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5 11:0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
积累运用
1. 下列每组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迥(jiǒng) 怅然(chàng) 呱呱(gū) 消耗(hào) 尻尾(kāo)
B.怂恿(sǒng) 嗔怪(chēn) 蜷伏(juán) 余晖(huī) 缀行(zhuì)
C.烟囱(cōng) 禁锢(gù) 虐待(nüè) 咒骂(zhòu) 卓劣(liè)
D.嚎声(háo) 变诈(zhà) 苫蔽(shàn) 假寐(mèi) 叮嘱(zhǔ)
2.下列各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祥,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
B.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
C.它马上变得活泼而神彩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D.可可伸开了翅膀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潋翼俯冲而下,只一下就停在我伸出的手臂上了。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在书法醇美放入墨香中,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
C.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
4.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据说王羲之用尽十八缸水,墨染洗砚池,最终练成书法大家,他这种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B.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人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
C.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公安机关又成功抓获了一名畏罪潜逃二十年的杀人嫌疑犯。
D.几十年如一日,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些壁。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
B.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C.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颖滨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30余门美育选修课。
D.社区物业应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作一堆。
B.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
C.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D.我看出来这是一只白鸟——老天!这不是可可吗?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真的,_______________,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A.我的良心受伤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 我的暴怒 我的虐待
B.我心里十分地难过 我的良心受伤了 我的暴怒 我的虐待
C.我的良心受伤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 我的虐待 我的暴怒
D.我心里十分地难过 我的良心受伤了 我的虐待 我的暴怒
8.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文学爱好者李筠在电话里对编辑说:“我的拙作已经发到您的邮箱里,请您指正。”
B. 厂长热情地说:“我们是友好合作单位,只要贵单位有需要,我们一定鼎力支持。”
C. 新娘的父亲激动地说:“各位亲友前来参加令爱的婚礼,我在此真诚地表示感谢!”
D. 王骁一进李老师的家门,就高兴地说:“我初次登门拜访,您家真是蓬荜生辉啊!”
9.阅读下面的文字,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广福戏台藏身于荔湾区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纯木结构建筑。这座古色古香的大戏台依水而建,一年四季都有免费演出,市民可以在水边凭石栏赏粤剧。文佳来到广福戏台,有感而发,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登古台唱新韵演尽喜怒哀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临碧水着红装遍赏起承转合 B. 入云山对夕阳惯看秋月春花
C. 倚玉栏临碧水赏遍春夏秋冬 D. 戏楼里凭石栏品味唱念做打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动物笑谈》一文的作者是英国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 劳伦兹。其代表作是《所罗门王的指环》。
B.《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C.“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意思是记述,“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这本书虽然写的多是鬼怪故事,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现实生活。
D.《猫》一文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之情。
二、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早归
唐 元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1.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
12.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②盍:何不;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
1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狼不敢前(上前) B.屠暴起(暴躁)
C.中山人予之猫(给予) D.其子患之(担忧)
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投/以骨
C.猫/善扑鼠及鸡 D.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1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B.乙文“其子”为除弊拟“去”猫,“其父”不同意,且说出诸多理由,认为留下猫利大于弊。
C.甲文“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侥幸心理。
D.“有失才会有得”是乙文的主旨。
16.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17.请仔细阅读两则故事,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三)名句默写
18.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谭嗣同的《潼关》一诗中借景抒怀言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狼》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19.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B.《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C.《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幼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便出自其中。
D.《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四、综合性学习
18.动物的世界五彩斑斓,它们在我们尚未深知的家园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幸去拜访它们,和它们成为朋友的。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2)读了这幅漫画,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呢?
五、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郑振铎的《猫》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猫(节选)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9.依据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填空。
①________——愤怒——②________
20.“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21.联系全文说说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狼变
桂子和老狼相遇在金黄的一望无际的麦田里。
桂子给在地里割麦的爹娘送完饭,一边啃手中的馒头一边雀跃着往回走。老狼突然间出现在她面前,它安静地坐着,前腿直立,支撑着脑袋和双肩。桂子把一块馒头塞进它的嘴里。桂子走几步,回头,老狼还伫立在那里。桂子招招手,同时丢一块馒头在地上。老狼迟疑片刻,跟过来,很准确地叼起那块馒头咽下去。桂子很高兴,又走几步,又丢下一块。它是真跟上来了。桂子暗喜,她真的开始喜欢这个动物并决心把它引诱到家里养起来。
村口有一帮人,有的摔着碗大口大口吃凉面条,有的一边喝水,一边大声讲着粗鲁的笑话。桂子从金黄色的麦田里钻出来,有人看到了。但没有人更多地注意这个瘦小的小姑娘,紧接着,老狼出现了,立即引起村口人们一片惊慌。
“狼,快看狼!”首先一人大呼。人们呼啦散开,很快拿着棍子、铁锹、砖头奔出来,让过桂子,扑向老狼。老狼收住脚,眼中闪过一丝失落,转身遁进麦田深处。桂子伤心抽泣,说:“你们赔我的大狼狗!”
