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13:2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秦始皇》和《大汉天子》等历史影视作品热播后,很多人对秦始皇、汉武帝等古代帝王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秦始皇、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分别来源于( )
A. 儒家、墨家学说 B. 儒家、道家学说 C. 法家、儒家学说 D. 法家、道家学说
2.网课结束,复学考试中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老师引用了哪家学派的思想教育学生( )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3.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 )
A. 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 B. 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
C. 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D. 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和深入的影响。下列文化精华,属于孔子思想内涵的有( )
①关心爱护他人
②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③加强个人修养
④以“德”教化人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表达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主张。这种思想主张源于(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6.格言是人类智慧的精华。下列格言出自道家言论的是( )
A. 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B.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7.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甲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乙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
丙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A. 甲生-儒家,乙生-墨家,丙生-法家 B. 甲生-道家,乙生-儒家,丙生-法家
C. 甲生-儒家,乙生-法家,丙生-道家 D. 甲生-道家,乙生-墨家,丙生-法家
8.后世将孔子视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原因是( )
A. 主张以法治国,严刑重罚,强调“法与时移” B. 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
C. 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D. 反对战争,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9.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同学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③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下列伟大思想家、所属学派及其主张相吻合的一组是( )
选项 思想家 学派 主要主张
A 孔子 儒家 强调“仁”,“仁”就是“爱人”“克己复礼”
B 老子 墨家 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侵扰百姓
C 墨子 道家 强调以法治国,主张树立君主权威,集权中央
D 韩非子 兵家 主张“非攻”,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互爱
A. A B. B C. C D. D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生问题是我国每年“两会”的焦点,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提出:“民生工作要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要坚持不懈,一件接着一件办。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优化医疗服务,减轻群众负担,放大投入效应……”
材料三: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1)材料一最能体现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的思想?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青睐?请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该学派受到青睐的原因。
(3)请运用史实印证材料三观点的正确性。
12.下面是我国战国时期两家学派的思想观点,据此回答问题。
甲认为“尚贤”(任人唯贤)是为政之本,提出“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反对剥削,崇尚劳动.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不与劳动”的就不能“获其实”;还提出“兼相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
乙主张随社会变化,要“法与时移”。认为“权制断于君则威”,主张法自君出,君主要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为了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地位,应当让人民经常处于饥寒而求食不能的状态.只有靠国家的禄赏才能存活,才能保证人民顺从国家法令。
(1)甲、乙分别代表的是哪两个学派的观点
(2)请概括材料中甲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
(3)为什么乙学派的思想主张在当时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重视
三、综合题(共1题)
13.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目前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 建立了 400 多所孔子学院。请回答问题:
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哪一时期?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行,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作?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核心思想来源于法家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法家、儒家学说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 D
【解析】结合题干信息,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根据教材所学得知,指的是从正反两方面看待问题,辩证的看待问题。老子是春秋晚期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道家思想是老师引用教育学生的学派,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3. A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以其主要是对社会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争”的目的是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对社会发展有着自己学派所持有的观点。A项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4.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 “以德治国”, ①③④均是孔子思想核心的内涵;老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②不符合题意。C项①③④属于孔子的思想内涵,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5. C
【解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即要求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题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体现的正是墨子的观点。AB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合,不符合题意;C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6. C
【解析】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老子的名言,它反映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A项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是儒家思想,不符合题意;B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兵家思想,不符合题意;C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道家言论,符合题意,D项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7. C
【解析】甲的说法符合道家遵循自然的思想,乙的说法符合儒家“礼”的主张,丙的说法符合墨家提倡节俭的主张,丁的说法符合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ABD三项明显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甲生-儒家,乙生-法家,丙生-道家对应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8.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作为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他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他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A项主张以法治国,严刑重罚,强调“法与时移” 是法家的代表思想,不符合题意;B项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是后世将孔子视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原因,符合题意;C项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孟子的学说,不符合题意;D项反对战争,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的是墨家,不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9. 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学生,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想问题。语文老师的管理风格体现了儒家思想真谛;兵家的鼻祖孙武在他著的《孙子兵法》中提出了著名的军事格言“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所以数学钱老师符合兵家风范而不是道家风范;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的核心主张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所以科学孙老师的管理风格是典型的道家做法而不是墨家做法;法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正如社会李老师的管理风格。B项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0. A
【解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A项孔子——儒家——强调“仁”,“仁”就是“爱人”“克己复礼”相吻合,符合题意;B项错误,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二、材料分析题
11. (1)儒家。“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优化医疗服务,减轻群众负担,放大投入效应”;现了孔子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的主张或孟子仁政的主张。
(2)图3或韩非子。原因:当时社会是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需要严刑峻法及中央集权思想来维护统治。
(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青睐或推崇;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要求具备解读材料、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优化医疗服务,减轻群众负担,放大投入效应……”可以看出,材料一最能体现出儒家思想;材料体现出了孔子提出统治者应体贴民情、爱惜民力,或孟子提出仁政。
(2)本题考查法家思想,要求具备对材料和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以得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在当时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青睐;根据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去分析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以举出三个阶段,如春秋战国时期、秦朝、西汉、宋代、明清时期的地位即可。
故答案为:(1)儒家。“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优化医疗服务,减轻群众负担,放大投入效应”;现了孔子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的主张或孟子仁政的主张。
(2)图3或韩非子。原因:当时社会是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需要严刑峻法及中央集权思想来维护统治。
(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青睐或推崇;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12. (1)甲代表的是圣家学派的观点。乙代表的是法家学派的观点。
(2)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3)因为战国时期出现了诸雄争霸,兼并战争的局面。当时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赋税.矛盾激化。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青睐。
【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兼相爱”“ 非攻”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法家主张“法与时移”, 主张法自君出。
(2)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兼爱”就是反对人对人的压迫,主张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尽力帮助别人。“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
(3)结合所学可知,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其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
故答案为:(1)甲代表的是墨家学派的观点。乙代表的是法家学派的观点。
(2)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3)因为战国时期出现了诸雄争霸,兼并战争的局面。当时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赋税.矛盾激化。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自然受到青睐。
三、综合题
13. (1)“仁”;春秋时期;《论语》。
【解析】此题考查儒家思想、秦汉对儒家学说的不同态度以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等知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要了解孔子的言行,可以查阅《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