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课后)
一、选择题
1.世界各国在向太空发射航天器时,一般都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推测该试验船向太空发射的方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从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2.结合下图“演示地球的自转图”,我们在演示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
B.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
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D.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3.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4.2018年6月18日(晴),贝贝在青神某地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读图,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先变长再变短
5.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 D.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6.小叶在北京饭店看见大堂四个城市的时钟在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B.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C.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7.D、C、E、F四点中最先迎来太阳的是( )
A.D点 B.C点 C.E点 D.F点
8.此时甲地居民最适宜( )
A.上班 B.看日出 C.午休 D.观日落
9.北京时间(东八区)2018 年5月21日5时28分,成先生在西昌卫星发发射中心观看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鹊桥”号成功发射升空。
我国在莫斯科(东三区)的留学生收看卫星发射的直播时,正是当地的( )
A.日出前后 B.正午前后 C.日落前后 D.午夜前后
10.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看到日出 B.甲比乙晚看到日出
C.乙比甲先看到晚霞 D.乙比甲天黑的早
二、解答题
11. 读 “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________的旋转运动,自转一周的时间为________小时,自转的方向________。
(2)图中A,B,C,D,E,F各点正值黑夜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3)C,D两点中,白天比黑夜长的是________,黑夜比白天长的是________。
(4)图中各点,出现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
(5)地球上由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主要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12.读地球的自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从北极上空俯视,自转是____;从南极上空俯视,自转是____。
(2)判断昼夜情况:济南____,新德里____,悉尼____。
(3)东京、济南、新德里三个地点,白天来得最早的是____。
试卷第1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该试验船向太空发射的方向为自西向东。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现象。太阳光线照到地球以后,只能照亮的地球的一半,为白昼。另一半不能被照亮,为黑夜。产生昼夜现象,地球自转,昼夜出现交替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3.B
【详解】
地球自转方向,从侧面看是自西向东,故A错B正确;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故CD错,故本题选B。
【点睛】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运动方式,从北极点上空看,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在自转时同时绕太阳公转。
4.A
【详解】
一天中的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有关,日出日落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最大,影子最短。由此判断,从日出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短;由正午到日落,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影子逐渐变长,A正确。故选A。
5.D
【分析】
根据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D。
【点睛】
考查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现象,要理解记忆。
6.B
【详解】
小叶在北京饭店看见大堂四个城市的时钟在同一时刻时间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了时差,一般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B符合题意。
7.A
8.B
【分析】
根据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进行分析解答。
7.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最东边的地点最先看到日出,读图可知,图中C、D、E、F四点中,D点位于最东,故最先看到日出。故选A。
8.读图可得,甲地位于晨线上,该地居民最适宜进行的活动是看日出。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现象,读图解答即可。
9.D
【详解】
根据区时的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之间相差一个小时,其他任何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东加西减,北京位于东八区,莫斯科位于东三区,两个地方相差5个时区,就相差5个小时,北京时间(东八区)2018 年5月21日5时28分,莫斯科(东三区)2018 年5月21日0时28分,故选择答案D。
10.A
【详解】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地球上位置偏东的地区地方时更早,如图所示,甲比乙先看到日出,同样甲也比乙先看到晚霞,故选A。
11.地轴 24 自西向东 A B D C E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产生时差
【分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转动叫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地球在绕地轴自转中,太阳照射到的半球是白天,照射不到的半球是黑夜。
【详解】
(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即一天,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2)地球在绕地轴自转中,太阳照射到的半球是白天,照射不到的半球是黑夜,图中A、B、C、D、E、F各点正值黑夜的是A和B,位于夜半球;
(3)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先见到太阳。背向太阳的半球中B点将首先进入白天,朝向太阳的半球中D点正午即将来临;
(4)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在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图中各点,出现极昼现象的是E;
(5)地球上由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主要有昼夜更替和时差。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12.地轴 逆时针 顺时针 昼长夜短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东京
【分析】
本大题以地球自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看,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东边先见到太阳。
(2)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读图观察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半球是夏季,济南位于北温带,是昼长夜短,新德里位于北半球热带,也是昼长夜短,悉尼位于南温带,昼短夜长。
(3)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早看到日出,观察可知,东京、济南、新德里三个地点,白天来得最早的是东京。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