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 《5.4眼睛和眼镜》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分层测试
基础巩固
1. 对于正常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玻璃 D.无法判断
3.下面对近视眼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B.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C.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D.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
4.下图中能正确描述远视眼及其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6.眼睛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图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__________就相当于图中的蜡烛,人眼睛的_________就相当于凸透镜,_________就相当于光屏。
7.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远处物体。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近处的物体。
8.正常眼的近点是 ,远点是 ,我们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cm,叫做明视距离。
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观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可以观察到:他的晶状体把使光线相交于视网膜 ,从而可知该同学的眼睛是 眼。
10. 来自远方的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_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11. 远视眼的远点在 ,近点大于 cm,产生远视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晶状体太 ,于是使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矫正的办法是 。
12.同学们做生物实验时,观察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往往就需要使用 ,它下方的反光镜是一块 镜。
13. 当把物体放在显微镜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就会通过物镜成一个 的 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 的 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这样我们就看清很小的物体了,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
14. 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 的 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 的 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
15. 新华网报道: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捕获”了距离地面约563公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并从当地时间14日开始进行5次太空行走,修理哈勃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要安放在太空中,是为了免受 的干扰,观察到更为清晰的太空星体。
能力提升
1. 如图描述了眼球在以一定视角观察某一物体时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 )
A.站在20 m远的1.6 m高的人
B.18 m远的一棵1.7 m高的小树
C.20 m远的1.7 m高的栏杆
D.40 m远的1.8 m的竹竿
2.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______中的那一副。
3.如图所示一架天文望远镜,它的物镜做得比较大,是为了 更多的光线,使所成的像更加 (选填“亮”或“暗”)。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B 2.B 3.D 4.D 5.C
6.物体 晶状体 视网膜 7.放松 薄 收缩 厚 8.10cm 无限远 25
9.前 近视
10.凸透 11.无限远 10 薄
12.显微镜 凹面镜 13.放大 实
14.缩小 实 放大 虚 15.大气层
能力提升
1.B 2.甲 3.会聚 亮
① ② ③ ④
哈勃太空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