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物质的密度实验题巩固基础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物质的密度实验题巩固基础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5 10:2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物质的密度实验题巩固基础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实验题
1.在西峡恐龙遗迹园进行研学活动时,小明捡到一块形状怪异的小化石。为测量小化石的密度,他利用已学知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工作台上,把___________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右调节___________,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2)在左盘放被测小化石,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直至天平水平平衡。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小化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用量筒测量小化石的体积。小化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2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则小化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_。
(4)若小明先测出小化石的体积,将小化石从量筒中取出,然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求出小化石的密度。这样测出小化石的密度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小锐想知道84消毒液的密度,于是他和小轩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消毒液,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质最如图甲所示,消毒液的质量为_____g,将烧杯中的消毒液全部倒入量简中消毒液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消毒液的密度为_____kg/m3。
(2)小锐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消毒液密度会_____(选“偏大”或“偏小”)。
3.在测量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使橫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天平调好后,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40cm3;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这时的总体积为60cm3,则小物块的密度ρ=___________kg/m3
(4)在测量质量时,该小组发现使用了一个磨损了的砝码,则测量的小物块密度会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5)该小组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测量该物块的密度,如图丙所示,操作如下:
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1
②将小物块轻轻放入量筒内,稳定后水面上升至V2
③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水面上升至V3
④该物块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4.小明取来天平、量筒和小烧杯,测量烧杯中盐水的密度。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甲,此时应先 ______,再向 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天平调节好后,测量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图乙,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______g;
步骤二:如图丙,把小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______cm ;
步骤三:测出小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2=38.8g;
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密度ρ盐水=______kg/m 。若小明没有对图甲的天平进行调节就直接按上述步骤测量,并按常规方法直接读出m1、m2,则测得的盐水密度 ______(偏大/不变/偏小)。
5.小明想知道自己喝的牛奶与身边一木块的密度,他用天平和量简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同学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步骤的调整,调整后的步排序为______;
①测烧杯质量为m1
②将牛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牛奶和烧杯总质量为m2
③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得牛奶体积为V
④计算牛奶的密度,写出表达式 ______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出版行业,通常用“克重”来表示纸张的厚薄。例如,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g,实际上,这种表示纸张厚薄的方法与密度的知识是相关的:由于纸张的厚薄是均匀的,所以我们无需测算其单位体积的质量,只需知道它单位面积的质量即可。单位面积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面密度”。国家标准规定以A0、A1、A2、B1、B2等标记来表示纸张幅面规格,其中A1纸张尺寸是841mm×594mm,A2纸张尺寸是594mm×420mm。同样,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也常常只考虑其单位长度的质量,单位长度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线密度”。
(1)有些图书所用的纸张克重为60g,其“面密度”记作______;
A.60g B.60g/m2 C.60g m2 D.60g/m3
(2)同种材质做成等厚纸张,A1的“面密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2的“面密度”;
(3)家庭电线正常使用截面积为2.5mm2和4mm2的铜导线,下面关于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说正确的是______。
A.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不相同
B.它们的密度不相同,“线密度”相同
C.它们的密度相同,“线密度”不相同
D.它们的密度和“线密度”都相同
7.小欣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_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g;
(3)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______cm3,由此可算出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kg/m3;
(4)若该零件磨损后,测得它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小志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上,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横梁平衡;
(2)乙。丙、丁图是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按照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请你依据图中的数据将实验记录表格补充完整:
①____ 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g 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kg·m-3
30 ② ________ 40 ③ ______
(3)在以上实验中,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___________(选填“ 偏大”或“偏小”);
(4)聪明的小丽说只要将乙丙丁的顺序调换一下,将会大大地减小误差,小丽的顺序为___________。
9.小姚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使用天平时,应用 ___________夹取砝码;
(2)小姚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②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③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④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如图所示,以上操作可省去步骤________,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3)由图可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________。
A、食用油 B、水 C、盐水 D、水银
10.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天平、量筒、足量的水、细线、待测小金属块(质地均匀)等。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2)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当横梁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把金属块缓慢放入装有40 mL水的量筒内,使其浸没在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经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4)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密度_______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
11.小芬家在装修房子,她想知道大理石密度的大小,就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对一小块大理石进行了测量。
(1)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小芬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把大理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2)用细线拴好大理石块,把它浸没到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之后,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大理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
(3)若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用小芬的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密度值比它的真实值偏______。
