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医药学家 李时珍 (中国)-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 医药学家 李时珍 (中国)-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19:2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李时珍
明朝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写成《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1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下列有关李时珍医药学的资料,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正在播放的电影《李时珍》 B.唐明邦著《李时珍评传》
C.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 D.李时珍博物馆的解说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直接史料指的是第一手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由此可知,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属于直接史料,故B符合题意;电影《李时珍》、李时珍博物馆的解说词、唐明邦著《李时珍评传》都不是关于李时珍医药学的资料的直接史料,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电视台科教频道正在播出《医药双圣李时珍》。李时珍倾注毕生心血撰写的药物学巨著是
A.《本草纲目》 B.《资治通鉴》
C.《千金方》 D.《伤寒杂病论》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所学得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A符合题意;《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B不符合题意;《千金方》的作者是孙思邈,C不符合题意;《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 .下图所示著作的作者是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佗 D.宋应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选项B符合题意;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华佗制成麻沸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 .判断题(对的填T,错的填F,2分)
《本草纲目》是由清朝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编写的。( )
【答案】F
【解析】
试题分析: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考点:《本草纲目》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对古代科技巨著要识记。
5 .李时珍经过27年不断努力,编写的药物学巨著是________。
【答案】《本草纲目》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6 .
材料一:一五四五年前后,蕲州一带发生了大水灾……李时珍总是热情地接待病人,不论病人有无诊费,他都一样细心地治疗。 ﹣﹣朱绍侯《中外历史名人传略》
材料二:(李时珍)并不满足于静态的观察、采集、笔录,而是亲自进行解剖、品尝、试验和改造……通过捕捉、解剖白花蛇,才把提这种毒蛇的特征……“古方称大豆解百药毒,于每试之大不然。又加甘草,其验乃奇。”……《本草纲目》集明代以前药学之大成,其收药之多,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在当时是空前的,可以说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摘编自周彭《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二十四讲》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李时珍身上体现的精神,并指出《本草纲目》的地位。
(2)生活中处处有中医,比如针灸、膏药、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云南白药、活络油、板蓝根等中成药;还有凉茶、药材煲汤等。请写一篇小论文,举例谈谈中医在治疗、保健、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运用。(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
【答案】(1)李时珍具有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畏艰险,坚持实践;实事求是为了了解草药的药性而不惜现身的精神。《本草纲目》集明代以前药学之大成,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题目:生活中处处有中医。论述:中国文化博大精神,中医文化是其重要代表。然而中医有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中医。比如针灸、有凉茶、药材煲汤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中医文化。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和凉茶、用中药材煲汤,“冬吃萝卜,夏吃姜”等,都体现了中医预防疾病的理念,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东汉华佗善用针灸为人治病。现在经常用针灸调节内分泌、舒经活络;在生活中经常用膏药、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治疗风湿,祛除体内湿气;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中医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李时珍具有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畏艰险,坚持实践;实事求是为了了解草药的药性而不惜现身的精神。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本草纲目》集明代以前药学之大成,其收药之多,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在当时是空前的,可以说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可知,《本草纲目》集明代以前药学之大成,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
因为我们和药物关系密切,因此,题目可知归纳为:生活中处处有中医;在论述中,举出具体的中医技术,并可引用一些俗语来说明,如,
生活中处处有中医
中国文化博大精神,中医文化是其重要代表。然而中医有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中医。比如针灸、有凉茶、药材煲汤等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中医文化。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和凉茶、用中药材煲汤,“冬吃萝卜,夏吃姜”等,都体现了中医预防疾病的理念,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东汉华佗善用针灸为人治病。现在经常用针灸调节内分泌、舒经活络;在生活中经常用膏药、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治疗风湿,祛除体内湿气;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中医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