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小结与思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小结与思考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9 12: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课题 实数复习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化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的认识,会用与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深化无理数、实数的概念的认识,以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巩固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等的应用. 能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做简单的无理数计算. 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类比、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和实数的概念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1.理解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2.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3.实数绝对值的运算.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课前小测:(小试牛刀) 根据本章学习的顺序及课本例题、习题设计简单的题目. 先完成并且全对的学生批改其他学生的小测,并负责给出现错误的学生进行讲解。 引起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记忆。以学生做小老师的方式,调动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生教生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知识梳理 乘方与开方运算的互逆关系. 如:与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1)如果2=,那么 =,叫做的平方根,其中,叫做的算术平方根. , 则 立方、开立方、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如果,那么=,叫做 . 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通过梳理本章主要内容,明确概念,建构实数知识网络化. 学生体会特殊到一般、类比、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梳理自小学以来所学的“数”的分类,体会数的范围的变化,明确实数的概念,形成知识体系.
综合运用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 ) (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 (4)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 ) (5)无理数都是实数,实数都是无理数 .( ) 例2.已知是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求这个正数. 例3比较大小: 1 例4.已知,求出x的取值范围. 例5.计算: 例6.一个正数的平方根m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请在数轴上标出另一个平方根-m的位置. (
m 0
) 通过判断题目对概念进行辨析. 对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进行典例分析,达到学生“深化认识,巩固应用”的目的.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巩固提升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选用: 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它们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填空:= ; = ; . (
c d 0
b a
) 3、如图,a,b,c是数轴上三个点A、B、C所对应的实数. 试化简: 让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高的提升.
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总结本章所学内容. 学生在回顾与反思中,对本章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课堂反馈 以小测的形式对学生学生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 基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及时反馈和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元认知能力.
课后作业 学案中的作业内容. 有利于课后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巩固和提高.
课后反思 通过课后专家与同伴的评课,自我总结及反思如下: 明确复习课的功能:深化认识、巩固应用、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建构知识的网格。对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地位、作用要有明确的认识和交待. 严格按教材的顺序讲解,不要增加学生的负担,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 要突出概念教学,提高概念教学的能力,不要题海战术,过分突出技能. 平时多注意表达,不能够出现口误. 注意突出数学思想方法. 多研究教材,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 注意格式,规范标点符号. 题量过大,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突破重难点. 关注知识之间的关联,即“知识求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