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拔高训练(2)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拔高训练(2)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5 10:2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拔高训练(2)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小良同学早上走路上学校,5min走了0.3km后,进商店买东西用了4min,然后继续赶路用11min走了0.9km到学校,小良从出发时到学校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km/h B.1km/min C.1km/s D.1m/s
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3.兴山县古昭公路被誉为“最美水上公路”,古昭公路像一条游龙,蜿蜒横亘于香溪河上。人坐在车中、车行于桥上、车倒影水中,宛如人在水中游。小明乘坐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我们说小明处于静止状态,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小明自己 B.水上的公路
C.小明在水中的像 D.从旁边经过的汽车
4.小方同学利用两玩具小车研究水平面上的直线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甲的速度为
B.前内小车甲做加速直线运动
C.小车乙的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
D.时乙图线没有对应整数坐标值,因此小车乙前内通过的路程是不能求解的
5.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1︰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乙两车所用时间之比是(  )
A.2︰3 B.3︰2 C.1︰4 D.4︰1
7.小明为了健身举行了一次万米长跑,前半程的平均速度约为15km/h,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约为10km/h,问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12.5 km/h B.12 km/h C.13 km/h D.13.5 km/h
8.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2-4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9.某次运动会的100m决赛中,甲、乙、丙三位运动员距离起点20m、80m、100m时各自所用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距起点的距离 20m 80m 100m
甲所用时间 2.3s 8.9s 12.2s
乙所用时间 2.4s 8.3s 11.8s
丙所用时间 2.5s 8.4s 11.4s
A.最先到达距离起点80m处的是甲
B.乙在全过程中一直在做加速运动
C.在2.3s时,丙领先甲,乙领先丙
D.比赛全程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丙
10.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匀速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48km。则他们的速度(  )
A.小张最大 B.小王最大 C.小李最大 D.三人一样大
1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12.小军在操场。上测量了一位同学沿直线骑车的路程和时间,获得如下图数据,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车的运动先快后慢 B.车的运动先慢后快
C.车的运动先变慢后变快 D.车的运动快慢始终不变
二、填空题
13.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36分钟,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那么小明放学回家需要走______分钟。
14.锐锐乘出租车时得到一张天津市客运出租行业专用发票,如图所示表,他乘车所用时间为______,这段时间内出租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min。
1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像可知(如图),乙车速度为___________km/h,且v甲___________v乙(选填“>”、“=”或“<”)。
16.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沿着直线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__无关。
(2)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_____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3)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______,式中,t为总时间,s为路程。
17.一架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在5min内飞行了60km,则该飞机飞行的速度为___________km/h,合_______m/s。
三、计算题
18.小乔和同学假期出去游玩,乘坐汽艇遥对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回声可以用来定位,这是利用了声能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
(2)若汽艇静泊水面,则小乔离山崖多远?(____)
(3)若汽艇向距离875m的山驶去,汽艇行驶的速度为多少?(____)
19.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0.小明一家假期驾车去莆田,然后乘高铁去厦门游玩,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车站 里程/km 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 0 7∶12
莆田 105 7∶54 7∶56
泉州 174 8∶17 8∶19
厦门 276 9∶02
(1)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列车从莆田到厦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1.王伟同学的家距学校1.5km,他以1.2m/s的速度7:40分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
(1)请通过计算说明王伟同学能否赶到8:00钟上第一节课?
(2)若他改骑自行车上学,则王伟同学可提前几分钟能达到学校而不会迟到?(王伟同学骑车的速度是5km/h)
22.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则:
(1) 若某监测区间路程为30km,全程限速120km/h,在不会被判超速的情况下,车辆通过该区间至少需用时多少?
(2) 若一辆货车以100km/h的速度进入该监测区间起点,20min后,货车能否到达该监测区间终点?.
2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1m长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 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 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破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用两种方法)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对应的总时间,这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路程为
s=0.3km+0.9km=1.2km
所用的时间为
t=5min+4min+11min=20min
小良从出发时到学校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
A.行星转动是行星的位置发了改变,故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鲜花怒放是生命运动,故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C.骏马奔腾是马的位置随着时间发生了变化,故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枯叶飘落是枯叶的位置随着时间发生了变化,故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参照物不能选择物体本身;小明相对于水上的公路、从旁边经过的汽车位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状态,小明相对于水中的像,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我们说小明处于静止状态,所选的参照物是小明在水中的像。
故选C。
4.C
【详解】
A.由图得出,内甲通过的路程,甲车的速度
故A错误;
B.由图得出,甲车的图像是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甲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得出,在内,乙通过的路程小于甲通过的路程,由可知乙车的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故C正确;
D.由图得出,内乙通过的路程,乙车的速度
小车乙前内通过的路程
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由可知
故选。
6.B
【详解】
甲、乙两车所用时间之比是
故选B。
7.B
【详解】
设总路程为2s,根据可得前半路程、后半路程分别所用的时间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由s﹣t图像可知,纵坐标为运动的路程,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2-4s内的路程始终为零,即保持静止,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分别为
可见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
A.由表中第二列数据可知,最先到达距离起点80m处乙用时最少,即最先到达距离起点80m处的d乙,故A错误;
B.不清楚乙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运动情况,所以不能确定乙在全过程中是否一直在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
C.由表中第一列数据可知,在2.3s时,甲运动的路程为20m ,而乙丙运动的路程小于20m,即甲领先乙丙,故C错误;
D.根据可知,路程相同时,时间小的,平均速度大,则比赛全程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丙,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小张的速度36km/h=10m/s
小李的速度
10m/s>8m/s>5m/s
小张的速度最大。
故选A。
11.C
【详解】
A.从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在0~10s内都是倾斜的直线,故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路程比乙大,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两物体在15~20s内,甲的路程不变,即甲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从图像可知,在第15末相遇,从图像可知,在同一地点同时运动,后经过相同的时间到达相同的地点,故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物体在15s末相遇,20s末乙位于甲前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详解】
第 1 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
第 2 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
第 3 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
第 4 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
第 5 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
由此可见,小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相等,匀速直线运动是指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等,图中时间间隔不同,运动的距离不同,平均速度相等,因此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值为 20m/s。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39
【详解】
设小明家到学校总路程为s,下坡速度为v,根据上学时有

