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音乐小屋(教案) 音乐二年级下册 人音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音乐小屋(教案) 音乐二年级下册 人音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0-25 20:1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音乐小屋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喜欢歌曲《音乐小屋》,乐于学唱,乐于体验、感受,乐于表现,喜欢参与本课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增强演唱的自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在感受、模仿、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典型节奏。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节奏难点,并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更好的表现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音乐小屋》,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并能用齐唱、表演唱、加伴奏等形式丰富歌曲。
2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五班学生,该班共有 37人,其中 3人学习钢琴。本课歌曲情绪欢快、旋律琅琅上口,学生喜欢此类歌曲,因此乐于学习。他们经过一年多的音乐学习,多数学生已经初步建立流动do的概念,能够听辨并模唱出三度音程,音准较好。四分、八分音符节奏学生已经掌握,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学生认识,但在演唱歌曲时,此节奏的正确运用仍需教师指导。本班学生识谱能力不强,视唱歌谱难度较大,所以本课歌曲旋律,采取旋律接唱的形式学习。学生音色较好,在歌曲中不会出现喊唱现象,能够体验并简述出音乐情绪的变化,具有了一定鉴赏和表现能力。
3
(一)教学重点
歌曲《音乐小屋》的演唱
(二)教学难点
歌曲第三、四乐句节奏的准确演唱。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环节目标:情境导入歌曲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说明:通过观看课件引导学生给“小屋”起名,揭示课题。
活动1—— 观看课件 导入本课
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有意思的地方,一起来看一下,哇!就是这个一些漂亮的小屋子,屋子里都有什么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教师播放课件(与音乐有关图片:音符、乐器、乐器演奏等配上本课
歌曲伴奏)提问“小屋”里有什么?
学生观看后为“小屋”起名“音乐小屋。
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音乐小屋(板书)
活动2【导入】聆听歌曲
环节目标: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掌握歌曲中典型节奏。
设计说明:三次有目的的聆听,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感受歌曲。
活动2.1—— 聆听歌曲范唱第一遍 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音乐小屋为了欢迎大家的到来,送给你们一首好听的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音乐小屋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心情?情绪和节拍提问
(让学生用身体感受节拍)
活动2.2—— 聆听歌曲范唱第二遍 提出并练习典型节奏
教师提问:再听一遍,歌曲中那句歌词出现的次数最多?有什么共同点?
师:“叮咚、叮咚”是小屋里什么发出的声音?
听后学生回答:“叮咚、叮咚”,节奏相同。
教师出示“叮咚叮咚”的节奏,指导学生先读节奏后通过“敌强我弱”的游戏巩固此节奏。
师:你们观察我,请看我拍是怎么样的声音,用相反的力度模仿我。
找学生个别示范到前面拍节奏
活动2.3—— 聆听歌曲范唱第三遍 巩固节奏 进一步熟悉歌曲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边听范唱边随歌曲拍出“叮咚、叮咚”的节奏。
师:同学们小声跟着唱一遍,边唱边拍节奏。
活动3【导入】学唱歌谱
:唱会歌曲中节奏相同部分的旋律。
设计说明:根据学生识谱水平,采用师生旋律接唱的方法降低识谱难度,整体感受歌曲旋律。
活动3.1—— 练习“叮咚、叮咚”部分歌谱
师:听出叮咚都是由那些音组成的?
教师分别弹奏歌词中“叮咚、叮咚”的两组旋律,学生听辨并分别模唱两组旋律。
本课为降E大调,让学生先熟悉聆听降E
出示卡片,旋律接龙。
旋律(一)
旋律(二)
【学生评价】音准、节奏
活动3.2—— 带入歌谱演唱 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提问:在歌曲中能不能找到刚才演唱的两组音 ?学生找到后与教师做旋律接龙。
教师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应用什么声音演唱歌谱?学生回答后,师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再接唱一遍。
口风琴接龙
活动4【导入】学唱歌词《音乐小屋》
环节目标: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准确的演唱歌曲,并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综合艺术表演。
设计说明:通过歌词接唱,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歌曲节奏难点,能够准确演唱歌曲。最后运用不同表现形式达到有更好的演唱歌曲的目的。
活动4.1—— 师生接唱歌词 熟悉歌词
学生演唱“叮咚、叮咚”部分歌词 教师接唱其它部分歌词
活动4.2—— 演唱歌词 初步掌握
(1)教师弹奏,学生演唱歌曲(不反复)。
师:你们觉得那句比较难唱?
根据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适当指导(重点指导第四乐句节奏)
师:2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加入强弱规律来读第四句的歌词,让后加入强弱力度唱第四句。
每个重拍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来帮助演唱
(3)教师弹伴奏,学生演唱歌曲(不反复)要求节奏音准准确
活动4.3—— 力度变化 唱好歌曲
(1)师:那句最能表现音乐小屋的热情好客?(3句)附点音符在这里起到强调的作用,特别欢迎我!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附点八分音符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学生演唱歌曲(不反复),“欢迎我”作渐强处理。
(2)师:出现的叮咚都用一个力度演唱好听吗?学生自己说说应该怎么样演唱?
学生设计演唱歌曲时“叮咚叮咚”的力度变化。
(3) 学生演唱歌曲,教师指挥,提示学生用不同力度演唱“叮咚 叮咚”。
活动4.4—— 学唱歌曲2房子 巩固歌曲演唱
学生唱完一遍,老师接唱二房子的叮咚。
教师示范2房子的演唱,学生模仿
教师提问:歌曲结尾为什么再次响起了“铃声”?
加入反复学生再唱歌曲,教师指挥,提示学生演唱歌曲时的力度变化。
活动4.5—— 综合性艺术表演 加深体验
学生学习歌曲动作,并自己设计结束句“叮咚”的动作。
学生边演唱歌曲,边模仿教师动作。
学生演唱歌曲,加入拍手伴奏、动作表演,教师用玲鼓为学生伴奏,进行综合表演。
活动5【导入】教学小结
环节目标: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设计说明:先由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5—— 总结归纳 提高认识
(1)教师提问:今天你们在音乐小屋里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