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
2、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重点、难点: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以来,人类在 、 、 、 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技革命被成为 。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从此进入了 社会。
3、生物工程中的 尤为引人注目。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涌现了大量的 ,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 的速度,缩短了 变为 的过程。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5、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 和
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 。
二、巩固训练:
1、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是( )
①、原子能 ②、电子计算机 ③、原子能技术 ④、生物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生物工程是在下列哪几个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
①、分子生物学 ②、遗传学 ③、细胞学 ④、微生物学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生产了一大批新型工业,但不包括( )
A、电子工业 B、石油工业 C、核工业 D、生物工程
4、21世纪对当今国际竞争起到重要决作用的是( )
A、经济实力 B、军事实力 C、科技水平 D、外交实力
5、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B、使机器生产完全取代了手工操作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缩短 D、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6、三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作用是( )
A、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 B、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发展
C、有利于防止世界大战与保卫世界和平 D、极大地改善了世界人民生活水平
三、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核心?
2、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特点?
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4、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了怎样的影响?
四、拓展延伸:
材料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开始至70年代中后期,代表技术是核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今,代表技术是信息技术,引发了现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形成新的技术群,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材料二: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7年,70年代以后3至5年。
材料三: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0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材料一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些科技成果的发展密切相关?
2、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特点?
3、材料三更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材料三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本课总结:三次科技革命概括比较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化时代
成果 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 新能源:电力,内燃机、汽车、飞机、电报、电话 电子计算机、克隆技术、国际互联网
动力 人力—水力—蒸汽 电力
能源工业 煤炭工业 电力 石油 原子能
影响
共同说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