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女娲造人》标准化课时作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文档属性

名称 28.《女娲造人》标准化课时作业(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7 10: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
(提高学习效率,摒弃题海战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标准化课时作业》以知识点为主线,以“基础积累、文本提升、同步拓展、语言运用”四级训练模式为阶梯,层层推进,助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升学生成绩的利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6032.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28.《女娲造人》课时作业
一、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女娲( ) 澄澈( ) 莽莽榛榛( ) 气概( ) 掺和(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延( ) 奔奔榛榛( ) 开僻( ) 气慨( ) 兴高彩烈( )
3,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可贵的灵气。
B.这篇神话赞颂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
C.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4.填空。
(1)_______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___________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地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5.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加点的词语指代的内容。
(1)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
(1)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 )
(2)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 )
(3)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 )
二、文本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
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几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7.“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中的“这种方法”指的是哪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女娲为什么会想出这种“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概括上文最后一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女娲一直在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看到人类能世世代代绵延下去,女娲的心情如何?请你想象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同步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TIGR)。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TIGR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的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TIGR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可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12.题目中的“造”字可用一个词来诠释,这个词是__________。
13.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第②段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文章内容来看,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
16.女娲为让天地间生气蓬勃起来而产生了造人的动机,并且不辞辛苦地用黄泥造人。这大概是黄色人种的起源吧。那么女娲又是用什么方法创造了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棕色人种呢?她还有其他造人的动机吗?请推测女娲造人的新动机、新方法。
(1)推测造人的新动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神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许多神奇的故事都被演绎成了成语,请试举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材料一 埃及人认为远在埃及于世界上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努(NU)”就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埃及。他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满许多人。
材料二 人类是由动物变来的这种神话相当常见。在澳洲神话中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则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希腊神话也说某族人是天鹅变的,某族人是牛变的。
材料三 希腊神话说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和火,派普罗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别创造动物与人类,并赋予人类种种个性和智慧。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二十八)
1.wā chéngchè zhēn gài chān
2.廷——延 奔奔——莽莽 僻——辟 慨——概 彩——采
3.【解析】D 这篇神话并没有科学地解释人类的起源。正因为人们无法科学地解释这一问题,才借助奇妙的想象谱写出女娲造人的神话。
4.(1)神话想象幻想 (2)神话女娲造人
5.(1)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 (2)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人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 (3)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
6.(1)心理捕写 (2)动作描写 (3)神态描写
7.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人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
8.因为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仅凭她一个人用双手团土成人,显然是很难让人布满大地的。所以想出了这种“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
9.女娲想出了让人类自己创造后代的办法。
10.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
11.略。
12.克隆
13.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逻辑顺序 列数字
14.人和其他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
15.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有用的基因就可以创造出活生生的生命。作者认为利用基因创造生命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前景。
16.(1)示例:①女娲非常爱美,她需要有人织出美丽的彩绸,做成衣服穿,使自己更加美丽,于是造出了人。②女娲为了省事,要把大地分封给人来管理,于是造出入来。(2)示例:①女娲用自己的秀发造人,造出的是黑色人种,用指甲造出白色人种,用树皮造出棕色人种。②女娲用白色花造出了白色人种,用棕色花造出了棕色人种,用黑色花造出了黑色人种。
17.示例: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18.关于造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都是神话,没有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