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亮上的足迹》标准化课时作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文档属性

名称 19.《月亮上的足迹》标准化课时作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7 10:1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
(提高学习效率,摒弃题海战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以知识点为主线,以“基础积累、文本提升、同步拓展、语言运用”四级训练模式为阶梯,层层推进,助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升学生成绩的利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6032.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19.《月亮上的足迹》课时作业
一、基础积累
1.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小心翼翼 合算 神色庄重 陵晨
B.平稳降落 铁锹 畅谈感受 等候
C.-叶孤舟 海域 神往已久 剧烈
D.昂然挺立 探索 运行不息 点燃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
A.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B.“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D.这一小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3.下面引文中的数据有何作用?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列各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_______(参观 访问 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2)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_________(奔 飞驶)去。
(3)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____(挂飘 悬)在飞船的上方。
(4)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便_______(观测 检测 预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二、文本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作出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因此,分分秒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一一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作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还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他们的氧气袋中只剩下够一个小时使用的氧气。休斯敦地面中心命令他们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舱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
5.概括上面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上月球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间为什么要精确到“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舱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为什么不能把“美美地”“甜甜地”去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
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月相成因: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外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1)依据上面的资料,请用一句话概括月相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相变化是自然规律,但是在古代文人眼里,却别有一番情意。你读过的古诗中,有哪些诗句写到月相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就上图月相的变化,展开想象,写一段故事,写出月亮变化的原因。(50个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根据下面的帖子进行跟帖,谈谈自己的看法。
(1)美国宇航员登月后把登月舱扔在太空。
网友发帖: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将未太空垃圾增多,会对人类居住环境和太空探索带来不利影响,埋下隐患。
你的跟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航天局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耗资数十亿元的登月计划。日本印度韩国等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登月计划,都想抢在中国之前实现登月计划。
网友发帖:在这一轮竞赛中,中国不能输,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尖端人才,大力发展高科技,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你的跟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科学家提议,地球上人口过多,不堪重负,应该考虑向月球“移民”。
网友发帖:悲哉!若干年后,月球又会变成第二个地球,地球的悲剧在月球上重演。坚决反对移民月球,让月球成为一方清静之地。
你的跟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主要任务是开采氦并运回地球,并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地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20字)。
参考答案(十九)
1.【解析】 A“陵晨”应为“凌晨”。
2.【解析】D A、B、C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D项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3.一方面使读者了解飞船飞行的情况,另一方面还突出了作者写作说明文谨慎严肃的态度。
4.(1)拜访 (2)奔 (3)悬 (4)检测
5.选文真实地记录了人类登上月球的全过程。
6. 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因为这是人类探索太空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一块新的里程碑。
7.“美美地”“甜甜地”突出表现了宇航员胜利完成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飞跃的登月大事后的放松心理,去掉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8.略。
9.(1)月相是由月亮反射太阳光的面积大小不同而形成的。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略。
10.(1)示例:登月舱已经没有使用价值,带回来是个负担,扔在太空是明智之举。
(2)示例:走自己的路,不要盲目和别人攀比,早点迟点没有关系,关键是要掌握实实在在的技术,不能受制于人。
(3)示例:聪明!移民月球,既缓解了地球的问题,又开发了月球,从此地球不再孤单,月球不再寂寞。而且还可把月球当做跳板向宇宙进军。
11.人类利用月球为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