n,得此数列为等差数列,计算得an=2n-10,由5<2k-10<8,得7.5【训练4】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3n-1,则它的通项公式为an=________;
【答案】2·3n-1.;
【解析】(1)当n≥2时,an=Sn-Sn-1=3n-1-(3n-1-1)=2·3n-1;当n=1时,a1=S1=2也满足an=2·3n-1,故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3n-1.
【训练5】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2-2n+1,则其通项公式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当n=1时,a1=S1=3×12-2×1+1=2;
当n≥2时,an=Sn-Sn-1=3n2-2n+1-[3(n-1)2-2(n-1)+1]=6n-5,显然当n=1时,不满足上式.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题型二: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例题2】(1)等差数列中,,求;
(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4项和为25,后4项和为63,前项和为286,求项数.
【解析】(1)∵,∴;
(2)∵,∴,∴,∴,∴=,∴.
【训练1】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4项和为40,最后4项和为80,且所有项的和为720,则这个数列有 项.
【答案】48;
【解析】依题意得,,,即
【训练2】在等差数列{an}中,
(1)已知a15=10,a45=90,求a60;
(2)已知S12=84,S20=460,求S28;
(3)已知a6=10,S5=5,求a8和S8.
【解析】(1)方法一:,∴a60=a1+59d=130.
方法二:,由an=am+(n-m)da60=a45+(60-45)d
=90+15×=130.
(2)不妨设Sn=An2+Bn,
∴,∴Sn=2n2-17n,∴S28=2×282-17×28=1092
(3)∵S6=S5+a6=5+10=15,又S6=∴15=即a1=-5
而d=,∴a8=a6+2 d=16,S8=
【训练3】若是等差数列,首项则使前项和成立的最大自然数为( )
A.4009 B.4010 C.4011 D.4012
【答案】B;
【解析】
则,
,故
【训练4】在等差数列共有18项,已知前6项和为36,后6项和为180,求.
【解析】在等差数列中,有
相加得.所以,
所以,,所以
【训练5】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2+a4=4,a3+a5=10,则数列{an}的前10项和S10=(  )
A.138 B.135
C.95 D.23
【答案】 C
【解析】方法一:由a2+a4=4,a3+a5=10,得2a1+4d=4,2a1+6d=10,从而可得a1=-4,d=3,所以S10=10a1+45d=95.故选C.
方法二:(a3+a5)-(a2+a4)=(a3-a2)+(a5-a4)=2d=6,从而d=3;又a2+a4=2a3=4,从而a3=2,所以S10====95.故选C.
方法三:由a2+a4=4,a3+a5=10,得a4+a6=16,a5+a7=22,于是a4+a7==19,所以S10===95.
方法四:注意到a2+a4=2a3=4,a3+a5=2a4=10,∴a3=2,
a4=5.又Sn=an2+bn,所以a3=S3-S2=9a+3b-(4a+2b)=2,a4=S4-S3=16a+4b-(9a+3b)=5,从而a=,b=-,
即Sn=n2-n,所以S10=95.故选C.
题型三: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例题3】已知{an}为等差数列,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7=7,S15=75,Tn为数列{}前n项和。求Tn.
【解析】设{an}首项为a1公差为d,由
∴ Sn= ,∴ ∴Tn=
【训练1】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由,即得 ①,又由得 ②,由①②得,故,,得
【训练2】已知数列中,,令,数列的前项和为,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解析】由得,数列是以为首项,以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得,得,故当时,;当时,
当时,;当时,,即
【训练3】数列____
【答案】765;
【解析】
【训练4】已知在等差数列{}中,=14,前10项和.
(1)求;
(2)将{}中的第2项,第5项,…,第项按原来的顺序排成一个新数列,求此数列的前项和.
【解析】(1)由 ∴

(2) 设新数列为{},由已知,
【训练5】若数列成等差数列,且有,求.
【解析】方法1:设,
两式相减得,
因为,所以,
==.
方法2:设,则 ,
①-②得,
因为,所以,
【训练6】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解析】方法一: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由易得,
则;若公差不为0时,由题意得,又,
可得.
方法二: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由易得,则;
当公差不为0时,为关于的二次函数,由得对应函数的对称轴为,由关于对称,且对应二次函数过原点,则有故.综上.
题型四: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
【例题4】等差数列{an}中,a1>0,公差d<0,如果S7=S12,求数列{an}前n项和Sn的最大值。
【解析】方法一:由S7=S12,得d=-a1,∴Sn=na1+n(n-1)d
=-a1(n-)2+a1。
故当n=9,n=10时,(9-)2=(10-)2,所以S9=S10并且最大。
方法二:由S7=S12,得d=-a1,由
得9≤n≤10,
故当n=9,n=10时,(9-)2=(10-)2,所以S9=S10并且最大。
方法三:由S7=S12,得d=-a1<0,知{an}是递减的等差数列。
∵S7=S12,∴a8+a9+…+a12=0
∴5a10=0,由此必有a1>a2>…>a10=0>a11>…,故S9=S10并且最大。
【训练1】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当取得最大值时,的值为( )
A.5 (B)6 (C)7 (D)8
【答案】B;
【解析】,有即,,故前6项和为最大。
【训练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当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
【解析】由题意得,为关于的二次函数,且开口向下,由得对应函数的对称轴为,故当或的时候取得最大值.
 
