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课中)-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课中)-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4 18:4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课中)
一、选择题
1.目前,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河水、冰川水 B.江河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河水、海水淡化 D.地下水、海洋水
2.我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人均水量的( )
A.2倍 B.1/2 C.1/4 D.1/8
3.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南丰北缺 B.冬春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少
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D.水资源总量内流区多、外流区少
4.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南、西南 B.东北、西北 C.华北、西北 D.华北、西南
5.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是( )
A.东少西多 B.春夏少,秋冬多
C.南少北多 D.夏秋多,冬春少
6.我国北方缺水严重的原因是( )
A.北方地区属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
B.北方地区河流污染非常严重
C.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D.北方地区河湖水严重缺乏
7.我国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除自然原因外,其主要人为原因有( )
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降水较少
C.过度开发水资源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8.为解决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状况,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A.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B.压缩农田面积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9.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我们能积极参与的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海水淡化 D.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10.解决下图中所反映的水资源特点的措施主要是( )
A.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B.人工降雨
C.海水淡化 D.修建水库
11.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节约用水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植树造林
12.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②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③推广节水器具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
13.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资源。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C.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引黄济青工程可以缓解青岛市用水紧张的状况
二、解答题
14.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图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为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可知,中线调水线路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经过鄂、豫和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简称),抵达京、津两市。
(4)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_______平原,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 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的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的措施是______,目正在实施的工程是______工程,是将______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______。
(3)针对水资源的紧张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做到的是______。
A、开采地下水 B、修建引水工程 C、治理水污染 D、节约用水
试卷第4页,总4页
试卷第3页,总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而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冰川水海水淡化利用量很小,海洋水不能直接利用,故选B。
2.C
【详解】
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故选C。
【点睛】
3.A
【详解】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A正确,B错误。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大;C错误。我国水资源总量内流区少、外流区多;D错误。故A符合题意。选A。
【点睛】
4.C
【分析】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详解】
我国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其径流量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严重不足,故C符合题意。
【点睛】
识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5.D
【详解】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南丰北缺)”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有关知识.
6.C
【详解】
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配合特点是:土地资源北方多南方少;水资源北方不足南方有余,这是我国北方缺水严重的原因。故选C。
【点睛】
7.A
【详解】
我国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原因,除自然原因外,其人为原因主要是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故选A 。
【点睛】
8.D
【详解】
华北地区的地下水长期超量开采,已导致地面大范围下沉;压缩农田面积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利用污水灌溉,会污染耕地,也不可取;针对本区水资源短缺,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是一条合理的措施;故答案选D。
9.D
【详解】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我们能积极参与的是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和海水淡化对于个人来说都做不到,故选D。
10.D
【分析】
根据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如图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解决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措施。
11.C
【详解】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跨流域调水中著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植树造林是保持水土的措施,C对,ABD错。故选C。
12.C
【详解】
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地表水体污染,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推广节水器具,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等,以上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选项①③④⑥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节约用水的有关知识。
13.C
【详解】
A、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故A不符合题意;
B、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故C符合题意;
D、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14.人均水资源少(或人均占水量少) 空间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或东南多、西北少) 冀 华北 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 可利用京杭运河(已有河道)输水
【详解】
(1)由图1反映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少。
(2)由图可知,图中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3)由图可知,中线调水线路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经过鄂、豫和冀,最后到达北京、天津两市。
(4)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都到达华北平原,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由于这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
(5)与中线相比,东线调水线路工程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15.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长江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兴修水利工程 D
【分析】
我国是一个降水分布不均的国家,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都有很大差异,受降水的影响,我国的水资源存在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详解】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目正在实施的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3)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兴修水利工程;针对水资源的紧张问题,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故选D。答案第4页,总4页
答案第1页,总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