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化石吟》标准化课时作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文档属性

名称 16.《化石吟》标准化课时作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7 10:0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
(提高学习效率,摒弃题海战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以知识点为主线,以“基础积累、文本提升、同步拓展、语言运用”四级训练模式为阶梯,层层推进,助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升学生成绩的利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6032.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16.《化石吟》课时作业
一、基础积累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奇huàn( ) guǒ( )藏 cōnglóng( ) zhuóyuè( )
骸骨( ) 潜行( ) 躯壳( ) 档案(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骸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化为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节奏鲜明,前后照应。按要求填写相互照应的句子。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B.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C.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D.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 )
(2)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 )
6.下列句子不是作者想象的一句是 ( )
A.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B.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C.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D.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二、文本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7.所选这几节诗是紧承哪句话展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2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怎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所选部分第3节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皱纹和化石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中称化石为“你”,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同步拓展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鱼化石
艾 青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12.诗的第1节中“跳跃”和“浮沉”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诗的第1节通过想象写出了什么?对后文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诗点明中心意思的是哪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首诗和《化石吟》在写法上有何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
16.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深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遐思之余,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来的人们去慨叹?这需要人们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请你写出两条保护珍稀动植物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针对人和动物如何相处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6月28日,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一名18岁的男中学生和同学庆祝高考结束聚众饮酒后,攀爬铁护栏进入到了老虎散放区,结果被三只散放的老虎咬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鸿雁自古有传情之功,面对长空南飞的大雁,你想托它为你捎去怎样的情感?
示例:北去的大雁,请你慢些飞,把我的问候,带给家乡的妹。你先在河里洗个澡,带一滴桃花水,把春天的温暖,交给我那南望的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十六)
1.幻 裹 葱茏 卓越 hái qián qiào dàng
2.(1)尸骨。 (2)变为虚无,不存在。 (3)不停。
3.(1)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b.沉睡亿年的石头(3)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4.【解析】D 这句诗的正确停顿是: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5.(1)拟人 (2)比喻
8.D
7.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8.“造物主的存在”指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平凡的真理”指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的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
9.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
10.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照,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写照。
11.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湿得亲切自然。
12.不能调换。“跳跃”指鱼随着波浪翻腾的姿态;“浮沉”指从远处看鱼在大海中忽隐忽现的状态。调换后不符合语境。
13.第1节写了活鱼的运动和旺盛精力。与第4节写鱼化石的沉静作对比,为最后的主旨句“活着就要斗争……能量也要发挥干净”作铺垫。
14.第6、7节。
15.首先,结构不一样。《化石吟》是采用“提问——遐思——回答”的形式构思;《鱼化石》是通过活鱼的生命活力与鱼化石的死气沉沉作对比得出教训。其次,写作目的不同。《化石吟》表达了作者对化石的赞颂,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奇妙和人类的伟大;《鱼化石》呼吁人们要在有生之日拼搏奋斗。
16.略。
17.示例:与动物和谐相处,不要以“骚扰动物”为乐了!
18.示例:南飞的大雁,请你慢些飞,把我的问候,带给村前的妈。
你在小河边的杨树林里,送上这朵康乃馨,把儿子的祝福,交给我那企盼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