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跑几步,一脚在踏跳区起跳,双脚落地与游戏:障碍接力》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标准》中的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和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为依据。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跳跃项目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多种练习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练习中,主动的学习跳跃动作,从而掌握动作技能,体验体育课程学习带来的成功感。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性质及功能:
“助跑几步,一脚在踏跳区起跳,双脚落地”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跳跃是二年级跳跃教材的一项内容。它既是一年级“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教学内容的延伸,又是今后学习蹲踞式跳远的基础。因此,学习这一内容不仅让学生掌握跳跃活动技能,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协调性的发展,更要养成良好地跳跃习惯。辅助教材安排游戏“障碍接力”,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学生利用现有器材——大、小体操垫、标志桶,结合跑、爬、钻、绕进行游戏,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勇于克服困难,互相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教材的技术环节:助跑与起跳连贯,用一脚用力踏跳,双脚轻巧落地。
3.教材的知识点和重难点:
知识点:初步学习“助跑几步,一脚在踏跳区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方法,能够知道动作要领。
重点:学会助跑与起跳动作的连贯性和强化一脚在踏跳区快速有力起跳、双脚轻巧落地的动作意识。
难点:“助跑几步,一脚在踏跳区起跳,双脚落地”动作技术,协调、连贯完成跳跃动作。
4.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与重点:
教学内容:1)助跑几步一脚在踏跳区起跳双脚落地(3—1),2)游戏:障碍接力。
重点:单脚准确地在踏跳区内起跳,双脚同时落地。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应有的学习基础:学生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跳单、双圈和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的动作技术。
2.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前侧):能做出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但有个别学生还出现双脚踏跳的错误动作。
3.学生的学习起点分析:适当的做一些下肢肌肉的拉伸练习,使学生的下肢肌肉、肌腱和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保证学生安全的参与体育锻炼,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4.学生认知水平及心理、生理特点:本年龄段学生,天真活泼,表现力很强,正处于身体生长关键时期,肌肉和骨骼已有了初步的生长,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速度、耐力、力量都有了发展,柔韧性也很好,所以在学生练习前必须加强学生养护措施。
5.学生学习新知可能遇到的问题:1)不能在踏跳区内踏跳。2)双脚起跳或单脚落地。
三、教学效果预计:
本节课大约有85%的学生能够掌握助跑几步,一脚在踏跳区内准确起跳,双脚落地的技术动作。
四、教案(课时计划)
《助跑几步,一脚在踏跳区起跳,双脚落地》教案
班级:二年级
教学内容及课次 1.助跑几步一脚在踏跳区起跳双脚落地(3—1) 2.游戏:障碍接力
教学 目标 1.初步学习“助跑几步,一脚在踏跳区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方法,能够知道动作要领。 2.学生准确地在踏跳区内起跳,做到落地轻巧,动作连贯,发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及弹跳力,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3.培养自主与合作学习的习惯,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作风与团结作战的品质。
结 构 教学内容 时 间 次 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开 始 部 分 一、体委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二、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提出要求 三、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四、队列练习 螺旋形进 4 分 钟 1 2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 教师提示学生站队要求并巡视指导 要求:站队快、静、齐。 1.教师提示学生练习方法和要点 2.教师引导学生练习。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练习
准 备 部 分 一、十二生肖模仿操 1.小老鼠 2.牛伯伯 3.虎大王4.兔宝宝 5.龙爷爷6.小青蛇 7.小马哥8.羊咩咩 9.小猴子10.大公鸡 11.小狗 12.小猪 二、辅助练习 (1)单脚交换跳 (2)原地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 (3)游戏:“咕咚来了” 3 分 钟 3 分 钟 4 X 8 3 组织: 听音乐跑成圆形队 1.教师组织学生听音乐走成圆形队 2.教师提出要求,组织学生边观察边进行模仿练习 3.教师放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练习 要求:模仿操动作优美,活动充分
基 本 部 分 一、助跑几步,一脚在踏跳区起跳,双脚落地 重点:单脚准确地在踏跳区内起跳,双脚同时落地 难点:动作连贯,轻巧落地 口诀: 单脚垫前踏跳准, 双脚屈膝向上提, 落地缓冲要牢记, 安全意识排第一。 游戏: 障碍接力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六队,各队排成一路纵队站在相应的点上,各队第一人听到信号后手迅速向前跑出,中途爬过大垫子、钻过呼啦圈、绕过标志桶后 快速沿直线返回后下一名同学继续游戏,依次进行,先做完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 1.听到信号后才能越过起跑线 2.学生必须绕过障碍返回 3. 右手掌拍对面学生右手后从右侧走到队尾 17 分 钟 10 分 钟 2 1 3 1 3 3 2 3 1 3/ 4 组织 分成六个小组进行练习 1.教师提示学生练习单踏双落动作,学生边练习边 体会动作。 2. 教师质疑:小青蛙跳起后要怎么样落在荷叶上?学生明确问题进行思考后回答。 3.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单踏双落动作,学生体会青蛙轻巧落地动作。 4. 教师出示踏跳区,出示图片并示范动作(在踏跳区内踏跳双脚落地)学生观察思考、答疑。 5.教师巡视指导练习, 学生练习:在踏跳区内踏跳双脚落地 6.指导学生自主练习,学生自主进行在踏跳区内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练习. 7.好学生展示,评价 8.教师指导在缩小踏跳区内进行练习 9.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评价 要求:注意安全,相互鼓励,练习积极。 组织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与游戏方法并进行安全教育 2.教师提示学生进行游戏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比赛并观察学生遵规情况 4.教师总结游戏 要求:注意安全。遵守游戏规则。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整理 放松操 《彩虹的约定》 二、教学总结 三、宣布下课、布置收器材。 3 分 钟 1 组织: 教法: 1.教师提示放松部位。 2.教学小结。 3. 师生再见,安排学生收拾器材。 要求:达到放松身体的目的
预计生理负荷曲 线 器材准备:大折垫:6个、呼啦圈:6个、标志桶:6个、小折垫:6个、挂图7张
平均心率预计:130左右 密度预计:35%
安全措施: 1 1.清理好场地,检查器材; 2.学生分组练习的安全距离,避免两人撞在一起。 3.教学时双脚落在体操垫上,个别学生会出现双膝跪垫,教师要及时制止和引导。 4.练习时体操垫可能会滑出,要及时整理。
五、本次课的特点:
1.创设情景方法新,心理满足兴趣浓。教师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巧妙的运用了情景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模仿情景,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之积极主动的参加锻炼,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助跑几步一脚在踏跳区起跳双脚落地”的技术动作。
2.教案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点,自编动物模仿操与游戏,这样提高了学生实践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和谐发展,体现了新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让他们都有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