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3 22:05:46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C 6.B 7.A 8.C 9.B
10.D 11.ABC 12.AC
13.C B B 减小
14.【答案】(1)从左到右;(2)
【详解】
(1)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等效为反向的正电荷运动,则导电液体中的电流方向为从左到右;
(2)溶液内t时间内通过溶液截面S的电荷量
q=q1+q2
则根据电流的定义式
15.【答案】(1)3.0×10-2 N;(2)4.0×10-3 kg;(3)5.6×10-2N
【详解】
(1)电场力
F=qE=3.0×10-2 N  
(2)由
解得
m=4.0×10-3 kg
(3)由动能定理
解得
v=2.0 m/s
根据
解得
T=5.6×10-2N
【答案】(1),;(2);(3)
【详解】
(1))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为
水平方向有
竖直方向有
联立得
速度为
(2)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射出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D点的水平速度不变,竖直速度为穿过界面MN时的竖直速度的大小,则
(3)带电粒子在离开电场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水平位移的中点,设两界面MN、PS相距为D, 由相似三角形得
解得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普集高中 2021—2022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 1 次月考
物理试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命题人: 审题人: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1-10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12 为多选题,
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错选 0 分。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在冬天天气干燥的季节,女生梳头时头发常常被梳子吸引而飞起来,关于这个现象产生
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头发本来是带电的 B.梳子本来是带电的
C.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带电 D.梳子与头发之间有摩擦力
2.两带电金属小球带电量分别为 q1、q2,带上同种电荷,相距 r,二者间的库仑力的大小
是 F ,静电力常量为 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F kq1q2 F kq1q2 F kq qA. 2 B.
1 2
2 C. 2 D.无法确定r r r
3.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则( )
A.A点的电场强度较大
B.因为 B点没有电场线,所以电荷在 B点不受电场力的作用
C.同一点电荷在 A点的电势能比在 B点的电势能大
D.负点电荷放在 A点由静止释放,将顺着电场线方向运动
4.如图所示,金属棒A带正电,让其靠近验电器B的金属球,则( )
A.验电器金属箔片不张开,因为棒 A没有和 B接触
B.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验电器下部箔片都带了正电
C.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了负电
D.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了正电
5.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了静电力常量
D.法拉第通过实验证实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 E的电源连接,上极板
A接地,一带负电油滴固定于电容器中的 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
器的下极板 B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试卷第 1页,总 5页
A.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 B.P点的电势将升高
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增大 D.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带电量增大
7.如图所示,M、N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P、Q是 M、N连线的中垂线上且与连线距
离相等的两点,则( )
A.在 M、N连线的中垂线上,从 P到 Q,各点电势都相等,场
强方向都相同
B.在 M、N连线的中垂线上,从 P到 Q,场强先增大后减小,
电势先升高后降低
C.在 M、N连线的中垂线上,从 P到 Q,场强先减小后增大,各点的电势都相等
D.在 M、N连线上,从 M到 N,场强先减小后增大,电势逐渐升高
8.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
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 a、b、c三个点的电势分别
为 10V、16V、22V,根据已知条件不可以求出( )
A.d点的电势 B.矩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的电势
C.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D.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
9.如图所示,将带等量同种正电荷的两个点电荷分别固定在 A、B点,其中 OC是 AB连
线的中垂线,D点处于 OC之间。下列对这两个点电荷电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O点处的电场强度等于 0
B.电场线在 C点的分布一定比 D点的分布稀疏
C.两点处的电场强度方向均背离 O点
D.若在 C点由静止释放一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的试探电荷,则该试探
电荷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多次经过 D点
10.某同学在研究电子在点电荷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了电子由 a点运动到 b点的轨迹(图
中实线所示,虚线是电场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在 a点动能较小
B.电子在 b点的电势能较小
C.a点的场强小于 b点的场强
D.a点的电势高于 b点的电势
11.如图所示长为 L,倾角为 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电荷量为 q,
质量为 m的小球,以初速度 v0由斜面底端的 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 N的速度仍
为 v0则( )
试卷第 2页,总 5页
A.小球在 N点的电势能小于在 M点的电势能
mgLsin
B.M、N两点的电势差为 q
mg tan
C.电场强度等于 q
mg sin
D.电场强度等于 q
12.两电荷量分别为 q1和 q2的点电荷放在 x轴上的 O、M两点,两点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
φ随 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N两点的电势为零,ND段中的 C点电势最高,则( )
A.q1一定带正电,q2一定带负电
B.A、N点的电势为零,场强也为零
C.C点电势不为零,但场强为零
D.N、C间场强的方向沿 x轴正方向
二、填空题(本题共 1 小题,计 6空、每空 2 分,共 12 分)
13.(一)下图是某实验小组为了定性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装置图。
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的平行板电容器的 A板与静电计相连,B板和静电计金属壳都接地,A
板通过绝缘柄固定在铁架台上,人手通过绝缘柄控制 B板的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该实验中,静电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A.测定该电容器的电荷量 B.测定该电容器两极的电势差
C.测定该电容器的电容 D.测定 A、B两板之间的电场强度
(3)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A.甲图中的手水平向左移动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B.甲图中的手水平向左移动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不变
C.乙图中的手竖直向上移动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D.丙图中的手不动,而向两板间插入陶瓷片时,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二)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来探究影响电荷间的静电力的因素。A是一个带正电
的物体,系在绝缘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离,静电力的大小可
试卷第 3页,总 5页
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他们
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
步骤一: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
杆上的 P1、P2、P3等位置,比较小球在不同位
置所受带电物体的静电力的大小。
步骤二:使小球处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小
球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的静电力的大小。
(4)该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5)实验表明,电荷之间的静电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
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若物体 A的电荷量用 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 q表示、质量用 m表示,物体与小球
间的距离用 d表示,静电力常量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可认为物体 A与小球在同一水平
线上,则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的正切值为___________。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的
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修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共 40 分)
14.(本小题 12分)如图所示,在装有导电液体的细管中,有正、负两种电荷向相反的方
向运动,在时间 t内通过细管某截面的正电荷为 q1,通过此截面的负电荷为 q2。
(1)确定通过导电液体中电流的方向。
(2)计算导电液体中电流的大小。
试卷第 4页,总 5页
15.(本小题 13分)如图所示,长 1m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
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37 已知小球所带
电荷量 q=1×10-5C,匀强电场的场强 E=3×103N/C,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
(1)小球所受电场力 F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 m。
(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细绳拉力。
16.(本小题 15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 A、B长 L 8cm两板间距离 d 8cm,A板
比 B板电势高300V ,一个不计重力的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 q 10 10C,质量m 10 20kg,
6
沿电场中心线 RO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 v0 2 10 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
可进入界面MN和光屏PS间的无电场的真空区域,最后打在光屏 PS上的 D点。已知界面
MN与光屏 PS相距12cm,O是中心线 RO与光屏 PS的交点。求:
(1)粒子穿过界面 MN时偏离中心线 RO的距离以及速度的大小;
(2)OD两点之间的距离。
试卷第 5页,总 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