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
(提高学习效率,摒弃题海战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以知识点为主线,以“基础积累、文本提升、同步拓展、语言运用”四级训练模式为阶梯,层层推进,助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升学生成绩的利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6032.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14.《秋天》课时作业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镰刀(lián) 背篓(lóu) 肥硕(shuò)
B.栖息(xī) 鳊鱼(biān) 乌桕(jiù)
C.满载(zài) 蟋蟀(shuài) 寥阔(liáo)
D.枯涸( hé) 清洌(lèi) 梦寐(mèi)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含有比喻的修辞方法,本体是“青鳊鱼”。 ( )
(2)“秋天游戏在渔船上”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
(3)《秋天》一诗在体裁上属于近体诗。 ( )
(4)诗歌通过三幅画面营造了一种清丽、柔和而又略带忧郁、哀婉的氛围。 ( )
3.《秋天》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栖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朗读下列诗句,重音应落在哪个词语上?请用着重号标出。
(1)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2)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3)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二、文本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6.作者写到“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了一组怎样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语言优美,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谈谈你读完此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洋溢着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能说说你经历过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同步拓展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颂
济 慈
一
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
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
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
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
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
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
好塞进甜核;又为了蜜蜂
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
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
因为夏季早填满了它们的黏巢。
二
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
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
你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
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
有时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
你倒卧在收割一半的田垄,
让镰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
或者,像拾穗人越过小溪,
你昂首背着谷袋,投入倒影,
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
你耐心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
三
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
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
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
以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
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
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
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
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
红胸的知更鸟在婉转呼哨;
而群羊在山圈高声咩叫;
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选自《臧克家诗选》)
10.用第二人称描写秋天是很罕见的,诗歌三个段落,每个段落中的“你”分别代表什么?
(1)第一段中的“你”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的“你”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的“你”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第二节诗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人体察入微,用笔精细,形象丰满,修辞方法运用得体自如,请选择例句,写出自己的欣赏感悟。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赏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诗人在描绘秋天这幅图画时,颇讲究构图技巧,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
14.好的诗就是一首歌,有同学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词将《秋天》的第一节“农家丰收图”改写成一段歌词。请仿照示例,把“霜晨归渔图”或“少女思恋图”也改写成一段歌词。
示例: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就在丰收的农家里。那里有稻谷,那里有瓜果,还有那背着背篓的农家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秋天》的第二节内容,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其画面。(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十四)
1.【解析】C A项“篓”读“lǒu”;B项“栖”读“qī”;D项“冽”读“liè”。
2.(1)× (2)√ (3)× (4)×
3.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4.(1)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用在这里,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像化了,创造出松弛、宁静的氛围。 (2)“轻轻”一词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5.(1)满 (2)摇 (3)游戏
6.构成了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7.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仿佛能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能看见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
8.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9.略。(能描写出秋天的特点即可)
10.(1)果实圆熟的秋天 (2)秋天的人 (3)秋天的声音
11.示例:收割秋天。
12.(示例)例句: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欣赏感悟: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秋天葡萄丰收的景象,生动形象。
13.示例一:讲究动静结合,如第一节诗主要写静景,第三节诗则主要写动景,动静结合,画面鲜活。示例二:调动多种感官描绘秋景,给人以立体的感受。如第一节诗写“累累的珠球”“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调动了视觉和味觉,第二节诗写“为罂粟花香所沉迷”调动的是嗅觉,第三节诗写虫鸟的鸣叫叫则调动了听觉。
14.示例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就在清晨的小河上,那里能撒网,那里能捕鱼,还能够摇着小桨满载而归。
示例二: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就在寥阔的草野里,那里有蟋蟀,那里有小溪,还有那思恋牧童的牧羊女。
15.清晨的江面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江中驶去,船篷上铺满了白霜。水边生长的乌桕叶就像肥大的青蝙鱼,渔人熟练地撒下渔网,一圈圈的水纹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渔人轻轻摇动着船桨.江面匕传来阵阵动人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