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课 名 场景歌 教师姓名
案例类型 互动同步课堂教学 年 级 二年级
二、案例介绍(活动类教学案例须填写,学科教学类案例可不填)
本课教学突出了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和尝试,主要做法是运用“同步课堂教学助手”的功能,结合希沃白板课件,在不同的教学点之间,针对同一年级的学生进行网络同步教学。由一名教师担任主讲,另一所教学点的教师担任辅教,让听课端的学生和主讲教室的学生一起交流、互动,共同学习,以此来达到优质资源和师资共享的目的。
教学内容分析《场景歌》是一课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并认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2、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描述事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者特征分析农村小学的孩子现在接触到的事物没有那么多,因此对课文介绍的某些场景不会有深刻体会。但在学习本课时,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有关数量词的知识,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课文进行学习。由于本课教学面向的是两个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互联网的另一端,还有一个班的学生同步听课学习。因此,本课课堂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兼顾两边的学生,消除听课端学生对主讲教师的陌生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重难点及解决措施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互动学习方法,由浅入深,让主讲教室的学生和听课端的学生同屏互动,远程交流,通过趣味操作练习,掌握数量词的用法。此外,通过运用“拍照分享”功能,让两端的孩子进行比赛练习,让学生深刻掌握数量词的用法。
七、媒体工具与技术应用本课教学采用“同步课堂教学助手”的功能,通过“看老师”“看课件”“学生互看”等方式,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讨论、交流,让他们在玩中学,游戏中学,活动中学,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跃的学习氛围。最后,用“同步课堂教学助手”的“拍照分享”功能,让两端的学生共享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比较,最终充分掌握知识点。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意图与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与技术作用
活动一:互动交流课前谈话:师:本节课,我们请富强小学的同学们跟我们一起交流,大家共同学习,好吗?2.组织进入课堂。 引导学生互相打招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消除师生和学生之间的陌生感。 引导学生通过远程视频,互动交流。 和老师互动,同学之间互相问好,表情交流 利用“同步课堂教学助手”功能,远程连接,将屏幕展示学生互看界面,让学生面对面交流。
活动二:游戏导入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想跟大家做个游戏,大家愿意吗? 结合游戏活动,从学生的已知经验出发,两边互动交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谈话,引导学生跟老师互动游戏 两个教室的学生共同跟随老师游戏
活动三: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2. 老师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检测学习成果。集体交流 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教师大声朗读课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 切换屏幕“看老师”模式,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活动四:随情境学文、识字1、先来看看去旅游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2、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3、情境延伸,学习课文:(1)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2)师:接下来我们去乡村。(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3)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出示图片,感受美景。 检测生字学习成果。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出示生字卡片,激发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课件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课件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课件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片内容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认读生字卡片,获得旅游参观券。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片内容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指导学生各种方式有感情的读课文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片内容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指导学生各种方式有感情的读课文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片内容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指导学生各种方式有感情的读课文 切换屏幕“看课件”模式,引导学生观察。切换屏幕“看老师”模式,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切换屏幕“看课件”模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切换屏幕“看老师”模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切换屏幕“看课件”模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切换屏幕“看老师”模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切换屏幕“看课件”模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切换屏幕“看老师”模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
活动五:拓展练习 巩固已学知识 创设多种练习方法(摘苹果、认读词语,连线),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知识。 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掌握的知识点。 切换屏幕“看课件”模式,学生参与练习。利用“拍照分享功能”展评学生练习成果
活动六:课堂小结小结: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谈话,总结课堂 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会运用数量词。 切换屏幕“学生”模式,结束课堂
九、教学反思(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反思、新技术创新本次教学的思考)
1.《场景歌》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数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想像画面、观察画面来领悟文中所体现的美丽景色。但文中的四处景物都是南方的景色,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使得学生的想像具有局限性,说得不够到位,在这一点上我还缺乏指导。如能“以讲促说”可能比看画面效果要好些。2.由于本课采用的是新型的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两所学校的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因为没有面对面交流,第二课堂的学生会有一定的陌生感,所以,本课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通过谈话、游戏活动、课件辅助、趣味游戏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尤其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且及时引导,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3.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我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运用数量词的方法,而且也是对数量词的巩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关注学生方面还需大大加强,真正走近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建立师生平等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