12.小红用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 “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28g,现将适最盐水装入烧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盘,测量其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盐水质量为___________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盐水体积为___________mL,由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3)小红同学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_(填“大”或“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水平 游码 平衡螺母 向右移动游码 74 3.7×103 偏大
【详解】
(1)[1][2][3]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水平平衡。
(2)[4][5]在左盘放被测小化石,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要向右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水平平衡。小化石的质量
m=50g+20g+4g=74g
(3)[6]小化石的体积
V=40mL-20mL=20mL=20cm3
小化石的密度
(4)[7]若先测量小化石的体积,再测量小化石的质量,由于小化石上沾有水,会使小化石的质量测量值偏大,根据得,小化石的密度测量值偏大。
2.44 1.1×103 偏大
【详解】
(1)[1]由图甲所示可知,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
m总=50g+10g+2g=62g
消毒液的质量
m=62g﹣18g=44g
[2]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消毒液的体积
V=40mL=40cm3
消毒液的密度
ρ==1.1g/cm3=1.1×103kg/m3
(2)[3]小锐不可能把烧杯内的消毒液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消毒液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3.右 16.2 偏大
【详解】
(1)[1]由甲图可知,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为了使天平水平平衡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2]由乙图可知,小物块的质量是
(3)[3]小物块的体积为
小物块的密度为
(4)[4]使用了一个磨损了的砝码,使得测出物块质量偏大,测出的体积准确,根据公式,测出物块的密度偏大。
(5)④[5]物块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物块的重力为
物块的质量为
物块的体积为
物块的密度为
4.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右 80.4 40 1.04×103 不变
【详解】
[1][2]如图甲,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的左端会下沉,右端上翘,故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3]由图乙可知,做盘中砝码有50g,20g,10g,游码的质量为0.4g,则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4]由图丙可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5]小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2=38.8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盐水的密度
[6]若小明没有对图甲的天平进行调节就直接按上述步骤测量,由于m1、m2都增加了相等的值,两者的差是准确的,故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测量值是准确的,体积是准确的,故盐水的密度测量值是准确的。
5.左 41.2 偏大 ②①③④
【详解】
(1)[1]调节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线处,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说明右侧偏重,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2]由图甲所示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
m总=50g+10g+2g=62g
牛奶的质量
m=62g-20.8g=41.2g
[3]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牛奶的体积
V=40ml=40cm3
牛奶的密度
(3)[4]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牛奶的体积偏小,由公式 可知,测出的密度值偏大。
(4)[5]②将牛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牛奶和烧杯总质量为m2;①测烧杯质量为m1;③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得牛奶体积为V;④计算牛奶的密度,写出表达式;故调整后的步排为②①③④。
[6]牛奶的质量
牛奶的密度
6.B 等于 C
【详解】
(1)[1]单位面积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面密度”,面密度的单位应是质量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比,故选B。
(2)[2]由面密度定义可知,面密度等于密度乘以厚度,同种材质做成等厚纸张,密度相同,厚度也相同,面密度相同,故选填等于。
(3)[3]单位长度的质量又叫做物质的“线密度”;由线密度定义可知,线密度等于密度乘以横截面积,铜导线密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线密度不同,故选C。
7.水平 零刻度 右 62 20 3.1×103 不变
【详解】
(1)[1][2][3]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由图甲可知,指针左偏,应该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2)[4]如图乙所示,标尺的分度值是0.2g,零件的质量
m=50g+10g+2g=62g
(3)[5]图丙中水的体积V水=60cm3,水和零件的总体积V总=80cm3,则零件的体积
V=V总-V水=80cm3-60cm3=20cm3
[6]零件的密度
(4)[7]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若该零件磨损后,测得它的密度不变。
8.右 烧杯的质量m1/g 74 1.1×103 偏大 丙、丁、乙
【详解】
(1)[1]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偏轻,所以无论是左端还是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2]根据图乙知,先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30g,故表格的表头为:空烧杯的质量为m1/g。
[3]由图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其读数为
m2=50g+20g+4g=74g
[4]由图知, 盐水的体积
V=40ml=40cm3
则盐水的质量
盐水的密度为:
(3)[5]当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时,并不能倒干净,所以体积测量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得所测密度偏大。
(4)[6]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应该首先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把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其体积V,再测量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1,故操作的正确顺序是:丙、丁、乙。
9.镊子 ① ④③② 44 1.1 C
【详解】
(1)[1]使用天平时,夹取砝码要用镊子。
(2)[2]如图所示,可省去的步骤有: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3]在实验中,应先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然后往量筒中倒入部分液体,再测出烧杯及剩余液体的质量,便可求出倒入量筒的液体的质量,从而求出液体的密度,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④③②。
(3)[4]由图示知,烧杯及液体的总质量
m1=50g+20g+10g+2.4g=82.4g
烧杯及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m2=20g+10g+5g+3.4g=38.4g
量筒内液体的质量
m=82.4g-38.4g=44g
[5]由图示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V=40cm3
该液体的密度
(4)[6]根据日常知识知,水的密度为1.0g/cm3,而食用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银的密度为13.6g/cm3,所以该种液体可能是盐水,即C选项正确。
10.右 56.2 20 2.81×103 不变
【详解】
(1)[1]调节天平平衡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左侧较重,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2)[2] 图乙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金属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1.2g,金属块的质量
m=50g+5g+1.2g=56.2g
(3)[3]图丙中量筒读数为60mL,装有40mL的水,金属块的体积是
V=60mL -40mL=20mL=20cm3
[4]金属块的密度是
(5)[5]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
块相比,密度不变。
11.右 2.7 偏大
【详解】
(1)[1]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左侧较重,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2]如甲图所示,砝码质量为50g,游码位于4g处,物体质量为
m=50g+4g=54g
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水和大理石的总体积为40mL,大理石体积为
V=40mL-20mL=20mL=20cm3
大理石的密度为
(3)[3]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大理石体积偏小,所测得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
12.零刻度线 左 66 60 1.1×103 大
【详解】
(1)[1][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右,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3][4][5]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M=50g+20g+20g+4g=94g
盐水的质量为
m=94g-28g=66g
盐水的体积
V=60mL=60cm3
盐水的密度为
(3)[6]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由于烧杯内壁粘有盐水,所以测得体积偏小,根据,所测盐水密度偏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