【训练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求公差的取值范围.(2)指出中哪个最大,并说明理由.
【解析】(1)设=A+B,∵,
∴B=12-5A,=A+,
由题意得 
,∴,即

(2)∵=A+且,
又对称,对称轴
∴当=6时,最大.
【训练4】已知等差数列,且满足,则前多少项和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解析】方法1:∵,∴,

=,令,则,且,
∴当或时,最大.的最大值为.
方法2:∵,∴,,∴,
,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有最大值,其对称轴,当或时,最大.的最大值为.
【训练5】设等差数列{an}满足a3=5,a10=-9.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an}的前n项和Sn及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
【解析】(1)由an=a1+(n-1)d及a3=5,a10=-9得
可解得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1-2n.
(2)方法一:由(1)知,Sn=na1+d=10n-n2.
因为Sn=-(n-5)2+25,所以当n=5时,Sn取得最大值.
方法二:因为an=11-2n,故当n>6时an<0,所以当n=5时,Sn取得最大值.
【训练6】已知为等差数列,++=105,=99,以表示的前项和,则使得达到最大值的是( )
(A)21 (B)20 (C)19 (D) 18
【答案】B;
【解析】选B.由++=105得即,由=99得即 ,∴,,由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新人教A版 必修5 题型冲关训练
2.2.2 等差数列(2)
题型一:等差中项的应用
【例题1】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a,b,c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此数列.
【解析】方法一:设这五个数组成的等差数列为{an},由已知:a1=-1,
a5=7∴7=-1+(5-1)d 解出d=2,所求数列为:-1,1,3,5,7.
方法二:由于-1,a,b,c,7成等差数列,所以b为-1和7的等差中项,所以b=(-1+7)/2=3,又a为-1和b的的等差中项,所以a=1,同理c=5.
【训练1】已知a、b、c成等差数列,求证:b+c,c+a,a+b成等差数列.
【解析】证明:∵a、b、c成等差数列,∴2b=a+c
∴(b+c)+(a+b)=a+2b+c=a+(a+c)+c=2(a+c)
∴b+c、c+a、a+b成等差数列.
【训练2】已知m和2n的等差中项是4,2m和n的等差中项是5,则m和n的等差中项是(  )
A.2 B.3
C.6 D.9
【答案】B;
【解析】选B.由题意得,∴m+n=6,
∴m、n的等差中项为3.
【训练3】等差数列{an}中,前三项依次为,,,则a101=(  )
A.50 B.13
C.24 D.8
【答案】D;
【解析】选D.∵=+,∴x=2.
∴首项a1==,d=(-)=.∴a101=8,故选D.
【训练4】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3a8+a15=120,则2a9-a10的值是(  )
A.20 B.22
C.24 D.-8
【答案】C;
【解析】因为a8是a1与a15的等差中项,所以a1+a15=2a8,于是已知条件a1+3a8+a15=120可变为5a8=120.所以a8=24.所以2a9-a10=a8=24.故选C.
【训练5】数列{an}中,a1=1,a2=,且+=,则an=____.
【答案】 ;
【解析】由+=,∴数列为等差数列,
又=1,公差d=-=-1=,
∴通项公式=+(n-1)d=1+(n-1)×=,∴an=.
【训练6】在等差数列{an}中,若a7=m,a14=n,则a21=________.
【答案】2n-m;
【解析】∵a7、a14、a21成等差数列,∴a7+a21=2a14,a21=2a14-a7=2n-m.
题型二: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
【例题2】在等差数列{an}中,a10=10,a20=20,则a30=________.
【答案】30;
【解析】方法一:d===1,a30=a20+10d=20+10=30.
方法二:由题意可知,a10、a20、a30成等差数列,所以a30=2a20-a10=2×20-10=30.
【训练1】若x≠y,数列x,a1,a2,y和x,b1,b2,b3,y各自成等差数列,则=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于a1-a2=,b1-b2=,则=.
【训练2】等差数列{an}中,a1=8,a5=2,若在每相邻两项间各插入一个数,使之成等差数列,那么新的等差数列的公差是(  )
A. B.-
C.- D.-1
【答案】B;
【解析】设数列{an}的公差为d,则在每相邻两项之间插入一个数后得到的等差数列公差为.又由d===-,得=-.
【训练3】已知{an}是等差数列,a3+a11=40,则a6-a7+a8等于(  )
A.20           B.48
C.60 D.72
【答案】A;
【解析】∵a6+a8=2a7,又a3+a11=2a7=40.∴a7=20.
∴a6-a7+a8=2a7-a7=a7=20,故选A.
【训练4】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d≠0),且a3+a6+a10+a13=32,若am=8,则m等于(  )
A.4 B.6
C.8 D.12
【答案】C;
【解析】因为a3+a6+a10+a13=4a8=32,所以a8=8,即m=8.
【训练5】在等差数列{an}中,公差为,且a1+a3+a5+…+a99=60,则a2+a4+a6+…+a100=_________.
【答案】85;
【解析】由等差数列的定义知a2+a4+a6+…+a100=a1+a3+a5+…+a99+50d=60+25=85.
【训练6】设数列{an}、{bn}都是等差数列,且a1=25,b1=75,a2+b2=100,那么由an+bn所组成的数列的第37项为( )
A.0 B.37 C.100 D.-37
【答案】C;
【解析】∵{an}、{bn}为等差数列,∴{an+bn}也为等差数列.设cn=an+bn,则c1=a1+b1=100,而c2=a2+b2=100,故d=c2-c1=0.∴c37=100.
【训练7】已知{an}为等差数列,a15=8,a60=20,则a75=________.
【答案】24
【解析】方法一:因为{an}为等差数列,
所以a15,a30,a45,a60,a75也成等差数列,
设其公差为d,a15为首项,
则a60为其第四项,
所以a60=a15+3d,得d=4.
所以a75=a60+d得a75=24.
方法二:因为a15=a1+14d,a60=a1+59d,
所以,解得.
故a75=a1+74d=+74×=24.
题型三:等差数列的特殊设法
【例题3】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15,其平方和为83,求此三个数.
【解析】设三个数分别为x-d,x,x+d.
解得x=5,d=±2,∴ 所求三个数为3、5、7或7、5、3
【训练1】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15,首、末两项的积为9,求这三个数.
【解析】由题意,可设这三个数分别为a-d,a,a+d,
则解得或
所以,当d=4时,这三个数为1,5,9;
当d=-4时,这三个数为9,5,1.
【训练2】已知4 个数成递增的等差数列,中间两数的和为2,首末两项的积为-8,求这4个数。
【解析】由题意,可设这四个数分别为a-3d,a-d, a+d,a+3d,
则,解得,
所以这四个数分别是-2,0,2,4.
【训练3】已知5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5,平方和为,求这5个数.
【解析】方法一:设第一个数是a1,公差为d,由已知条件列方程组,

