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课中)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课中)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4 18:4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课中)
一、选择题
1.我国土地资源的重要特点是( )
A.总量多,人均少 B.总量少,人均也少
C.总量多,人均也多 D.总量少,人均多
2.非农业用地指的是(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建设用地
3.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国土辽阔,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B.我国耕地、林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
C.耕地、林地在我国土地利用中所占比例大
D.我国草地面积在不断增加,且质地优良,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4.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例最小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可利用草地 D.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和冰川
5.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丰富,但类型单一 B.山地多、平地少,难利用土地少
C.耕地、林地面积所占的比重大 D.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不尽合理
6.我国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的有利条件是( )
A.我国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
B.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C.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
D.我国人均占有土地资源量小
7.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地地区,其主要林区为( )
A.东北、西北和南方三大林区 B.东北、华北和西南三大林区
C.华北、西南和南方三大林区 D.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大林区
8.下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林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C.大兴安岭——草地 D.四川盆地——旱地
9.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非季风区 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 D.半湿润、半干旱区
10.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水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旱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11.我国的草地多分布在( )
A.西北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B.东部季风区的丘陵和盆地
C.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D.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
12.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原因是( )
①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② 建设用地将不断增多 ③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 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土地面积迅速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漫画中,反映了由于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在荒地、坡地植树造林
B.为了提高草场的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为增加经济收入,占用农田,大搞经济开发区
D.围湖造田
15.“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措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的是( )
A.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B.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农田基本保护
C.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D.进一步加大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力度,保证粮食供应
16.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
①适当开垦荒地发展果林业 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二、解答题
17.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上土地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材料二 图甲是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乙是2004年中国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分布图。
(1)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提供场所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东部季风区是中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同时也是中国人口_________(密集或稀疏)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2)东部季风区的耕地以秦岭和淮河为分界线,以北的A地区耕地类型为_______,以南的B地区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__________带。
(3)C地位于__________(地形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为主。
(4)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__________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成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8.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抢耕”漫画。读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所给图例,在图上相应位置画出“旱田为主的耕地”分布区域。
(2)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部地区,该地区是____业、林业、____业的主要分布区。
(3)林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东南地区的山区。
(4)“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____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把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试卷第2页,总4页
试卷第2页,总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多,人均土地资源少,尤其是人均耕地少,而且各种各样的建设占用耕地越来越多,所以要十分珍惜和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故选A。
2.D
【详解】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其中耕地、林地和草地等用于发展农业,都属于农业用地,ABC不合题意;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D符合题意。故选D。
3.B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属于基础题。
【详解】
我国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复杂,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半湿润地区,B正确。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A、C错误。草地所占比重较大,但草场质量因降水不同差异大,草地面积减少,D错误。
4.A
5.D
6.C
【分析】
4.
由图可知,所有的土地类型中,占比例最小的是耕地,草地面积大,林地和沙漠等较小,故选A。
5.
由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丰富,而且类型较多,山地多、平地少,难利用土地多;耕地、林地所占的比重小;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不尽合理,故选D。
6.
.我国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有利条件是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关知识.
7.D
【详解】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山地地区,我国东部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林地少,故答案选D。
8.B
【详解】
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使用方式不同,如内蒙古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以草地,大兴安岭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故选B。
9.B
【详解】
我国的耕地主要是位于降水丰富的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非季风区以畜牧业为主,故选B.
10.B
【详解】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A错误。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B正确。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400至800毫米之间的地区,C错误。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D错误。故B符合题意。选B。
11.A
【详解】
我国的草地多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这些地区降水少,干旱半干旱地区或高原地区,适合牧草的生长,故选择答案A.
12.A
【详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口会逐渐增长,对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会增加,但是我国可垦荒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会使得今后我国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会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作用。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D
【详解】
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B、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牧区有1/3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在牧区要确定合理的载畜量,或划区轮牧,设法保持草地的生产力,由于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需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大量的排放污水,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对土地的污染,故选D.
14.A
【详解】
在荒地坡地植树造林,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故符合题意;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容易超载放牧,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为提高草场利用率,应该限制放牧牲畜的数量,故不符合题意;为增加经济收入,占用农田大搞经济开发区,导致农田减少,不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故不符合题意;围湖造田会使湖泊面积减小,蓄洪能力减弱,引发洪涝灾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D
【详解】
A、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这是中国耕地面积的底线,因此要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
B、我国耕地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要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农田基本保护.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牧区有1/3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在牧区要确定合理的载畜量,或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设法保持草地的生产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过度开垦会引起环境问题.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16.B
【详解】
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滥伐森林,植被减少,草原地区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人口增长快,占用耕地现象严重,使耕地日益减少,②③④正确;适当开垦荒地发展果林业和占用农田挖塘养鱼都不是最突出的问题,①⑤错误。故选B。
17.耕地 400 密集 旱地 亚热 山地 林地 乱占耕地 耕地
【详解】
(1)结合和所学可知,耕地是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提供场所的自然资源。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东部季风区是中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同时也是中国人口密集区,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2)东部季风区的耕地以秦岭和淮河为分界线,该线以北的A地区是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为旱地,以南的B地区是南方地区,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亚热带,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3)图中C地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4)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成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耕地、林地的分布与现状。
18.(1)
(2)东;种植;渔业
(3)东北;西南
(4)破坏耕地(挤占耕地;使用耕地不合理;耕地面积减少)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突保护耕地(错字、少字不给分)
【分析】
我国是一个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的国家,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重最大的是草地,耕地和林地占比重少,土地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详解】
(1)结合图例认真标注,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2)读图可知,我国耕地包括了水田和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该地区是我国的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3)读图可知,我国的林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的山区。
(4)读漫画可知,图中反映的是乱占耕,破坏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为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2页,总5页
答案第1页,总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