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课后)-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课后)-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4 15: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课后)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图中气候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B.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降水稀少
C.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D.丁--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2.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坡降水少 B.2坡降水多
C.3地气温高 D.4地气温高
3.2004年、2008年、2012年夏季奥运会分别在雅典、北京和伦敦举行,下面是三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雅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伦敦全年降水比较均匀
③北京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④当北京举办奥运会时,雅典正值高温多雨期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4.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高
B.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C.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少
D.山地的迎风坡气温都比背风坡低
5.在我国古代,北方常以马车代步,而南方人则以船代步,这说明气候影响( )
A.农业 B.生产 C.交通 D.能源利用
6.“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但雪峰奇景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消亡,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7.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错误的是( )
A.“山前桃花山后雪”——地形因素
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势因素
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海陆因素
8.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 )
A.A B.B C.C D.D
9.读四地气温、降水资料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B.乙地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C.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D.丁气候在南美洲分布最广
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1.下列四幅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中,与②相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导致③、④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人类活动
读某地气候资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6-8月降水量 12-次年2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4C 25. 8C 482毫米 23毫米 645毫米
13.该地气候属于(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4.根据气温、降水数据可以看出,该气候的特点为(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终年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5.春天是日本人赏樱花的季节,九州岛的居民3月份就能看到樱花,而生活在日本最北边的居民则要等到5月才能看到本地绽放的樱花.造成樱花花期南早北晚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 B.降水 C.人类活动 D.多火山
如图为四个不同地点的气温变化曲线,分析回答小题。
16.表示当地气候寒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位置 D.洋流因素
18.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行为中,能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的是( )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③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④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公交车上下班 ⑤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二、解答题
19.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该种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分布与图乙中_____(填序号)相吻合.
(2)图乙中②图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该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是在图甲A、B、C、D四地中的_____地(填字母).
(3)图甲中C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
(4)图乙中③图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该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
试卷第4页,总5页
试卷第1页,总5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由图可知,甲是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故A正确。乙是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错误。丙是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气候,故C错误。丁是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故D错误。故选A。
2.D
【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1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A错误;2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B错误;3地位于山顶,海拔较高,气温较低,C错误;4地位于山脚,海拔较低,气温较高,D正确。故选D。
3.A
【详解】
关于以上三个城市的叙述,雅典属于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伦敦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北京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当北京举行奥运会时,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雅典正是高温少雨期,故选A。
4.B
【详解】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影响气温的高低,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在降水方面,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B。
5.C
【详解】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南方地区降水多,北方地区降水少。在我国古代,北方常以马车代步,而南方人则以船代步,这说明气候影响交通运输。故本题选C。
【点睛】
考查我国气候对交通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6.D
【详解】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终年积雪,被称为“赤道雪山”,但是由于人们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山顶的积雪在不断融化,所以导致雪峰消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活动,故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人们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随着气温的升高,两极地区,以及高山上的冰雪会大量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7.C
【详解】
“山前桃花山后雪”是地形因素造成的,A正确。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是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C错误。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是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D正确。故选C。
8.D
【分析】
气候类型判断的三步骤:1、判断南北半球;2、以温定带;3、以水定型。
【详解】
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A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B地终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 D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阅读。
9.C
【详解】
甲气候具有全年温和湿润的特点,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故A错误;乙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B错误;丙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C错误;丁气候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泛,故D错误;故选C。
10.B
11.B
12.C
【解析】
10.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图中①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的东南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故选B。
11.读图可知,②处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读四个气温和降水图分析可知,与之相吻合的是B图。故选B。
12.读图可知,③是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东部,属于山地与迎风破,④是热带草原气候,位于岛屿的西侧,是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所有影响因素是地形。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世界上气候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读图分析即可。
13.D
14.D
【分析】
13.
根据该地最冷月气温小于0℃,最热月气温为25.8℃,说明该地位于温带;根据该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雨热同期,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故A错误;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故B错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气温大于0℃,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D。
14.
读图表6-8月气温高,1月气温低,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6-8月降水482毫米,12月-次年2月降水23毫米,可得该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干燥);在根据7月气温为25.8℃,1月气温为-4℃,可得出结论为夏季高温(炎热),冬季寒冷,即该地区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该题选D。
【点睛】
本题有一定难度,通过分析气候特点,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气候特点。
15.A
【详解】
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往往不同,太阳辐射的强度也随着发生变化,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3月份时,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附近,日本南部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导致日本樱花从南向北推迟开放,与BCD无关,故选A。
16.A
17.B
【解析】
16.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①气温变化曲线最高气温是3°C左右,最低气温接近-40°C,大部分气温在0°C以下,气候终年寒冷,故A符合题意。
17.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图中是①74°N、②49°N、③37°N、和④6°N的气温变化曲线,可见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18.B
【详解】
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增加城市绿地,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发生.而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农民燃烧秸秆肥田,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破坏环境,增加雾霾天气发生,故选B.
19.热带雨林气候 ① 热带沙漠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分析】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A地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如图乙中①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
(2)图乙中②终年高温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B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3)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地区,以图中C北纬25°~35°的亚欧大陆东岸最为典型。其气候特征是:一年内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最冷月平均温度在以0℃上,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地区。如图乙中③全年酷寒,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稀少。
【点睛】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及特点和气候图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答案第4页,总5页
答案第1页,总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