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
1 .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是()
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孙思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孙思邈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D项符合题意;A项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被奉为“医圣”,B扁鹊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圣创作五禽戏和发明麻沸散,C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圣,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本题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古代史上有很多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被后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如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画圣吴道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同学们平时学习要注意归纳和总结。
2 .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 )
A.鉴真 B.玄奘
C.孙思邈 D.李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火药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第二子目火药中的内容:“唐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可知,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孙思邈,故选C。A选项是东渡日本,弘扬佛学。B选项是西行天竺取经。D选项是赵州桥的设计者。
考点:火药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火药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火药的发明、使用和影响。
3 .下列科学家,不是生活在明朝的是( )
A.徐霞客 B.宋应星
C.孙思邈 D.李时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第二子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中的内容:“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明末科学技术领域还有一些与李时珍、宋应星齐名的科学家,如朱载堉、徐霞客等。”可知,ABD选项科学家都是明朝的。C选项是唐代著名医学家,故选C。
考点: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天工开物》的内容和价值。
4 .药王孙思邈著
A.《大唐西域记》 B.《金刚经》
C.《千金方》 D.《大衍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熟记所学知识的能力。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求我们选择属于药王孙思邈著作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孙思邈的著作为《千金方》,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5 .【改编】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
A.诗圣——李白 B.画圣——吴道子
C.笔谏——柳公权 D.药王——孙思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文化史实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杜甫被称之为“诗圣”,李白是“诗仙”。吴道子被称之为“画圣”,“笔谏”指的是柳公权。孙思邈被称为“药王”,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
6 .下列我国古代科学家中,有哪几位在相同领域内取得了成就( )
①张衡 ②贾思勰 ③孙思邈 ④沈括 ⑤郭守敬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察我国古代科学家及成就。要抓住关键词“相同领域”,逐一分析,张衡是东汉科学家,发明地动仪。贾思勰是北朝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孙思邈是唐朝医学家,写有《千金方》。沈括是北宋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一书。郭守敬是元朝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编有《授时历》。还主持开凿了通惠河。所以,张衡、沈括、郭守敬属于同一领域。故选C项。
考点:科学家及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我国古代科学家及成就。属于综合性选择题,考察学生的识记、对比、归纳等多种能力。还可从科学家的成就、时间等考察。
7 .朋友参加《开心辞典》求助与你 ,符合下列信息的人物是( )
①医学 ②《伤寒杂病论》 ③东汉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名医的了解情况。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华佗的主要成就是“四诊法和五禽戏”;孙思邈是唐朝的医药学家。因此应该选择的是C.张仲景。
8 .下列关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王羲之﹣﹣《洛神赋图》
C.司马迁﹣﹣《史记》 D.孙思邈﹣﹣《丹经》
【答案】B
【解析】
A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关联正确,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B项王羲之——《洛神赋图》关联不正确,王羲之的代表作品是《兰亭序》;C项司马迁——《史记》关联正确,司马迁著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D项孙思邈——《丹经》关联正确,孙思邈著有《丹经》,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故选B。
9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唐朝时对中国医药学作出重要贡献的医学家是( )
A.张仲景 B.孙思邈 C.贾思勰 D.华佗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对中国医药学作出重要贡献的医学家是孙思邈,B项符合题意;张仲景、华佗是东汉医学家;贾思勰是北魏农学家。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 .唐初有个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他的《丹经》中第一次将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他是( )
A.郭守敬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文化的相关知识,唐朝的孙思邈是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他在《丹经》一书中第一次将火药配方记录下来,因此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
11 .下列属于两汉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是
①孙思邈的《千金方》
②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③华佗的“麻沸散”
④司马迁的《史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思邈是唐朝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千金方》是其代表作品,由此可知①不符合题意,《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的著作,“麻沸散”是东汉华佗的成就,《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的著作,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12 .科学往往从谬误开始,例如,用于爆破的火药,最开始就被当作药方记录在用来治病救人的医书上,请问这位记录者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孙思邈的主要贡献。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医学家孙思邈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书中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和五千多个药方。故根据题意可知,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13 .唐初有位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记载了火药的配方。此人是谁………………………………………………………………………………( )
A.蔡伦 B.孙思邈 C.毕昇 D.祖冲之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思邈是隋唐时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有“药王”之誉,孙思邈在炼丹过程中,将硫黄、硝石、木炭混合制成药粉,这种药粉就是火药的配方,所以答案选择B
14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药圣”孙思邈对中国医药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所处的时 代是( )
A.汉代 B.隋朝 C.唐朝 D.五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杰出的医学家思邈,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称为“药圣”。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15 .