所以
解得或
所以这5个数分别是-,,1,,或,,1,,-.
方法二:设第三个数为a,公差为d,则这5个数分别为a-2d,a-d,a,a+d,a+2d,由已知条件列方程组,

所以所以
当d=时,这5个数分别是-,,1,,;
当d=-时,这5个数分别是,,1,,-.
【训练4】有四个正整数成等差数列,公差为10,这四个数的平方和等于一个偶数的平方,求此四数.
【解析】设此四数为,
解得所求四数为47,57,67,77
题型四: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
【例题4】已知{an}是等差数列,且a1+a2+a3=12,a8=16.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从数列{an}中,依次取出第2项,第4项,第6项,…,第2n项,按原来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bn},试求出{bn}的通项公式.
【解析】(1)∵a1+a2+a3=12,∴a2=4,
∵a8=a2+(8-2)d,∴16=4+6d,∴d=2,
∴an=a2+(n-2)d=4+(n-2)×2=2n.
(2)a2=4,a4=8,a8=16,…,a2n=2×2n=4n.
当n>1时,a2n-a2(n-1)=4n-4(n-1)=4.
∴{bn}是以4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bn=b1+(n-1)d=4+4(n-1)=4n.
【训练1】若正数a1,a2,a3,…an+1成等差数列,求证:
【解析】证明: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则
a1-a2=a2-a3=…=an-an+1=-d,∴a1-an+1=-nd
∴ 原等式成立.
【训练2】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且a11=-26,a51=54,求a14的值.你能知道该数列从第几项开始为正数吗?
【解析】方法一:由等差数列an=a1+(n-1)d列方程组:
解得
∴a14=-46+13×2=-20,∴an=-46+(n-1)·2=2n-48.
令an≥0,即2n-48≥0,所以n≥24.
∴从第25项开始,各项为正数.
方法二:在等差数列{an}中,根据an=am+(n-m)d,
∴a51=a11+40d,∴d=(54+26)=2.
∴a14=a11+3d=-26+3×2=-20,∴an=a11+(n-11)d=-26+2(n-11),
∴an=2n-48.显然当n≥25时,an>0,即从第25项开始,各项为正数.
【训练3】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d的取值范围是(  )
A.d> B.d<3 C.≤d<3 D.<d≤3
【答案】D;
【解析】选D.设等差数列为{an},首项a1=-24,则
a9≤0,即a1+8d≤0,即-24+8d≤0,即d≤3,
a10>0,即a1+9d>0,即-24+9d>0,即d>.∴<d≤3.
【训练4】己知为等差数列,,若在每相邻两项之间插入三个数,使它和原数列的数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求:
(1)原数列的第12项是新数列的第几项?
(2)新数列的第29项是原数列的第几项?
【解析】设新数列为
即3=2+4d,∴,∴
,∴
即原数列的第n项为新数列的第4n-3项.
(1)当n=12时,4n-3=4×12-3=45,故原数列的第12项为新数列的第45项;
(2)由4n-3=29,得n=8,故新数列的第29项是原数列的第8项。
【训练5】已知数列满足 ( http: / / www. )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 http: / / www. )
(II)若数列满足,证明:是等差数列;
【解析】
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即 
(II)证法一:
          ①
    ②
②-①,得
即 ③

④-③,得即 
是等差数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新人教A版 必修5 题型冲关训练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题型一: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例题1】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a>0),公比为q(q>0),前n项和为80,其中最大的一项为54,又它的前2n项和为6560,求a和q.
【解析】由Sn=80,S2n=6560,故q≠1
  
  ∵a>0,q>1,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故前n项中最大项为an.
  ∴an=aqn-1=54                      ④
  将③代入①化简得a=q-1            ⑤
  
由⑤,⑥联立方程组解得a=2,q=3
【训练1】求证:对于等比数列,有
【解析】证明:∵Sn=a1+a1q+a1q2+…+a1qn-1
S2n=Sn+(a1qn+a1qn+1+…+a1q2n-1)=Sn+qn(a1+a1q+…+a1qn-1)
=Sn+qnSn=Sn(1+qn)
类似地,可得S3n=Sn(1+qn+q2n)
【训练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2n-1,求{}的前n项和Tn.
分析:根据通项an与Sn的关系,可以求得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可以发现{an}为等比数列,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知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因此再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解析】当n≥2时,由Sn=2n1,知a n=S n-Sn1=2n1 (*),
又a1=S1=1,满足(*),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 n=2n1.
∴数列{}是以首项为1,公比q=的等比数列,则
{}的前n项和Tn==2-.
【训练3】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21,S6=189,求Sn.
【解析】设Sn=A-Aqn,则由S3=21,S6=189,得,
由②÷①得q3+1=9,所以q=2,代入①得A=-3.
所以Sn=3·2n-1.
【训练4】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记为Sn,S10=10 ,S30=70,则S40等于.
【解析】由题意:得,
S40=.
【训练5】求和:
【解析】⑴



由①-②得:
【训练6】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与前项和分别为和,且≠1,
【解析】
题型二:等比数列前n项和性质的应用
【例题2】数列{an}是等比数列,其中Sn=48,S2n=60,求S3n.
【解析】方法1 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若q=1,则Sn=na1,即na1=48,2na1=96≠60,所以q≠1
  
