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后)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区的大陆轮廓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2.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的填海造田 B.暴风雨使大部分田地淹没变成海洋
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D.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
3.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岩层中发现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其原因是( )
A.气候变化和冰川消融 B.地壳的变动
C.海平面的下降 D.人们的填海造陆
4.下列有关大陆漂移的证据不能从如图中看出的是( )
A.生物相似 B.古地磁相似
C.古地层相似 D.两大洲轮廓相似
5.“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正确含义是( )
A.填海造陆种田 B.比喻世事的变迁
C.比喻海陆的变迁 D.在海边种桑树
6.下列是由于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 )
A.台湾海峡的形成 B.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
C.青藏 高原的形成 D.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形成
华北平原7000多年前曾是大海湾,山东丘陵原为海中的一个大岛。黄河等河流携带大量泥沙逐步堆积,把海湾分成了南北两部分。由于黄河多次改道,以及其它河流的冲积,海湾内堆积的泥沙使陆地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外推移。经过长期的搬运和堆积,原来的海湾最终形成了华北平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表现华北平原形成的排序是( )
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8.此形成过程表明( )
A.人类活动改变了山东丘陵的位置
B.海湾终将能变成陆地
C.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
D.全球陆地范围不断扩大
9.在“海陆变迁”知识结构图中,表述有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6年11月22日04时59分在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北纬37.39度,东经141.38度)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如图,A为震中).读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0.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接触地带,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11.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 )
A.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地带 B.澳大利亚
C.亚欧大陆内部地区 D.太平洋中心地区
12.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扩张(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13.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其形成无关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14.下图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
B.红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D.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二、解答题
15.读板块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____。
(2)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是亚洲的____,请尝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山脉的形成:由于____板块与____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而成。
(3)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世界上火山地震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是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火山地震带。
(4)根据图中板块运动的方向推。测,太平洋的面积____(缩小、扩大)。
(5)发生地震时怎样迅速合理应对,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有下面三种场景: A、在6楼的家中;B、在教室上课;C、在室外活动.请同学们任选一个场景,简要说说在突发地震时,你该如何去做____。
试卷第4页,总4页
试卷第3页,总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是在看到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轮廓十分吻合的情况下提出的,后来人们在非洲和南美洲发现两大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得到了人们的证实。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是海陆变迁的证据,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不能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故选D。
2.C
【详解】
地球上海陆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化的,主要是由于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其次人类的填海造陆也会造成海陆变迁,但不是主要原因,故选C。
3.B
【详解】
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许多:地壳运动、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另外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变迁,喜马拉雅山发现鱼的海洋化石,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海陆变迁的原因。
4.B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恰好与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遥相对应;海牛与鸵鸟在南美洲与非洲都有分布,两种动物不能远渡重洋,也不能长距离飞行,说明生物相似;两大洲的对应部分,古地层相似;但不能从图中看出古地磁相似。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学说有关知识,要知道其学说的例证。
5.C
【详解】
“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故选:C.
6.B
【详解】
填海造陆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海陆变化,台湾海峡是由地壳的下沉造成的,青藏高原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挤压形成的;埃及苏伊士运河是由于人工开挖的运河,只有荷兰的围海大坝是由填海造陆形成的,故选B.
7.B
8.C
9.C
【解析】
7.根据材料可知,华北平原在黄河的影响下,其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可根据陆地面积来判断华北平原的形成顺序。读图可知,②时期陆地面积最小,为最开始阶段;接着为④时期,山东丘陵不断扩大;然后为③时期,山东丘陵最终成型;最后为①时期,华北平原成型,黄河入海口在目前为置,所以形成过程为②④③①,故答案选B。
8.读图可知,山东丘陵的位置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故A错;不是所有海湾终都能变成陆地,故B错;海湾变化为华北平原说明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故C正确;图中仅展示华北平原的形成过程,无法得到全球陆地范围不断扩大的信息,故D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C。
9.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不属于海洋变化为陆地的过程;海洋变为陆地的自然原因是地壳的运动;人为原因是填海造地;故答案选C。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华北平原形成过程、“海陆变迁”的原因,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0.C
11.A
【分析】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进行分析解答。
10.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故选:C。
11.环太平洋沿岸带以及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地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有感地震约5万次,破坏性地震10多次),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这里;全球现有500多座著名活火山,基本上也都分布在这两大地带。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根据题意。故选:A。
【点睛】
该题考查了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及板块运动特点。
12.A
【分析】
根据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大西洋位于美洲板块和非洲、亚欧板块之间,大洋中间有一条生长型的板块边界线,所以它的面积将扩大。故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特点。
13.A
【分析】
根据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太平洋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及南极洲板块之间。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上六大板块的分布,明确太平洋板块的位置。
14.B
【详解】
读图可知,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两大板块交界处;红海属板块的张裂拉伸区;阿拉伯半岛处在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故答案选B。
15.太平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 亚欧 印度洋 环太平洋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缩小 在室外活动时发生地震,要迅速躲到比较开阔的地带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避震措施,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
(1)六大板块是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2)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是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由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世界上火山地震活动最剧烈的两大地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由图中板块运动的方向可知,太平洋由于四周板块的挤压,面积不断缩小。
(5)在室外活动时发生地震,要迅速躲到比较开阔的地带,在6楼家中,应该躲在小开间的墙角,在教室上课,如果不能不及时撤离,要保护好头部,躲在桌下或墙角。
【点睛】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本题重点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避震措施,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能够解决问题。答案第4页,总4页
答案第1页,总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