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孔雀轻轻跳 (教案+反思)- 音乐二年级下册 人音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金孔雀轻轻跳 (教案+反思)- 音乐二年级下册 人音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0-25 20:2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孔雀轻轻跳
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的形式,引导学生愿意参与音乐学习及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表达对小孔雀的喜爱之情。
3.运用听节奏、打节奏、创编节奏的方式表现歌曲,进一步感受傣族歌曲的风格与特点,加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我校学生大多是外来务工子女,来自全国多个省市,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音乐学习基础较差。为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和习惯等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在玩玩乐乐的过程中全方位参与,获得知识。
3重点难点
1.启发学生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运用自己创编的节奏为歌曲配伴奏。
2.处理好歌曲中一字多音的唱法与最后两个乐句的音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的形式,引导学生愿意参与音乐学习及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表达对小孔雀的喜爱之情。
3.运用听节奏、打节奏、创编节奏的方式表现歌曲,进一步感受傣族歌曲的风格与特点,加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4.1.2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运用自己创编的节奏为歌曲配伴奏。
2.处理好歌曲中一字多音的唱法与最后两个乐句的音准。
4.1.3学时难点
1.启发学生能用优美、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运用自己创编的节奏为歌曲配伴奏。
2.处理好歌曲中一字多音的唱法与最后两个乐句的音准。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 织 教 学
教师弹奏《上学歌》引入师生问好歌与学生问好。
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并与老师问好。
设计意图:用歌唱的形式相互问好把学生带入音乐的课堂。
活动2【活动】情 境 导 入 了 解 傣 族 风 情
师:提问学生现在是什么季节?让我们唱着愉快的歌儿去郊游吧。多媒体播放歌曲《郊游》的伴奏。
(学生先回答老师的问题,再边唱边表演歌曲《郊游》。)
设计意图:用欢快活泼的歌曲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师:我们来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迎接我们的是一位漂亮的动物朋友,它是谁呢?多媒体播放MTV课件《金孔雀》。
(学生欣赏歌曲后回答问题。)
师: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西双版纳傣族风情的视频,并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曲,教师像播音员一样解说后提问学生:孔雀的家乡是哪个民族?这个民族的人们喜欢跳什么舞?
(学生边欣赏傣族风情边认真聆听教师的解说,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运用视听相结合,更深一步把学生带入孔雀的家族,加强学生对孔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师:播放乐曲《孔雀舞》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边模仿动作,边聆听配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学生边欣赏舞蹈边自学动作,再回答问题。)
师:播放葫芦丝图片。
(学生认识葫芦丝。)
师:播放傣族风景视频,教师用葫芦丝吹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提问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学生聆听教师吹奏葫芦丝,欣赏傣族风情,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以视、听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家的风土人情,使学生得到艺术感染。
活动3【活动】学 习 新 歌
出示歌片,今天我们就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教师板书)
师:复习四二拍的含义规律,复习学过的音符。
(学生分别说出这些音符是几分音符唱几拍。)
设计意图:合作式的学习更容易调动学生愉快的接受知识。
师:练习节奏,让学生用学过的音符创编节奏。
(学生打节奏,听节奏,创编节奏。)
师:欣赏多媒体播放的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让学生感受这首歌曲的节奏,并通过聆听自学歌词,注意每个字的读音。
(学生欣赏歌曲,感受节奏并自学歌词。)
设计意图: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为学新歌做准备。
师:教师启发学生像主持人一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跟合唱团的小朋友认真学习歌曲的第一段。
(学生听录音学唱第一段歌曲。)
师:教师弹伴奏,指导学生哼唱第一段歌曲,提示一字多音的唱法,指导学生演唱。
(学生先哼唱,反复练习最后两个乐句的音准,再随琴演唱。)
设计意图:多次聆听,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
师:听教师像演员一样有感情地边弹边唱,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
(学生自学第二段歌曲,并回答问题。)
师: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二段歌曲。
(学生跟琴演唱第二段歌曲。)
师:分析歌曲,让学生演唱歌曲。提示学生:这么美丽的孔雀,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歌声来表达对它的喜爱?启发学生要珍惜孔雀,保护孔雀。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分析歌曲,在教师的启发下说出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更能表达对孔雀的喜爱之情,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多次演唱歌曲表达对孔雀的喜爱之情,并从中懂得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意识,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活动4【练习】拓 展 实 践
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为歌曲的前半段配伴奏。
学生相互讨论,为歌曲配伴奏。
师:给学生平台,让学生大胆发言。并让学生边唱歌曲边为歌曲的前半段打节奏。
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说出自己的创编效果再边演唱边打节奏。
师:出示教师为歌曲后半段配的伴奏,让学生练习。
学生边唱歌曲的后半段边打节奏。
师:教师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为歌曲配伴奏。
(学生边唱边打节奏,陶醉在歌声中。)
设计意图:让他们在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学习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活动5【活动】课 后 小 结
孩子们,今天的傣族一游即将结束,我们在那里学会了《金孔雀轻轻跳》这首傣族歌曲,了解了傣族风情,欣赏了孔雀舞,并在创编节奏的过程中体会了合作的愉快,真是不虚此行啊!因此我们要告诉所有人,傣族的景美、人美、小孔雀更美!
活动6【作业】拓展延伸
课下自由结组为这首歌曲创编舞蹈。
4.1.5教学反思
《金孔雀轻轻跳》这节课我曾经教过,根据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评价。
成功之处:一、巧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多次聆听的方式学会歌曲,并且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1.在课前导入环节中,我用多媒体播放了《金孔雀》这首歌曲。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引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使学生们在刚上音乐课时就激发起他们学习音乐的渴望。随后,在通过聆听的方式,让学生听出新歌的内容,为学习新课作铺垫。2.在学习歌曲中,我通过多次聆听的方式。让学生在很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轻而易举的学会歌曲。最后,再以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以表达对孔雀的崇拜与喜爱之情。3. 运用多媒体播放《孔雀舞》与傣族风情的视频,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但了解到傣族的音乐与风俗,加深了民族音乐的热爱。还能随画面自学《孔雀舞》的每一个动作后创编出新的动作,真正做到了不是老师逼迫孩子去学,而是学生情不自禁地去学,打破了以前老师手把手教学的学习方式。二、合作式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创编节奏这一环节中。例如: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用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来创编一条四小节、四二拍的节奏。每组创编一个小节,先分组讨论,再以打节奏、说节奏、写节奏等不同方式来完成。最后通过比赛的形式分出胜负。学生们会在积极参与、不肯认输的状态下完成了合作式的学习。同时也把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
不足之处: 一、由于在创编节奏这一环节中,气氛过于热烈。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较高涨。所以在时间上有了一些忽略。导致本节课在最后的一个环节的时间上稍有一点紧张。 二、在歌曲创编表现这一环节中,我应该再给学生一些空间,除了让学生运用学会的舞蹈动作来表演《金孔雀轻轻跳》这个首歌曲外还应该再启发学生分组进行创编,大胆想象,形式自由,多给学生自我的空间,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平台,让他们自由发挥,快乐学习。我相信肯定还能挖掘出学生更大的潜能,出现更多的亮点。总之,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都抓紧新课程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等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营造课堂气氛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学习。另外在整个教学中,我都突出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重要性,来获得审美体验。而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也会及时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争取在今后的音乐教学道路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