爷爷正在擦猎枪,他是有名的猎人,更是方圆百里闻名的赤脚医生。桂子抹着眼泪把经过告诉爷爷。“桂儿别哭,爷爷信你,不是狼,是大狼狗!"爷爷安慰她。
次日,桂子在同一个地方,又遇见老狼。桂子欢快地冲老狼招招手。她走几步扔一块馒头,老狼便一步步跟过来。来到麦田边,老狼止住脚步,任桂子怎样招呼,它都不走,只是那目光充满了慈祥和忧郁。桂子说:“你等着,我去叫爷爷。”
爷爷来时,已没了老狼,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浪,一波一波地滚来滚去。“它是一只好狼狗哩!"桂子说。爷爷望着麦田若有所思地说:“娃啊,爷爷知道它是!"桂子不晓得,敏感的猎人已经发现藏身于麦田中正在偷窺的老狼。
第三天,同一个地方,桂子又见到老狼。让桂子吃惊的是,老狼的一条前腿鲜血淋淋。“你受伤了!谁把你伤成这样的?”桂子心疼得差点儿掉泪,她摩挲着老狼的脖子说:“跟我走吧,回家让爷爷给你治伤。”这次老狼跟着她走出了麦田。爷爷正站在村口,背个小包,手里提着一杆锃亮的猎枪。“它受伤了!”桂子说。爷爷放下猎枪,蹲下身子,仔细审看那个伤处,然后从背包中拿出一包紫色药粉,给它敷上,又用蓝布包扎好。老狼侧过头舔舔挂子的小手,转身消失在麦浪中。
“桂娃儿,它不是狗,是一只母狼!”爷爷说。“它真的是一只狼吗?可是它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凶!”桂子说。“这是一只有心事的老母狼,它腿上的伤不是别人打的,而是它自己用牙咬的!”爷爷一边说,一边皱着眉思索。“它为什么要咬伤自己呢?”桂子大惑不解。
两人往村里走了十几米,爷爷停下来说:“桂娃儿,咱们现在可以拐回去看个究竟了。”桂子问:“为什么刚才不跟在它后面呢?”爷爷说:“那样它很快就会发现我们,它就不会去它真正要去的地方了。”桂子随着爷爷走出村子,钻进麦田中,两人东钻西钻了有半个小时,来到一个山坡上,爷爷屏住呼吸,指着前方说:“桂娃儿,你瞧!”
桂子睁大眼,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老狼在一个小山窝里,它身边还有一只狼崽儿,一条前腿没了,血已结成块儿,糊在胸腹处。老狼用尖锐的牙齿把那刚包扎过腿的布扯开,用舌头舔了舔腿上的紫色药粉,然后一口口吐在狼崽儿胸腹处。
爷爷说:“我明白了,为给小狼崽儿治伤,这条母狼费尽心机,它先和你亲近,然后把自己的腿咬伤,好从我们这里搞到治伤的药,再回来给它的崽儿医治。”
“它是一个善良的好狼妈妈!为了孩子,不惜伤害自己。”桂子说。
爷爷已经端起枪,瞄准。爷爷枪法很准,他很少放空。
“不,你别打它。”桂子大声阻止。
老狼闻声拾头望来,眼含凶光。当它看到站在那里的桂子时,目光又慈祥下来,低下头,叼起自己的狼崽儿,缓缓走向田野深处。
爷爷的枪没有响,爷孙俩看着老狼和小狼崽几一步步走远,消失在山坳那边。
2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桂子给父母送饭后回家的路上第一次碰到老狼,她把手中的馒头分给老狼吃,后来老狼就一直跟她走过来,说明了老狼对桂子毫无戒心。
B.当人们拿着棍子,铁锹、砖头扑向老狼时,老狼收住脚,眼中闪过一丝失落,由此可以看出老狼当时对救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信心。
C.文中写爷爷是有名的猎人,更是方圆百里闻名的赤脚医生,这为后文写爷爷发现藏身于麦田中正在偷窥的老狼埋下了伏笔。
D.桂子第二次遇到老狼,把它引到麦田边时,怎样招呼它它都不走,这是因为老狼前腿受了伤,它害怕村民再来追打它。
E. 爷爷的枪法很准,虽然已经端起枪,瞄准老狼,但因为桂子的请求他最终没有开枪,由此可以看出爷爷的善良和他对桂子的疼爱。
23.小说中的老狼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4.桂子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只要真诚相待,就可以和谐相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六、写作
26.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 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一、积累运用
1. B 2.B 3. D 4. B 5. A 6.A 7.B 8.A 9.A 10.A
二、古诗文阅读
【答案】
11.笼,笼罩或萦绕之意,写出远山在晨雾萦绕之中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影,投影之意,表现了树木在晨光映照下,树影投在地上的明暗交错的立体美。
12.写出了黄莺的娇小轻盈、调皮可爱,叫声婉转动听。通过写鸟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愉悦闲适之情。
【答案】
13.B
14.A
15.C
16.(1)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在(屠夫的)前面。
(2)(如果)没有鸡,不吃鸡罢了,离饥寒还远着呢。
17.(1)甲文告诉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要坚决斗争,才能胜利。
(2)从乙文让我领悟到:有所失,才有所得,不可因小失大。(或:当事物必须加以取舍时,应该“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将损失降到最低,获益力求最大)
18.【答案】