放学时则颠倒,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下坡,其余都是上坡路,同理可得

联立两式解得
t=39min
14.10min或 0.55
【详解】
此人乘车所乘时间为
由发票中可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s=5.5km,则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15.72 <
【详解】
[1][2]由图可知,甲10s内运动的路程
350m-200m=150m
则甲的速度
乙10s内运动的路程是200m,则乙的速度
所以乙车的速度比甲车大,即
v甲16.做运动快慢不变 与路程和时间 平均速度
【详解】

17.720km/h 200m/s
【详解】
[1][2]该飞机飞行的速度
18.信息 850m 10m/s
【详解】
解:(1)[1]利用回声来定位,是获得了信息,所以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
(2)[2]若汽艇静泊水面,他向山崖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则声音从小乔到山崖所用时间是2.5s,则小乔离山崖的距离
(3)[3]若汽艇向距离875m的山驶去,则声音5s时间通过的路程
则汽艇通过的距离
汽艇行驶的速度为
答:(1)回声可以用来定位,这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的性质;
(2)若汽艇静泊水面,则小乔离山崖850m;
(3)若汽艇向距离875m的山驶去,汽艇行驶的速度为10m/s。
19.40km/h
【详解】
解: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答:该车的平均速度为40km/h。
20.(1)80km/h;(2)155.5km/h
【详解】
解:(1)由图甲与图乙所示可知,汽车的路程
s′=768km﹣728km=40km
汽车的平均速度
v′==80km/h
(2)从表格中可知,列车从莆田到厦门行驶的路程
s=276km﹣105km=171km
列车从莆田到厦门的时间
t=9h2min﹣7h56min=1h6min=1.1h
列车从莆田到厦门的平均速度
v=≈155.5km/h
答:(1)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km/h;
(2)列车从莆田到厦门的平均速度为155.5km/h。
21.(1)不能,要迟到;(2)2分钟
【详解】
(1)王伟步行从7:40到8:00所用时间是1440s,所走的距离是
1440m<1500m,所以王伟不能按时赶到,要迟到。(也可求时间、求速度说明)
(2)王伟骑自行车用时
20min-18min=2min
答:(1)王伟不能按时赶上8:00钟上第一节课。
(2)王伟骑自行车可提前2分钟到校而不迟到。
22.(1)0.25h;(2)货车能到达该监测区间终点
【详解】
(1)由知道,全程限速120km/h,行驶速度最大时,车辆通过该区间的时间所需时间最少
(2)20min=h,货车行驶的路程为
s1=v1t1=100km/h×h=33.3km
由于33.3km>30km,故能到达区间终点。
答:(1)车辆通过该区间至少需用0.25h;
(2)20min后,货车能到达该监测区间终点。
23.能
【详解】
方法一:
解:设导火线燃烧完所需的时间为,则
点火者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因为,所以点火者能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区。
答:他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破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方法二:
解:导火线引爆炸药需要的时间
设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需时间为
因为150s<200s,所以点火者能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区。
答:他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破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