  
  
  =Sn(1+qn+q2n)
  
  方法2 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Sn,S2n-Sn,S3n-S2n仍成等比数列
  ∴(60-48)2=48·(S3n-60)
  ∴S3n=63.
  方法2 取特殊值法
  取n=1,则S1=a1=48,S2n=S2=a1+a2=60
  ∴a2=12
  ∵{an}为等比数列
  
S3n=S3=a1+a2+a3=63
【训练1】已知等比数列{an}前n项和为Sn,前2n项和为60,前3n项和63.求Sn的值。
【解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知Sn,S2n-Sn,S3n-S2n成等比数列,
即Sn,60-Sn,3成等比数列,所以(60-Sn)2=3·Sn,
整理,得Sn2-123Sn+3600=0,解得Sn=48或75.
【训练2】一个有穷的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项数为偶数,其奇数项的和为85,偶数项的和为170,求这个数列的公比和项数.
【解析】设项数为2n(n∈N*),因为a1=1,由已知可得q≠1.
 
 
即公比为2,项数为8.
【训练3】设等比数列{ }的前n 项和为 ,若 =3 ,则 =( )
(A) 2 (B) (C) (D)3
【答案】B;
【解析】选B.设公比为q ,则=1+q3=3 q3=2
于是.
【训练4】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答案】3;
【解析】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及求和运算,由得q3=3故a4=a1q3=3。
【训练5】已知是等比数列,,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解得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其首项是公比为所以, ,选C.
题型三:等比数列综合性问题
【例题4】设均为非零实数,,
求证: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
【解析】证法一:关于的二次方程有实根,
∴,∴
则必有:,即,∴非零实数成等比数列
设公比为,则,代入
∵,即,即。
证法二:∵

∴,∴,且
∵非零,∴。
【训练1】在等差数列中,=1,前项和满足
①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析】①设数列的公差为,由
所以=
②由,有
所以 ①

①-②得
【训练2】已知数列中,,,且.
(Ⅰ)设,证明是等比数列;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Ⅲ)若是与的等差中项,求的值,并证明:对任意的,是与的等差中项.
【解析】(Ⅰ)由题设,得,即.
又,,所以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Ⅱ)由(Ⅰ),


……

将以上各式相加,得.所以当时,
上式对显然成立.
(Ⅲ)由(Ⅱ),当时,显然不是与的等差中项,故.
由可得,由得
, ①
整理得,解得或(舍去).于是.
另一方面,,

由①可得.
所以对任意的,是与的等差中项.
【训练3】设是数列()的前项和,,且,,.
(I)证明:数列()是常数数列;
(II)试找出一个奇数,使以18为首项,7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中的所有项都是数列中的项,并指出是数列中的第几项.
【解析】(I)当时,由已知得.
因为,所以. …………………………①
于是. …………………………………………………②
由②-①得:.……………………………………………③
于是.……………………………………………………④
由④-③得:.…………………………………………………⑤
即数列()是常数数列.
(II)由①有,所以.
由③有,所以,
而⑤表明:数列和分别是以,为首项,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由题设知,.当为奇数时,为奇数,而为偶数,所以不是数列中的项,只可能是数列中的项.
若是数列中的第项,由得,取,得,此时,由,得,,从而是数列中的第项.
(注:考生取满足,的任一奇数,说明是数列中的第项即可)
【训练4】已知数列和满足:,,,(),且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I)证明:;
(II)若,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III)求和:.
【解析】方法1:(I)由,有, .
(II),,,

是首项为5,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III)由(II)得,,于是

当时,.
当时,


方法2:(I)同方法1(I).
(II),又,
是首项为5,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III)由(II)的类似方法得,

,.