自古逢秋悲寂寥
思而不学则殆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潮平两岸阔
何当共剪西窗烛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三、名著阅读
19.C
四、综合性学习
18.【答案】
(1)人 类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动物群起反击。
(2)让我们与地球上所有生物成为朋友,珍惜它们的家园。
五、现代文阅读
【答案】
19. ①讨厌(不喜欢) ②悔恨
20.比喻,把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刺我的良心的针生动地表现了“我”的悔恨与自责。
21.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内容上,是写因为“我”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心中负罪感永远无法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及灵魂的伤痛,所以“永久”不养猫。表达了“我”深深的内疚和自责。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答案】
22.BE
23.①善良、慈样,桂子第一次见到老狼时,老狼并没有伤害她,反而跟她走。第二次见到老狼时,老狼目光充满了慈祥。②机智勇敢。老狼为了医治狼崽儿而咬伤自己表现出它的机智。冒着被人类打死的危险,接触人类以“骗取”药物反映了它的勇敢。③富有人性,充满母爱。老狼为了狼崽儿向人求医,表现了其富有人性的一面。为了孩子,不惜自伤,表现出伟大的母爱,(意思对即可)
24.①桂子在小说中起着线索的作用,文章围绕桂子展开,桂子贯穿故事的始终。②桂子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桂子的行动不断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③桂子与其他村民对老狼的态度的对比起到了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25.同意这种观点。①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桂子与老狼的几次相遇。老狼为了得到人类的药,主动接近人类,不伤害人类,桂子和爷爷真诚地给老狼以帮助,为它治疗,从而反映出人与动物可以和谐相处的主题。②文章还通过对比手法来反映这一主旨。村民们拿着棍子、铁锹、砖头扑向老狼时,老狼眼中闪过的是失落,爷爷端起枪瞄准老狼时,它眼含凶光;桂子与它接近时,它眼里充满慈祥,跟在桂子身后。③文章的主要记叙对象老狼善良、慈祥、机智、勇敢使人产生一种可亲感,兽性人化,反映出人类是能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若答不同意这种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六、写作
26.【答案】
森林王国的规矩
在森林王国,各种动物都会遵守规矩,没有动物犯规。可这几天,森林王国却发生了违反规矩的事。
“走!”只见兔大姐拉着小狗走进了森林环保局长的办公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天上午,扫地的兔大姐发现小狗在水泥柱旁撒尿,这可把兔大姐气住了。她一把拉住小狗,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小狗骂了一顿,拉起他就来到了这里。
环保局长鸭先生听了兔大姐的诉说,便严厉地对小狗说;“小狗,你告诉你的同伴,下次再随地小便,罚款1000元。”经过一番整治后,随地小便的情况没有了。可是,狗狗们开始争起了地盘,说什么这块是我的,那一块才是你的,就这样,便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打斗。
黑猫警长迅速带来50名特警,经过一番劝说,小狗们的情绪稍稍得到了稳定,黑猫警长去询问环保局长鸭先生,想了解一下这件事情。黑猫警长得知鸭先生不准狗随地小便,便哈哈大笑道:“鸭大哥,你让我说什么好呢?狗撒尿是为了向别的狗宣布这是他的地盘。你这样不让他们撒尿,他们便没有自己地盘的象征,所以发生了打斗。”鸭先生听完,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看来,有些规矩是不能改变啊!”他迅速收回了命令。
没过多久,又有动物不遵守规矩。小猫皮皮是一位捕鼠能手,见一只抓一只,十拿九稳。一天,皮皮到一个粮仓去,因为他听说老鼠的根据地就在这里,皮皮来了,这里的老鼠可就没好日子过了,皮皮一天吃五六只老鼠,鼠老大看见鼠口不断地减少,整天唉声叹气。一天,鼠老大从《百科全书》上得知猫爱吃鱼,便和手下把猫的鱼罐头、钓来的鱼全部运到他们的仓库,并且全部都躲了起来。皮皮不见鱼,也不见老鼠,整整饿了三天。好心的蚯蚓弟弟告诉他,鱼就在老鼠洞里,皮皮知道洞里还有200多只老鼠,他们很可能把自己咬死,于是,皮皮就主动和老鼠交朋友。老鼠拿鱼给皮皮吃,皮皮便帮老鼠偷东西,而不吃老鼠。终于有一天,皮皮在偷东西时,被守粮仓的猴伯伯和熊大爷当场抓获,交给了黑猫警长。就这样,小猫皮皮因为不守规矩,最终落得进牢狱的下场。
同学们,你们看,即使是动物不守规矩,也会产生矛盾,也会受到惩罚,何况我们人类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