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以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2.能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资料。
3.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人要经过8个生长发育期和两次生长发育高峰。
【教学难点】
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资料。
【教具准备】
有关人体生长发育的教学挂图、投影片、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1.看到《人的生长发育》,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2.研讨:给问题排序,说清理由。
二、学习新课
1.了解什么是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的原因。
(1)什么是生长发育?
指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解释生长发育。
(2)人为什么要生长发育?
指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解释人为什么要生长发育。
2.感知自己及同学是怎样生长发育的。
(1)收集证据。
(2)研讨:
组织学生就收集到的证据进行研讨。
(3)分析数据
指导学生整理、分析数据,绘制折线图,组织研讨。
3.了解影响人生长发育的因素。
(1)发现问题:
每个人的生长发育是不一样的。
(2)假设
为什么每个人的生长发育不一样?
(3)研讨1
影响人的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4)研讨2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了解人的生长发育是有不同阶段和生长高峰的。
三、总结
交流感受与想法:
结合今天的研究,组织学生谈谈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四、布置作业
自己与异性的外在差别。
2 / 2(共18张PPT)
我们的生长发育
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
姓名:______
时间:______
身高: ______ 坐高:______
体重: ______ 头围:______
脚长: ______ 臂长:______
我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项目 时间 身高 (厘米) 体重 (千克) 臂长 (厘米) 坐高 (厘米) 头围
(厘米)
三年级(___年___月)
四年级(___年___月)
五年级(___年___月)
六年级(___年___月)
探究三年级到六年级身高、体重等变化
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身高 (厘米) 体重 (千克) 臂长 (厘米) 坐高 (厘米) 头围
(厘米)
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变化数据
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变化数据
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
身体生长数据对比表
说一说我们的生长情况有什么变化:
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一定相同。
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比较男女同学平均身高与平均体重
年级 平均身高(厘米) 男 女 平均体重(千克) 男 女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
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
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
一生经历的阶段
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看,你认为他们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婴儿
儿童
青年
中年
老年
遗传现象
自己与爸爸妈妈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我长得像妈妈。
我爸爸是卷发,我也是卷发。
像这样,自己与妈妈或者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动物、植物也有遗传现象吗?
动物也有遗传现象。
植物也有遗传现象。
除了具有相似性以外,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吗?
母女有差异
双胞胎也有不同
像这样,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收集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知识,办一期有关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小报。
拓展
谢 谢我们的生长发育
【学习目标】
1.知识:科学概念
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初步建立人要经过8个生长发育期和两次生长发育高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表格、图形、统计等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收集与生长发育有关的资料,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有关生长发育的信息。
【学习重难点】
重点:建立人要经过8个生长发育期和两次生长发育高峰的概念。
难点:掌握用表格、图形、统计等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
【学习过程】
一、思考导入
看到《人的生长发育》,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新知(活动一)
什么是生长发育?人为什么要生长发育?
2.探究新知(活动二)
(1)发现问题:
每个人的生长发育是不一样的。
(2)假设
为什么每个人的生长发育不一样?
(3)研讨1
影响人的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4)研讨2
人的生长发育有没有不同阶段和生长高峰?
三、展示研讨
人要经过8个生长发育期和两次生长发育高峰。
四、延伸拓展
课后思考题:自己与异性的外在差别。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