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
1 .“医圣”和“书圣”分别是( )
A.张仲景、顾恺之 B.华佗、王羲之
C.张仲景、顾恺之 D.张仲景、王羲之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的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东晋的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故D符合题意;顾恺之是东晋画家,排除AC;华佗不是“医圣”,排除B。故选D。
2 .我国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医圣”、“书圣”、“诗圣”分别是:( )
A.王羲之、吴道子、张仲景 B.张仲景、李白、杜甫
C.张仲景、王羲之、李白 D.张仲景、王羲之、杜甫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被称为“医圣”的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被称为“书圣”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诗圣”的是唐朝伟大诗人杜甫。ABC三项的人物与题干称号对应没有完全相符,故选D。
3 .我国古代有许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医圣”“书圣”分别指▲
A.张仲景、吴道子 B.华佗、顾恺之 C.张仲景、顾恺之 D.张仲景、王羲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医圣”“书圣”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 .2016年2月25日,为弘扬和传承张仲景中医药文化,近万名民众及游客在河南南阳医圣苑医圣山下,虔诚祭拜张仲景。人民之所以祭拜张仲景,是因为张仲景著有
A.《九章算术》 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 D.《资政新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5 .医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张衡、屈原 B.孔子、张仲景 C.蔡伦、张仲景 D.华佗、张仲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东汉末年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并运用其进行了各种手术;还创立了“五禽戏”,华佗和张仲景都是东汉时期的名医。选项D正确;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排除A项;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排除B项;东汉时期,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他造的纸称“蔡侯纸”,排除C项。故选D。
6 .2013年10月23日,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期间向全球发布“医圣”张仲景像。千百年来,张仲景没有一个统一的样貌和形象,这无疑成了历史之谜,不利于树立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张仲景形象。此次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张仲景造像诸多,型态各异,杂乱无章的混乱现象。人们纪念张仲景的主要原因是
A.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B.发明了“麻沸散”,在世界上首先实施麻醉手术
C.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中医诊断方法
D.写成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医学的了解与掌握,其中B.发明了“麻沸散”,在世界上首先实施麻醉手术的是神医华佗;C.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中医诊断方法的是春秋时期的扁鹊;D.写成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的是明朝的李时珍,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华佗和张仲景;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7 .东汉著名的医学家是( )
A.华佗和张仲景 B.华佗和孙思邈 C.张仲景和李时珍 D.华佗和李时珍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华佗和张仲景都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是明朝的医药学家。故选A。
8 .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张衡、屈原 B.孔子、张仲景
C.华佗、老子 D.华佗、张仲景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古代医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是东汉末的另一位名医,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故选D;张衡是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排除ABC。
9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当时做官的人不能随便接近民众,张仲景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每月初一和十五,打开衙门,贴出告示,让民众进来看病,他坐在大堂上逐一问诊,以下关于张仲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B.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C.能实施外科手术,创编出了“五禽戏” D.“坐堂医生”是用来纪念张仲景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因此,C项是华佗的医学成就,与题干“张仲景”无关,故C项符合题意;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百姓们为了纪念张仲景,所以人们就把看病的先生叫做“坐堂医生”。因此,ABD项均是对张仲景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也被后人尊为“医圣”。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收录了300多个药方,其中有不少是张仲景新研究出来的复合方剂,更多地论述临床实践问题。材料主要论述的是( )
A.《伤寒杂病论》具有哪些优点
B.张仲景对中医临床理论有重大贡献
C.《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关于临床实践问题的医著
D.张仲景及其著作对中医的贡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伤寒杂病论》”“收录了300多个药方”“是张仲景新研究出来的复合方剂”“更多地论述临床实践问题”可以看出,张仲景及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学方面的贡献,D项正确。A、B、C三项只是对材料中某一方面的概述,不能全面呈现,排除。故选D。
11 .在河南南阳医圣苑医圣山下,常有民众及游客虔诚祭拜张仲景。张仲景著有
A.《春秋》 B.《易经》 C.《伤寒杂病论》 D.《黄帝内经》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 .2019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八,是中华医圣张仲景诞辰1869周年纪念曰。当日,近万名民众及游客聚集在医圣苑医圣山下,虔诚祭拜张仲景。后人祭拜张仲景是因为( )
A.著有《伤寒杂病论》 B.研制成“麻沸散”
C.准确计算圆周率数值 D.写成《九章算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故A符合题意。华佗研制成“麻沸散”,祖冲之准确计算圆周率数值,写成《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 .2015年,如图商标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此商标用东汉末年张仲景的名字来命名。张仲景是
A.政治家 B.名医 C.军事家 D.外交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广泛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4 .下图是河南南阳张仲景祠。人们纪念张仲景主要是因为他
A.曾经担任长沙太守 B.向名医求教,收集民间药方
C.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D.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东汉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故C符合题意;曾经担任长沙太守、向名医求教,收集民间药方与题干无关,故AB排除;华佗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故D排除。故此题选C。
1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祖冲之屈原
B.蔡伦商鞅
C.蔡伦张仲景
D.张仲景华佗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治未病”的理论;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华佗还模仿虎、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故D符合题意;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工艺,改进后的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6 .如下图商标曾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此商标用“医圣”张仲景的名字来命名。张仲景生活在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西晋 D.东晋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 .
钟繇 医圣
张仲景 楷书
王羲之 书圣
【答案】钟繇—楷书;张仲景—医圣;王羲之—书圣。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故连线为:钟繇—楷书;王羲之—书圣;张仲景—医圣。
18 .张仲景著有《_________》;李时珍著有《_____________》。
【答案】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李时珍于明万历十八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19 .东汉的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
【答案】正确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汉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故此题表述正确。
20 .解读历史人物对于研究人类历史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医者仁心——张仲景)
材料一 张仲景从小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东汉末年南阳地区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丧生。对此,张仲景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将多年研究付诸实践,整理了辨证论治方法,写成了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摘编自《张仲景文化及其价值》(《环球中医药》2012年9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原因。
(民族英雄——林则徐)
材料二 道光十九年正月,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赴广州查办烟禁。他到了广东以后,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英国以中国禁烟为由发动了战争,林则徐是主战派的领袖。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林则徐的主要事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内外背景。
(革命导师——马克思)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段50字左右的图片解读。
【答案】(1)医术高超,救死扶伤,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成为传世的不朽之作。
(2)赴广州查禁鸦片,购买外国先进武器,翻译外国著作,了解西方世界,成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解析】
【详解】
(1)根据“张仲景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将多年研究付诸实践,整理了辨证论治方法,写成了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张仲景之所以被后世称为“医圣”主要是因为他医术高超,救死扶伤,并撰写了传世的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
(2)根据“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林则徐的主要事迹主要是赴广东查禁鸦片,购买外国先进武器,翻译外国著作,了解西方世界。林则徐也因此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围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对工人运动的指导进行解说即可。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