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2.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2.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4 12:21: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是学生学习了化学变化这一科学概念后,开始系统学习物质的化学变化的第一课。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在整个单元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铁生锈了》、《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等打下基础。本课有五部分组成,分别是“小故事设疑,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通过故事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再由会变味的米饭这样日常生活中经历却不大注意到的活动,导入这一课的内容。 米饭、淀粉和碘酒,让学生利用感官对淀粉进行观察,在淀粉上滴上碘酒进行实验, 对其产生的现象,教科书进行了明确的告知。 淀粉的踪迹,利用淀粉与碘酒的颜色变化,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后制作神秘的信件,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是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的延续。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以及知识基础,对于米饭非常熟悉,对其味道了如指掌,有一部分的学生还有这样的经验,咀嚼米饭的时 间长了,口腔内的米饭还会出现甜味,甚至于有些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知道米饭里有淀 粉,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并且学生已经熟悉了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器官进行细致观察 的探究方式。再加上本课的活动内容生动有趣,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组织合理,整堂课里学生自始至终会在比较轻松的情形之下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到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用细心体会,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难点】米饭产生甜味的原因以及根据颜色变化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质疑,形成质疑习惯,创造性学习。教师收集学生自主预习中的疑难点,整合教学设计,让学生走进文本,让老师走近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创造一个人人会提问,人人能解问的良好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导入
1、故事设疑:“小明的故事”引出“淘米水”、“药水”、“变色”几个知识点。
2、马上到午饭时间了,要吃什么?(引出“米饭”概念并板书)
3、你对米饭知多少?
二、会变味的米饭
1、邀请同学试吃
2、发米饭,提要求:(1)按老师要求吃;(2)注意卫生;(3)用心体验
3、仔细品尝,注意米饭在不同时间的味道变化:
①刚放入口中时的味道。
②咀嚼一到两分钟后的味道。
③我们猜测变味的原因?
4、提问:米饭含糖吗?米饭为什么越吃起甜?(引出“米饭与唾液充分混合→有甜味”概念并板书)
5、小结:经过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米饭的主要成份是淀粉(板书 “淀粉”),在 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儿了,所以原本不甜的米饭,渐渐的出现了 甜味。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
1、米饭、馒头里都含有淀粉,淀粉是什么样的物质?
师出示淀粉,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谈感觉。
2、米饭和淀粉有什么联系?
米饭里面有淀粉,淀粉的作用可大了,它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吃到肚里后,就会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同吸进的氧气化合产生热量供给人体肌肉运动和各部分器官的正常活动。
3、承上启下:故事中识别淀粉的药水是什么?
认识碘酒: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淀粉有一样秘密武器——碘酒,(出示碘酒),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
4、师演示实验“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步骤:用滴管吸碘酒、垂直滴在淀粉 上、用水清洗滴管;要求:滴管要垂直、滴管前端不能碰到淀粉、滴管吸完碘酒后要盖 起来、观察要仔细)。 4、学生说说实验现象(引出课题“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变化”)
5、小结:米饭与淀粉有相同的特性。
板书:米饭(淀粉)与碘酒混合→变色 (新物质)
四、寻找淀粉的踪迹
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物,哪些还含有淀粉呢?
学生说检验方法,师总结
2、分组实验:
(1)分发实验器材;
(2)任务:寻找淀粉的踪迹;
(3)要求:滴管要垂直、滴管前端不能碰到淀粉、滴管吸完碘酒后要盖起来、观察要仔细、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4)师指导实验;
(5)小组汇报实验;
3、实验小结(特别强调纸,引出老师送的礼物“白纸”)
五、全课总结
礼物揭秘(谢谢,生活真美好!)
【教学反思】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身边的一些物体进行科学的探究,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走近课堂,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一、本次教学活动我在课堂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出发点,重视猜想环节的训练,形成假设。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两个基本环节,在这节课中,我注意让猜想贯穿于科学探究中,如导入环节中,以“小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为什么药水滴到掺入淘米水的牛奶中就变了颜色,而纯牛奶却不变色?有些学生已经猜到淀粉和碘酒的反应,但也有学生猜测是其他原因,尽管有的学生猜错了,我还是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大胆猜测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宰者。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再好的教师也是教不会的。科学探究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这节课共有三个活动,内容多,活动量大,每一个活动我都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的经历和体验,在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中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培养,让学生真刀实枪的搞科学,肯花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探究,体现了科学探究式学习不仅仅追求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一种经历,是体验,感知与认识的过程。
3、科学探究中教师的引导、参与不容忽视。
实验时,我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因为探究更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参与。此时,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了浓厚的科学学习氛围。
4、将科学探究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学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探究的最终目的也就在于此。我为学生准备了十几种常见的食物,让他们在食物中寻找淀粉的踪迹,探究活动再次引向深入,通过总结还发现淀粉主要含在谷类薯类食物中,而我们平时吃的蔬菜水果中很少含有淀粉。探究出了这个结论,再让学生判断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就容易多了。
二、本节课在教学组织上和一些细节上还有很多欠缺:
1、在学习活动的始终,组内成员的合作交流一直是存在着的,而且相当有效。但是当学习活动进行到总结阶段时,教师主导过多,组间交流流于形式,只限于师生对话单项交流,缺少对某一个具有特定教育价值小组活动的剖析,讨论和总结。学生很少从其他组学到经验或汲取教训。这样,就失去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好机会,也使每个小组之间的横向联系缺乏。
2、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整个过程中我努力改变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可是在行动上做得还不够,潜意识里还保留着固有的思想参残余,即教师要预设学生的行动乃至思想的变化,每次实验教师总期盼着实验结果能够像短期天气预报那样准确,教师在固守计划的执行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探究中新问题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