下同方法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新人教A版 必修5 题型冲关训练
2.2.1 等差数列(1)
题型一:等差数列的判定
【例题1】已知数列{an}满足a1=2a,an=2a-(n≥2).其中a是不为0的常数,令bn=.
⑴ 求证:数列{bn}是等差数列;⑵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析】∵ ⑴ an=2a- (n≥2),∴ bn= (n≥2)
∴ bn-bn-1= (n≥2),∴ 数列{bn}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⑵ ∵ b1==,故由⑴得:bn=+(n-1)×=
即:= 得:an=a(1+)
【训练1】已知a、b、c成等差数列,求证:b+c,c+a,a+b成等差数列.
【解析】证明:∵a、b、c成等差数列,∴2b=a+c
∴(b+c)+(a+b)=a+2b+c=a+(a+c)+c=2(a+c)
∴b+c、c+a、a+b成等差数列.
【训练2】如果成等差数列,且,求证:不可能是等差数列。
【解析】证明:假设a、b、c是等差数列,则2b=a+c
∴2ac=b(a+c)=2b2,b2=ac.
又∵ a、b、c不为0,∴ a、b、c为等比数列,
又∴ a、b、c为等差数列,∴ a、b、c为常数列,与a≠b矛盾,
∴ 假设是错误的.∴ a、b、c不可能成等差数列.
【训练3】已知等差数列{an},a1=a,公差d=1,若bn=an2-an+12(n∈N*),试判断数列{bn}是否为等差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数列{bn}是等差数列,证明如下:
∵等差数列{an}中,a1=a,d=1,
∴an=a+(n-1)=n-1+a,
∴bn=an2-an+12
=(n-1+a)2-(n+1-1+a)2
=1-2n-2a,
∴bn+1=1-2(n+1)-2a.
∴bn+1-bn=[1-2(n+1)-2a]-(1-2n-2a)=-2.
所以数列{bn}是以b1=a12-a22=-2a-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训练4】已知数列{an}对任意的n∈N*,点Pn(n,an)都在直线y=2x+1上,则{an}为(  )
A.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C.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D.非等差数列
【答案】A;
【解析】选A.an=2n+1,∴an+1-an=2,应选A.
【训练5】在数列{an}中,已知a1=p>0,且an+1·an=n2+3n+2对n∈N*恒成立,是否存在常数p使数列{an}为等差数列,如果存在,求出p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假设存在常数p使数列{an}为等差数列.记数列{an}的公差为d,则an=a1+(n-1)d,an+1=a1+nd,
依题得:[a1+(n-1)d](a1+nd)=n2+3n+2对n∈N*恒成立.
即d2n2+(2a1d-d2)n+(a12-a1d)=n2+3n+2对n∈N*恒成立.
所以即或
∵a1=p>0,故p的值为2.
所以存在常数p=2使数列{an}为等差数列.
【训练6】在等差数列{}中,若,则为( )
A.m-n B.0 C. D.
【解析】方法一: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 解之得
∴=m+n-1-(m+n-1)=0。故选B。
方法二: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和公差d。∵ ∴。∴。故选B。
方法三: ∵ ,若令A(m,n),B(n,m),则点A,B关于直线y=x对称。而直线AB的方程为y-m=-(x-n),即y=-x+(m+n),∴当x=m+n时,y=0。∴。故选B。
题型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例题2】已知单调递增的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之和为21,前三项之积为23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析】方法一:根据题意,设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分别为a1,a1+d,a1+2d,
则,
即,解得或.
因为数列{an}为单调递增数列,因此,从而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4n-1.
方法二:由于数列{an}为等差数列,因此可设前三项分别为a-d,a,a+d,
于是可得,
即,解得或.
由于数列{an}为单调递增数列,因此,从而an=4n-1.
【训练1】已知数列的首项为=3,通项与前n项和之间满足2=·(n≥2)。
(1)求证:是等差数列,并求公差;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1)2()=,
∴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2)当n=1时,a1=3当n≥2时,
an=S-Sn-1=
【训练2】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依次为a-1,-a,3,则该数列中第一次出现负值的项为(  )
A.第9项 B.第10项
C.第11项 D.第12项
【答案】B;
【解析】因为a-1,-a,3是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所以(a-1)+3=2,∴a=5,a1=4,a2=,∴ an=-n+.
令an<0,则-n+<0,∴n>9,故选B.
【训练3】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a4+a7=15,a2a4a6=45,求其通项an.
【解析】∵a1+a7=2a4,且a1+a4+a7=15,∴a4=5.又∵a2a4a6=45,∴a2a6=9.
设其公差为d,又a4=5,∴a2=a4-2d,a6=a4+2d.代入a2a6=9可得
(5-2d)(5+2d)=925-4d2=9d=±2.
当d=2时,an=a4+(n-4)d=5+(n-4)×2=2n-3(n∈N*);
当d=-2时,an=a4+(n-4)d=5+(n-4)×(-2)=13-2n(n∈N*).
【训练4】等差数列{an}中,a1=,a2+a5=4,an=33,则n等于(  )
A.48     B.49 C.50 D.51
【答案】C;
【解析】∵a2+a5=2a1+5d=4,又∵a1=,∴d=
∴an=a1+(n-1)d=+(n-1)=33∴n=50.故选C.
【训练5】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a2<a3<…<an且a3,a6为方程x2-10x+16=0的两个实根.
(1)求此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268是不是此数列中的项?若是,是第多少项?若不是,说明理由.
【解析】(1)由已知条件得a3=2,a6=8.
又∵{an}为等差数列,设首项为a1,公差为d,
∴,解得.
∴an=-2+(n-1)×2=2n-4(n∈N*).
∴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4.
(2)令268=2n-4(n∈N*),解得n=136.
∴268是此数列的第136项.
题型三:实际问题中的等差数列
【例题3】《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下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 升
【答案】;
【解析】设从上往下的9节竹子的容积依次为a1,a2,,……,a9,公差为d,则有a1+a2+a3+a4=3, a7+a8+a9=4,即4a5-10d=3,3a5+9d=4,联立解得:.即第5节竹子的容积.
【训练1】为了测试某种金属的热膨胀性质,将这种金属的一根细棒加热,从100 ℃开始第一次量细棒的长度,以后每升高50 ℃量一次,把依次量得的数据所成的数列{ln}表示成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第5次量得金属的长度是多少?此时金属棒的温度是多少?
(2)若ln是关于测量序号n的一次函数,求{ln}的通项公式.
【解析】(1)由题图得,l5=2.005 m,
此时金属棒的温度是t=100+(5-1)×50=300(℃)
∴第5次量得金属棒的长度是2.005 m,
此时金属棒的温度是300 ℃;
(2)设ln=dn+b,由l1=2.001 m,l2=2.002 m,
得解得d=0.001,b=2.
所以通项公式ln=0.001n+2
【训练2】某单位用分期付款方式为职工购买40套住房,共需1150万元,购买当天先付150万元,以后每月这一天都交付50万元,并加付欠款利息,月利率为1%.若交付150万元后的第一个月算分期付款的第一个月,求分期付款的第10个月应付多少钱?最后一次应付多少钱?
【解析】购买时先付150万元,还欠款1000万元.依题意知20次可付清.设每次交付的欠款依次为a1,a2,a3,…,a20,构成数列{an},
则a1=50+1000×0.01=60;
a2=50+(1000-50)×0.01=59.5;
a3=50+(1000-50×2)×0.01=59;