(1)( )诗仙 A. 杜 甫
(2)( )画圣 B. 李 白
(3)( )药王 C. 吴道子
(4)( )诗圣 D. 孙思邈
【答案】BCD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被称为“诗仙”;吴道子被称为“画圣”,有“吴带当风”的说法;孙思邈被称为“药王”;杜甫被称为“诗圣”。
16 .请写出相对应书籍文献的名称
(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______。
(2)翔实记录玄奘西行天竺的见闻:______。
(3)孙思邈第一次记录火药配方:______。
【答案】 《金刚经》 《 大 唐西域记》 《 丹经 》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翔实记录玄奘西行天竺见闻的书籍是《大唐西域记》;唐朝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记录了火药的配方。
17 .诗仙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答案】
【解析】
【详解】
诗仙是李白,画圣是吴道子,药王是孙思邈,诗圣是杜甫。
18 .将下列尊称前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A画圣 杜甫( )
B诗仙 孙思邈( )
C药王 吴道子( )
D诗圣 赵匡胤( )
E宋祖 李白( )
【答案】杜甫(D);孙思邈(C);吴道子(A);赵匡胤(E);李白(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搭配题。通过尊称与人物搭配来考查唐宋时期名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孙思邈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宋太祖即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像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根据要求即可填写:杜甫(D);孙思邈(C);吴道子(A);赵匡胤(E);李白(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9 .连线题(请用线条将相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诗仙 杜甫 女真族 辽
画圣 李白 党项族 元
药王 吴道子 蒙古族 西夏
诗圣 孙思邈 契丹族 金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文化成就和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唐朝的诗人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唐朝吴道子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唐朝医药学家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它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孙思邈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唐朝杜甫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 隋唐时,契丹逐步强大起来。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建立了契丹(也称辽)。11世纪,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辽宋时期,东北地区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一带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2世纪初,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后来,忽必烈即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元朝建立。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4月20日,《中国中医药报》指出:中医药防治疫病的历史悠久,学术特点明显。从两千多年前的东汉到清代,中医药抗疫学术理论不断创新,形成较为系统的防治疫病的理论体系和赖以传承发展的学术基因。在近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充分显示其独特疗效。这缘于中医药独特的适宜抗疫的学术基因,简要来说,主要有哲学思维.辩证论治.大医人文.整体观念.生态药性.民族独创、内外兼治等凸显中医药学科特色的学术基因。
(1)东汉时期,我国中医药理论体系开始形成。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中医大家,出现了许多医药成就,请举两例加以说明(要求写出中医大家的姓名及成就)。
(2)唐代孙思邈提出“大医精诚”之训,成为“医者仁心”的践行者。中医的“医者仁心”与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密切相关。最早提出“仁”的思想家是谁?
(3)“生态药性”是中医药学科的学术基因之一。明代哪一巨著总结了中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其作者是谁?
(4)结合材料和中国抗疫实践,请你对中医药的发展提一个建议。
【答案】(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华陀,麻沸散与五禽戏。
(2)孔子。
(3)《本草纲目》,李时珍。
(4)中西医共同发展;把中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展中医教育;宣传中医药等。
【解析】
【详解】
(1)东汉时期,我国中医药理论体系开始形成。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中医大家,出现了许多医药成就,如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与五禽戏。
(2)唐代孙思邈提出“大医精诚”之训,成为“医者仁心”的践行者。中医的“医者仁心”与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密切相关。最早提出“仁”的思想家是孔子。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生态药性”是中医药学科的学术基因之一。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中西医共同发展;把中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展中医教育;宣传中医药等。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