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课中)
一、选择题
1.下列山脉中,位于盆地、平原之间,又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横断山脉 D.巫山山脉
2.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盆地 C.平原和丘陵 D.高原和盆地
读图“我国沿32°N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我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势特征 D.气候特征
4.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横断山脉 B.四川盆地 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下列四幅示意简图中,最能大致体现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6.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大多在( )
A.4000米以上 B.2000~3000米
C.1000~2000米 D.500米以下
7.《三国演义》主题曲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这句话说明对河流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较小 D.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
8.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水流平缓,利于通航 B.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
C.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D.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
9.读“中国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C.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
D.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
二、解答题
10.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山脉, ②______盆地,⑥______平原。
(2)图中⑥_____山脉,该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在阶梯的交界处,_____资源丰富。
(3)图中③为______(山脉),其南侧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_(地形区)。
(4)高原面积辽阔,且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是______高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的是______平原。
(5)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至少一种)
(6)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
①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_______
②河流:西高东低的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_______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_______。
③交通:大河东流沟通了_______交通,加强了________和内地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11.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____,呈____ 状分布。
(2)我国地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____级阶梯;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的是第____级阶梯;山东位于第____级阶梯上。
(3)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____奔流入海,沟通了____方向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交界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____资源。
试卷第2页,总3页
试卷第3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其其中巫山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是四川盆地,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C
【分析】
分布于我国地形第一、二阶梯上的最主要两种地形均为高原、盆地,分布于我国地形第三阶梯上的最主要两种地形为平原、丘陵。
【详解】
我国地形第三阶梯上的最主要两种地形为平原、丘陵,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我国各阶梯的主要地形,对照地图,便于记忆.
3.C
4.A
【分析】
3.
我国“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我国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C正确,河流流向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气候特征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4.
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故A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河流流向与地势关系、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考查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的记忆与知识的运用,平时要多看地图,积累相关知识。
5.D
【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中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分布;故D答案符合我国地势特征,故答案选D。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地势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6.C
【分析】
根据我国地势特点及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区、平均海拔等,分析解答该题。
【详解】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二阶梯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第二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故选C。
【点睛】
考查我国主要阶梯平均海拔及主要地形区。
7.B
【分析】
【详解】
三国演义主题曲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这样的歌词,是说明地势对河流流向起决定作用,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8.C
【详解】
我国地势分三级阶梯,形成巨大落差,蕴藏丰富水能,故A错误;大多数河流都往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B错误;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让大多数河流在上中游都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C正确;河流流量大小主要由降水量影响,含沙量取决于植被状况,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地势和地形。
9.C
【详解】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该地势特征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点是河流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不利于发展内河航运,但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A、B、D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故选C。
【点睛】
解答时注意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10.
(1) 天山 塔里木 华北
(2) 太行山脉 水能
(3) 昆仑山 青藏高原
(4) 内蒙古 长江中下游
(5)泥石流(或滑坡)
(6) 降水 东 水能 东西 沿海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地形区,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我国主要的地形区是解题的关键。
(1)
读图,根据图中各山脉和地形区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①是天山山脉,②是塔里木盆地,⑥是华北平原。
(2)
根据图中山脉走向和地理位置可以判断,图中⑥是太行山脉,该山脉与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一线成为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于处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
结合我国的地形图可知,图中③为昆仑山脉,其南侧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其北侧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4)
在我国的四大高原中,面积辽阔,且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是内蒙古高原;在我国三大平原中,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5)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6)
①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给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②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在阶梯交界处,从高一级地势流入低一级地势,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③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阻碍了交通的发展。
【点睛】
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我国一、二阶梯的界限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有四大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部山区。
11.地势西高东低 阶梯 一 二 三 自西向东 东西 水能
【分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详解】
(1)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2)我国地势共分为三级阶梯,A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第一级阶梯,以盆地和高原为主的是第二级阶梯,以平原为主的第三级阶梯,我们的家乡(山东)位于第三级阶梯。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3)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沟通了东西方向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交界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答案第4页,总5页
答案第3页,总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