an=50+[1000-50(n-1)]×0.01
=60-(n-1)(1≤n≤20).
所以{an}是以60为首项,-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则a10=60-9×=55.5,
a20=60-19×=50.5,
故第10个月应付55.5万元,最后一次应付50.5万元.
【训练3】美国某公司给员工加工资有两个方案:一是每年年末加1000美元;二是每半年结束时加300美元.问:
⑴ 从第几年开始,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总共加的工资多?
⑵ 如果在该公司干10年,问选择第二种方案比选择第一种方案多加工资多少美元?
⑶ 如果第二种方案中每半年加300美元改为每半年加a美元.
问a取何值时,总是选择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多加工资?
【解析】⑴ 设工作年数为n(n∈N*),第一种方案总共加的工资为S1,第二种方案总共加的工资为S2.则:
S1=1000×1+1000×2+1000×3+…+1000n=500(n+1)n
S2=300×1+300×2+300×3+…+300×2n=300(2n+1)n
由S2>S1,即:300(2n+1)n>500(n+1)n
解得:n>2∴ 从第3年开始,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总共加的工资多.
⑵ 当n=10时,由⑴得:S1=500×10×11=55000,S2=300×10×21=63000
∴ S2-S1=8000
∴ 在该公司干10年,选第二种方案比选第一种方案多加工资8000美元.
⑶ 若第二种方案中的300美元改成a美元.
则=an(2n+1) n∈N*,∴ a>=250+≥250+=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新人教A版 必修5 题型冲关训练
2.4.2 等比数列(2)
题型一:等比中项的应用
【例题1】在等比数列中,,,则=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方法一:
方法二:∵是与的等比中项,∴,∴。
【训练1】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和为168,,求,的等比中项。
【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首项为,由已知得
,则。
∵,∴,
∴,。
设是,的等比中项,则,
∴,的等比中项为。
【训练2】设的等比中项,则a+3b的最大值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选B.的等比中项,则
令则:
【训练3】2+和2-的等比中项是(  )
A.1 B.-1
C.±1 D.2
【答案】C;
【解析】等比中项G=±=±1.
【训练4】已知1,a1,a2,4成等差数列,1,b1,b2,b3,4成等比数列,则的值为________.
【答案】2.5;
【解析】方法一:∵a1+a2=1+4=5,
b22=1×4=4,且b2与1,4同号,∴b2=2,∴==2.5.
方法二: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1+3d=4,∴d=1,∴a1=2,a2=3.
∵q4=4.∴q2=2.∴b2=q2=2.∴==2.5.
【训练5】数列的前项和记为
(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等差数列的各项为正,其前项和为,且,又成等比数列,求
【解析】(I)由可得,两式相减得
,又 ∴
故是首项为,公比为得等比数列,∴
(Ⅱ)设的公差为,由得,可得,可得
故可设,又
由题意可得,解得
∵等差数列的各项为正,∴∴∴
题型二: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
【例题2】在等比数列,已知,,则=____________
【答案】20;
【解析】∵,∴。
【训练1】在等比数列,,,公比q为正整数,则( )
A 256 B -256 C 512 D -512
【答案】C;
【解析】,是方程的两根,又公比q为正整数,,得公比q=-2,,选C
【训练2】已知等比数列满足,,则当时,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得,,则, .
【训练3】已知等比数列{an}中,各项都是正数,且a1,a3,2a2成等差数列,则=(  )
A.1+ B.1-
C.3+2 D.3-2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2×a3=a1+2a2,即a1q2=a1+2a1q
∴q2-2q-1=0,∴q=1+或q=1-(舍)
==q2=(1+)2=3+2,故选C.
【训练4】在等比数列{an}中,a3a5a7a9a11=243,则的值为________.
【答案】3;
【解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知a3a11=a5a9=a72得a75=243,
∴a7=3,而a7a11=a92,∴=a7=3.
【训练5】已知等比数列{an}中,a2a6a10=1,求a3a9.
【解析】方法一:∵a2a10=a,∴a2a6a10=a=1.
∴a6=1.∴a3a9=a=1.
方法二:设公比为q,
则a2a6a10=a1q·a1q5·a1q9=aq15=1,
∴a1q5=1.
∴a3a9=a1q2·a1q8=(a1q5)2=1
题型三:等比数列的特殊设法
【例题3】已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其和为28,其积为512,求这三个数.
【解析】设这三个数为、q、aq,则
由②得a=8.把a=8代入①得:+2q=5,解得q=2或.
∴这三个数为4,8,16或16,8,4.
【训练1】三数成等比数列,若将第三项减去32,则成等差数列;再将此等差数列的第二项减去4,又成等比数列,求原来的三数.
【解析】设等差数列的三项,要比设等比数列的三项更简单,
设等差数列的三项分别为a-d, a, a+d,则有
【训练2】有四个实数,前三个数依次成等比,它们的积是-8,后三个数依次成等差,它们的积为-80,求出这四个数.
【解析】由题意设此四数为,b,bq,a,
则有解得或,
所以这四个数为1,-2,4,10或-,-2,-5,-8.
【训练3】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其积为216,后三个数成等差数
列,其和为36,求这四个数。
【解析】设这四个数为
则 由①,得a3=216,a=6 ③
③代入②,得3aq=36,q=2 ∴这四个数为3,6,12,18
【训练4】一个数列有七项,各奇数项顺次成等差数列,偶数项顺次成等比数列,奇数项的和减去第二项与第六项的积所得之差是42,首项、末项及第四项之和是25,求第四项的值.
【解析】设这个数列的各项依次为x,y,x+d,y·q,x+2d,,x+3d,

①-2·②得

∴y·q=2或y·q=-4.
故第4项是2或-4.
题型四: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例题4】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2+5n,数列{bn}中b1=8,64bn+1-bn=0,问是否存在常数c,使得对任意的正整数n(n∈N*),an+logcbn恒为常数m?若存在,求出常数c和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Sn=3n2+5n,∴当n≥2时,an=Sn-Sn-1=6n+2,
而a1=S1=8适合上式.∴an=6n+2.由64bn+1-bn=0得=,
∴{bn}是首项为8,公比为8-2的等比数列.∴bn=8·(8-2)n-1=83-2n.
假设存在常数c和m,使an+logcbn=m恒成立,
则6n+2+logc83-2n=m.即(6-2logc8)n+(2+3logc8)=m对任意n∈N*恒成立.
∴,∴.
故存在常数c=2,使对任意n∈N*,an+logcbn恒为常数11.
【训练1】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 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析】(Ⅰ)设数列{an}的公比为q,由得所以。
由条件可知a>0,故。
由得,所以。
故数列{an}的通项式为an=。
(Ⅱ )

