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看云识天气》标准化课时作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文档属性

名称 17.《看云识天气》标准化课时作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7 10:1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
(提高学习效率,摒弃题海战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以知识点为主线,以“基础积累、文本提升、同步拓展、语言运用”四级训练模式为阶梯,层层推进,助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升学生成绩的利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6032.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17.《看云识天气》课时作业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峰峦(lán) 预兆(zhào) 一霎时(shà)
B.鱼鳞( 1íng) 绫纱(lín) 匀称(chèn)
C.弥漫( mí) 日晕(yùn) 谚语(yàn)
D.薄云(bó) 轻盈(yíng) 崩塌(bēng)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说明的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
(1)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 )
(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
(3)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
4.下面一段话的句序被打乱了,将正确的句序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②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③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④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⑤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⑥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⑦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正确句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
(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 )
(3)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删去后意思仍不改变的一项是 ( )
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C.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D.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二、文本提升
阅读“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前兆……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回答下面的题目。
7.结合选文解释下列词语。
(1)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朦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第1段同第2、3、4段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段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从中各找一句为例,写在横线上。
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语段对云的说明极其生动,这与对云的动态说明有密切关系,请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中考再现
[2010.恩施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植物“气象员”
张晓天
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也可以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
预报阴雨
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 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预报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色。
“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
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汽密度饱和时,花蕊低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这种现象是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因此,当地居民将这种花称为“晴雨花”。
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样,因此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空气湿度大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收缩,这是报告有雨。空气干燥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打开,这是预示天气即将由阴雨转为晴朗。大雨到来之前,气压急剧下降,水面上的压力减小,这时河底的青苔就会浮出水面,因此农谚云,“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预报温度
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气温的变化极为敏感。在20℃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气温若降低到15℃时,枝叶就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止;当气温下降到10℃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气温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栗子树不但感觉灵敏,而且还能预测天气。进入冬季以后,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据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5月B版,有改动)
11.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的结构方式和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第二个小标题中的“温度”一词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结合全文内容揣摩文题“植物‘气象员”’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
16.从“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两种“家电”,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
示例: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人的摆布。
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面一段描写天气的文字改成天气预报的语言形式,请用恰当的语言表述。
清晨,天上飘着片片白云,中午,天空渐渐聚集起了层层阴云,到了下午,便下起了潆漾细雨。轻风拂面,使人略感凉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蜻蜓、知了、蚂蚁和泥鳅等许多动物都能预报天气。想一想,天气发生变化时它们都有哪些反映。
(1)_________吐气泡,雨天能来到
(2)_________搬家,将有雨下。 。
(3)_________飞得低,出门带雨衣。
(4)_________拼命叫,天热气温高。
参考答案(十七)
1.【解析】C A项“峦”应读“luán”;B项“鳞”应读“lín”,“绫”应读“líng”;D项“薄”应读“báo”。
2.(1)本意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的牌子,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志。 (2)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3.(1)生动说明 (2)平实说明 (3)生动说明
4.②①⑥⑤③⑦④
5.(1)打比方 (2)引用、作诠释 (3)摹状貌
6.D
7.(1)这里指用“薄云”这个具体事物表现天气的晴朗。 (2)轻巧柔美。 (3)影影绰绰的样子,不清晰。
8.总分;在内容上概括和提示下文。
9.拟人: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比喻: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10.示例: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
11.说明对象:植物;说明内容:植物可以预报天气。
12.结构方式:总分式;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13.举例子。文章为了具体说明植物能预报阴雨的特征,列举了南瓜蔓、风雨草、含羞草、晴雨花、茅草、松果的鳞片和河底的青苔等例子,既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14.不恰当。因为“温度”在此表意不准确,它是指物体冷热的程度,而据本部分内容来看,植物预报的是“气温”,而不是“温度”。
15.文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植物能预报天气的特征。
16.示例:①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它戴了一顶帽子。
②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17.多云转阴,午后有小雨,风力1~2级。
18.(1)泥鳅 (2)蚂蚁 (3)蜻蜒 (4)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