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课时检测(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3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课时检测(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4 05:4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3.3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课时检测(解析版)
1.奥斯特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随后,物理学家提出“磁生电”的闪光思想。很多科学家为证实这种思想进行了多年的艰苦研究,首先成功发现“磁生电”的物理学家是(  )
A.法拉第 B.爱因斯坦 C.牛顿 D.霍金
2.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伽利略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法拉第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图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3.在安培时代,关于验证“电流磁效应”设想的实验中,下列不属于电流磁效应的是(  )
A.把闭合线圈放在变化的磁场中,闭合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B.把磁针放在“沿南北放置的通电导线”上方,磁针发生了偏转
C.把通有同向电流的两根导线平行放置,发现两根通电导线相互吸引
D.把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中,磁针发生了偏转
4.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几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B.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
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B.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在探究求分力和合力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6.如图所示,金属导轨上的导体棒ab在匀强磁场中沿导轨做下列哪种运动时,线圈c中将有感应电流产生(  )
A.向右做匀速运动 B.向右做加速运动
C.静止不动 D.向左做匀速运动
7.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开普勒在整理第谷的观测数据之上,总结得到行星运动规律
B.伽利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万有引力常量G值
C.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法拉第测得的
D.库仑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
8.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垂直穿过闭合圆形线圈的中心,下列哪个说法正确(  )
A.当导线中电流增大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
B.当线圈在垂直于导线的平面内左右平动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
C.当线圈上下平动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
D.以上各种情况下,线圈中都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9.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牛顿测出引力常量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奥斯特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0.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使人们突破了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
11.下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通有恒定电流,有一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在下列情况中线框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导线中的电流变大
B.线框向右平动
C.线框向下平动
D.线框以AB边为轴转动
13.某学生做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时,将电流表、线圈A和B、蓄电池、开关用导线连接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A插入线圈B的过程中,有感应电流
B.线圈A从线圈B中拔出过程中,有感应电流
C.线圈A停在线圈B中,有感应电流
D.线圈A拔出线圈B的过程中,线圈B的磁通量在减小
14.如图所示为电流表与螺线管组成闭合电路,以下能使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是(  )
A.将磁铁插入螺线管的过程中
B.磁铁放在螺线管中不动时
C.将磁铁从螺线管中向上拉出的过程中
D.磁铁静止而将螺线管向上移动
15.下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B.
C.通入增大的电流(水平直导线在水平圆环的正上方)
D.
参考答案
1.A
【详解】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生磁”的现象,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坚信电与磁是紧密联系的,经过十多年的艰苦研究,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的现象。
故选A。
2.C
【详解】
A.安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故A错误;
B.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B错误;
C.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C正确;
D.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不会出现感应电流,故D错误.
3.A
【详解】
A选项中把闭合线圈放在变化的磁场中,闭合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磁生电)实验,不属于电流磁效应;BCD选项中都是由于电流周围产生磁场从而发生的现象,故此题选择A。
4.B
【详解】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故A错误.
B.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五种磁生电的电磁感应现象;故B正确.
C.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故C错误.
D.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
5.B
【详解】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运用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A错误;
B.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对实际带电体的简化,故B正确;
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C错误;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采用的是归纳法,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要使线圈c中有感应电流产生,必须使穿过线圈c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当导体棒ab做匀速运动或静止时,穿过线圈c的磁通量均不变,故线圈 c中均不能产生感应电流;当导体棒ab做变速运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发生了变化,使得穿过线圈c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因此能够产生感应电流。
故选B。
7.A
【详解】
开普勒在整理第谷的观测数据之上,总结得到行星运动规律,故A正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的引力常量G,故B错误;元电荷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出的,故C错误;法拉第最早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8.D
【详解】
A.圆形线圈处在直线电流的磁场中,而直线电流磁场的磁感线是一些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都在与导线垂直的平面上。因此,不论导线中的电流大小如何变化,穿过圆形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零,即穿过圆形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故A错误;
BCD.当线圈左右平动或上下平动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同样始终为零,即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A.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选项A错误;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选项B正确;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C错误;
D.库伦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选项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A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们对电与磁内在联系的认识更加完善,故C不符合题意;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能产生磁场,首次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间的某种联系,使人们突破了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BD
【详解】
A.电路没有闭合,无感应电流。故A错误;
B.面积增大,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增大,有感应电流。故B正确;
C.穿过圆环的磁感线相互抵消,磁通量恒为零,无感应电流。故C错误;
D.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减小,有感应电流。故D正确。
故选BD。
12.ABD
【详解】
A.导线中电流变大,磁场增大,线框中的磁感应强度增大,故磁通量增大,可以产生感应电流。故A正确;
B.线框向右平动,线框中磁感应强度减小,故磁通量减小,可以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
C.线框向下运动时,线框中的磁感应强度不变,磁通量不变,故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以线框以AB边为轴转动时,穿过线框中的磁通量不断变化,故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正确。
故选ABD。
13.ABD
【详解】
ABC.由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知AB选项中均有磁通量的变化,C项中磁通量不变。故AB正确;C错误;
D.在线圈A拔出线圈B的过程中,线圈B的磁通量减小。故D正确。
故选ABD。
14.ACD
【详解】
AC.在磁铁插入、拉出过程中螺线管中的磁通量均发生变化,能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偏转,故A、C正确;
B.磁铁放在螺线管中不动时,螺线管中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无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表指针不偏转,故B错误;
D.由于磁铁静止而螺线管向上移动,螺线管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有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表指针偏转,故D正确。
故选ACD。
15.BD
【详解】
A.要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要发生变化,回路要闭合。因为线圈不闭合,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
B.两导体棒向左右两侧运动,闭合回路面积增大,且闭合,又在匀强电场中,故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
C.通电直导线在铁环的正上方,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穿过铁环的磁通量始终是0,增大电流不能在铁环中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线框向右运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所以产生感应电流,故D正确。
故选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