所以数列的前n项和为
【训练2】一个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依次是a,2a+2,3a+3,则-13是否是这个数列中的一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解析】∵a,2a+2,3a+3是等比数列的前三项,∴a(3a+3)=(2a+2)2.
解得a=-1或a=-4.当a=-1时,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1,0,0,
与等比数列定义矛盾,故a=-1舍去.
当a=-4时,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4,-6,-9,
则公比为q=,∴an=-4n-1,令-4n-1=-13,即n-1==3,
∴n-1=3,即n=4,∴-13是这个数列中的第4项.
【训练3】已知两个等比数列,,满足,,,.
(1)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唯一,求的值.
【解析】(1)当a=1时,,又为等比数列,不妨设公比为,
由等比数列性质知: ,同时又有
所以:
(2)要唯一,当公比时,由且,
,最少有一个根(有两个根时,保证仅有一个正根)
,此时满足条件的a有无数多个,不符合。
当公比时,等比数列首项为a,其余各项均为常数0,唯一,此时由,可推得符合
综上:。
【训练4】若{an}是公差d≠0的等差数列,{bn}是公比q≠1的等比数列,已知a1=b1=1,且a2=b2,a6=b3.
(1)求d和q;
(2)是否存在常数a,b,使对一切n∈N*都有an=logabn+b成立?若存在求出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由题意得,解得d=3,q=4.
(2)假设存在常数a,b,由an=3n-2,bn=4n-1,
代入an=logabn+b得3n-2=loga4n-1+b,
即(3-loga4)n+(loga4-b-2)=0对n∈N*都成立,
∴,
∴,所以存在常数a=,b=1使等式成立.
【训练5】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3,前3项和S3=。
(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II)若函数在处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a3,求函数f(x)的解析式。
【解析】(I)由解得
所以
(II)由(I)可知因为函数的最大值为3,所以A=3。
因为当时取得最大值,所以
又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新人教A版 必修5 题型冲关训练
2.3.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
题型一: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应用
【例题1(1)】两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的比,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例题1(2)】在等差数列中,,则________.
【答案】2;
【解析】
【例题1(3)】等差数列前项和是30,前项和是100,则它的前项和是
【答案】210;
【解析】等差数列的任意连续项和构成的数列仍为等
差数列,则有,解得
【训练1】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 )
A.1 B.-1 C.2 D.
【答案】A
【解析】
【训练2】设、分别是两个等差数列、的前项之和,如果对于所有正整数,都有,则的值为( )
A.3:2 B.2:1 C.28:23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解析】
【训练3】已知两个等差数列与的前项和分别是和,且:=:,求的值.
【解析】=.
【训练4】 等差数列中,若,则______.
【答案】27;
【解析】由得,即;由得即,则
【训练5】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
A.40 B.50 C.60 D.70
【答案】B;
【解析】,,得,由成等差数列,即,得
【训练6】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则为( )
A. 18 B. 17 C. 16 D. 15
【答案】A;
【解析】因,,亦成等差数列,故为18
【训练7】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
(1)前四项和为21,末四项和为67,且各项和为286,求项数;
(2)Sn=20,S2n=38,求S3n.
【解析】(1)由题意知a1+a2+a3+a4=21,an-3+an-2+an-1+an=67,
所以a1+a2+a3+a4+an-3+an-2+an-1+an=88.所以a1+an==22.
因为Sn==286,所以n=26.
(2)因为Sn,S2n-Sn,S3n-S2n成等差数列,所以S3n=3(S2n-Sn)=54.
【训练8】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已知,,
则( )
(A)38 (B)20 (C)10 (D)9
【答案】C;
( http: / / www. / )【解析】因为是等差数列,所以,,由,得:2-=0,所以,=2,又,即=38,即(2m-1)×2=38,解得m=10.
【训练9】设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则等于( ).
A.13 B.35 C.49 D. 63
【答案】C;
【解析】选C.故选C.
或由,
所以
【训练10】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 。
【答案】24;
【解析】是等差数列,由,得
.
【训练11】已知两个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为A和,
且,则使得 为整数的正整数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由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及等差中项,可得

故时,为整数。故选D.
题型二: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
【例题2】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3=12,S12>0,S13<0
(1)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2)指出S1,S2,S3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解析】(1)得-<d<-
(2)∵d<0,∴a1>a2>…>a12>a13,而S12>0,S13<0,故在1≤n≤12中必存在t∈N+,使at≥0,这时St即为所求。
∵S12=6(a1+a12)=6(a6+a7)>0,S13==13a7<0
∴a6>0且a7<0,故S6最大。
【训练1】设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为其前项和,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
(2)试求所有的正整数,使得为数列中的项。
【解析】(1)设公差为,则,由性质得,因为,所以 HYPERLINK "http://www./" ,即,又由得,解得,,
(2)(方法一)=,设,则=, 所以为8的约数
( http: / / www. / )
(方法二)因为为数列中的项,
故为整数,又由(1)知:为奇数,所以
经检验,符合题意的正整数只有。
【训练2】数列{an}中的所有项按每一行比上一行多一项的规则排成如下数表: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
记表中的第一列数a1,a2,a4,a7,…构成的数列为{bn},b1=a1=1. Sn为数列{bn}的前n项和,且满足=1(n≥2).
(Ⅰ)证明数列{}成等差数列,并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解析】(Ⅰ)由已知,
所以当,
因此
【训练3】设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且构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等差数列.
(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析】(1)由已知得 解得.
设数列的公比为,由,可得.
又,可知,即,解得.
由题意得..故数列的通项为.
(2)由于 由(1)得
又 是等差数列.
故.
【训练4】若有穷数列(是正整数),满足即(是正整数,且),就称该数列为“对称数列”。
(1)已知数列是项数为7的对称数列,且成等差数列,,试写出的每一项
(2)已知是项数为的对称数列,且构成首项为50,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数列的前项和为,则当为何值时,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3)对于给定的正整数,试写出所有项数不超过的对称数列,使得成为数列中的连续项;当时,试求其中一个数列的前2008项和
【解析】(1)设的公差为,则,解得 , 数列为.
2),

当时,取得最大值. 的最大值为626.
(3)所有可能的“对称数列”是:
① ;
② ;
③ ;
④ .
对于①,当时,.
当时,

对于②,当时,.
当时,.
对于③,当时,.
当时,.
对于④,当时,.
当时,.
【训练5】假设你正在某公司打工,根据表现,老板给你两个加薪的方案:
(Ⅰ)每年年末加1000元; (Ⅱ)每半年结束时加300元。请你选择。
(1)如果在该公司干10年,问两种方案各加薪多少元?
(2)对于你而言,你会选择其中的哪一种?
【解析】设方案一第年年末加薪,因为每年末加薪1000元,则;
设方案二第个半年加薪,因为每半年加薪300元,则;
(1)在该公司干10年(20个半年),方案1共加薪元。
方案2共加薪20×300+=63000元;
(2)设在该公司干年,两种方案共加薪分别为:
令即:,解得:≥2,当=2时等号成立。
∴如果干3年以上(包括3年)应选择第二方案;如果只干2年,随便选;如果只干1年,当然选择第一方案。
【训练6】设数列满足且
(Ⅰ)求的通项公式;(Ⅱ)设
【解析】(Ⅰ)由得,
前项为,
(Ⅱ)
【训练7】已知数列和的通项公式分别为,(),将集合中的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数列。
(1)求;
(2)求证:在数列中.但不在数列中的项恰为;
(3)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⑴ ;
⑵ ① 任意,设,则,

② 假设(矛盾),∴
∴ 在数列中.但不在数列中的项恰为。
⑶ ,
,,

∴ 当时,依次有,……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新人教A版 必修5 题型冲关训练
2.4.1 等比数列(1)
题型一:等比数列的判定
【例题1】已知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求证是等比数列。
【解析】证明:设数列的首项是,公比为q1;的首项为b1,公比为q2,
那么数列 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为:
(与n无关的常数)
所以是一个以q1q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训练1】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
(2)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
【解析】(1)由得,解得,
又,即,解得。
(2)证明:当时,,
则,∴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故。
【训练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两根是α,β
且6α-2αβ+6β=3.(1)用 表示;(2)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解析】(1);
(2) ∵; ∴-=-
∴-=(-),∴(-)∶(-)=
∴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3)
【训练3】已知a,b,c,d成等比数列,a+b,b+c,c+d均不为零;求证:a+b,b+c,c+d成等比数列.
【解析】证明:由已知a,b,c,d成等比数列,得=ac,=bd,=,
即bc=ad.=++2bc=ac+ bd+2bc=(a+b)(c+d)且a+b,b+c,c+d均不为零; a+b,b+c,c+d成等比数列。
【训练4】已知a,b,c,d,e均为正数,其中a,b,c成等比数列,且a=b+c,b=c+d,c=d+e,求证:a,b,c,d,e成等比数列.
【解析】∵a,b,c成等比数列,∴可设==q,则b=aq,c=bq=aq2.
由a=b+c,得a=aq+aq2,即1-q=q2.
由b=c+d,得d=b-c=aq-aq2=aq(1-q)=aq3.
由c=d+e,得e=c-d=aq2-aq3=aq2(1-q)=aq4.
综上所述,有====q.∴a,b,c,d,e成等比数列.
【训练5】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Ⅰ)证明:当时,是等比数列;
(Ⅱ)求的通项公式
【解析】由题意知,且,
两式相减得 ,即 ①
(Ⅰ)当时,由①知
于是
又,所以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Ⅱ)当时,由(Ⅰ)知,即
当时,由①得
因此
得.
【训练6】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Ⅰ)求
(Ⅱ)证明: 是等比数列;
(Ⅲ)求的通项公式
【解析】(Ⅰ)因为,所以 由知
得 ①
所以
(Ⅱ)由题设和①式知
所以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Ⅲ).
题型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例题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4项和为10,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设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则,则,由于成等比数列,所以, 化简得
所以解得或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或。
【训练1】等比数列中,已知 w.w.w.k.s.5.u.c.o.m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分别为等差数列的第3项和第5项,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
【解析】(I)设的公比为,由已知得,解得.
(Ⅱ)由(I)得,,则,
设的公差为,则有解得
从而,
所以数列的前项和
【训练2】设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求。
【解析】设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

,,。


即,解得
当时,,所以。
当时,,,所以
【训练3】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正数,且·=2,=1,则= ( )
A. B. C. D.2
【答案】B;
【解析】选B.设公比为,由已知得,即,因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正数,所以,故.
【训练4】已知是等比数列,,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选C.由,解得数列仍是等比数列:其首项是公比为所以, ,选C.
【训练5】已知数列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数列是公比为的等
比数列, ,求公比及。
【解析】a=a1,a=a10=a1+9d,a=a46=a1+45d
由{abn}为等比数例,得(a1+9d)2=a1(a1+45d)得a1=3d,即ab1=3d,ab2=12d,ab3=48d.
∴q=4 又由{abn}是{an}中的第bna项,及abn=ab1·4n-1=3d·4n-1,a1+(bn-1)d=3d·4n-1
∴bn=3·4n-1-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