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医药学家 华佗 (中国)-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 医药学家 华佗 (中国)-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19:2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佗
1 .神医千年有人赞,为传承华佗精神,弘扬华佗文化,2019年9月22日,在北海公园隆重举办建安区华佗文化节,缅怀中国神医华佗,宣传华佗的医人治学的精神,弘扬中国优秀的中医文化。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A.编定《黄帝内经》 B.编著《本草纲目》
C.编著《伤寒杂病论》 D.发明“麻沸散”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还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中国最早的医书,B项与李时珍有关,C项与张仲景有关。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 .小明因高烧26天不退,其母亲通过微信朋友圈求助,希望有“华佗”出手相救。对“华佗”理解正确的是(  )
A.李女士要请东汉名医来治病
B.微信影响大,能够请到华佗
C.华佗精于针灸,可以出手相救
D.“华佗”代指医术高超的医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明因高烧26天不退,其母亲通过微信朋友圈求助,希望有“华佗”出手相救。对“华佗”理解正确的是“华佗”代指医术高超的医生。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故D项正确。A说法错误,材料的“华佗”是医生的代称,A项错误。BC项说法错误,华佗是东汉的名医,李女士不能够请到华佗,BC项错误。故排除ABC,D项正确。故选D。
3 .东汉著名的医学家是( )
A.华佗和张仲景 B.华佗和孙思邈 C.张仲景和李时珍 D.华佗和李时珍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华佗和张仲景都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是明朝的医药学家。故选A。
4 .《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典故,意在表现关羽的豪迈之气。但《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很多典故与历史事实并不完全相符。下列能说明这一典故有悖于事实真相的是
A.华佗生活在东汉
B.华佗创立了五禽戏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华佗擅长内科手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重视疾病的预防,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被称为“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5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据此可知,华佗( )
A.善治伤寒杂病 B.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
C.擅长外科手术 D.认识到运动有益健康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古人留下来的舒筋活络方法有很多,而东汉神医华佗自创的“五禽戏”是其中动静皆宜、见效极佳的一个。正如华佗自己评价“五禽戏”所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五禽戏”是华佗总结前人养生的经验,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形态创制的,所以华佗认识到运动有益健康,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与该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6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五禽戏”。据此可知,华佗
A.善治伤寒杂病 B.认识到运动有益健康 C.擅长外科手术 D.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禽戏”是东汉末名医华佗创编的健身体操,意在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由此可知华佗认识到运动有益健康,故选B;五禽戏是健身体操,和治疗伤寒杂病、外科手术无关,排除AC;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的是张仲景,排除D。
7 .“刮骨疗伤”源于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华佗和关公的故事,可历史上的华佗并未给关公治过箭伤,因为华佗死于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公元219年。假如华佗当时在世,在给关公实施“刮骨疗伤”的外科手术时必然要用到
A.针灸 B.麻沸散 C.五禽戏 D.《伤寒杂病论》一书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给关公实施“刮骨疗伤”的外科手术”,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研制了麻沸散,适用于外科手术,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华佗、外科手术”是解题的关键,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研制了麻沸散,适用于外科手术。
8 .2012年11月13日,北京——许昌第四届华佗文化节系列活动——2012年共祭华佗墓,在许昌县华佗墓园庄重举行。集中展示了传统中医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中医学家华佗的成就的内容。本题首先要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华佗文化节”和“华佗医学成就”,华佗的医学成就主要有:制成“麻沸散”和编制“五禽戏”;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时期的文化(一)
9 .微信朋友圈中一条信息被大家传播:因孩子高烧26天不退,且医院一时查不出病因,孩子母亲通过朋友圈求助,希望华佗出手相救。下边是同学们对这条信息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李女士要请东汉名医来治病
B.微信影响大,能快速联系到华佗
C.华佗精于针灸,可以出手相救
D.“华佗”代指医术高超的医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制了一套可以强身健体的医学体操“五禽戏”。因孩子高烧26天不退,且医院一时查不出病因,孩子母亲通过朋友圈求助,希望华佗出手相救。理解正确的是“华佗”代指医术高超的医生。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0 .曹操有一个老毛病,一旦发作就头痛欲裂。某天恰巧发作,曹丕请路过的华佗为曹操看病,华佗看后说曹操的疾病已经深入骨髓,需要切头。华佗说的“切头”是指
A.“麻沸散” B.外科手术 C.治未病 D.针灸穴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擅长针灸、汤药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创制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华佗说的“切头”是指外科手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 .东汉时期,中国的医学取得了很大进步,出现了两位著名的医学家,一位被尊称为“医圣”,另一位被尊称为“神医”。这两位医学家分别是谁( )
A.扁鹊和张仲景 B.扁鹊和华佗
C.张仲景和华佗 D.华佗和孙思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华佗是东汉的名医,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编制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华佗被称作“神医”。故C符合题意;扁鹊生活在春秋战国之际,孙思邈生活在唐朝,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 .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张衡、屈原 B.孔子、张仲景
C.华佗、老子 D.华佗、张仲景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古代医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是东汉末的另一位名医,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故选D;张衡是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排除ABC。
13 .如果在《华佗》历史剧中,让你扮演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 ( )
①外科手术②创制“麻沸散”③创制“五禽戏”④针炙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的人物是“华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佗是东汉末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创制“麻沸散”,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创制“五禽戏”,强身健体,①②③④都符合华佗的贡献,所以答案选B。
14 .《三国演义》中有诗赞华佗“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华佗是东汉时期的一位神医,他擅长外科手术,每次给病人动手术前,他都会给病人( )
A.打麻醉针 B.把脉诊断 C.服用“麻沸散” D.打晕病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擅长针灸、汤药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故在动手术前,为了减少病人的疼痛,都会让病人服用自己发明的“麻沸散”。故C项符合题意;“打麻醉针”是现代医学行为,故A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把脉诊断”是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创立的“四诊法”之一,古代医生常用,但题文中提到了“给病人动手术前”说明已经诊断完要实施手术了,故B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打晕病人”就是一种错误做法,故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C。
15 .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赞医术高明的医生。华佗被后世成为“外科鼻祖”,他的医学成果有( )
①四诊法 ②麻沸散 ③五禽戏 ④按摩疗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擅长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创制了一套健身体操“五禽戏”,故②③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故①错误;按摩疗法并非华佗发明,故④错误。故选B。
16 .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过分)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柩(门的轴),终不朽也。”由此说明华佗
A.提倡对症下药,预防疾病 B.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
C.强调运动要模仿动物姿态 D.认识到运动有益健康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动摇……病不得生……”可知,这是在说明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故D符合题意;提倡对症下药、预防疾病、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这些是张仲景的主张,故AB均不符合题意;强调运动要模仿动物姿态,这是华佗的五禽戏,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 .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据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他还传授吴普“五禽之戏”,吴普长期坚持,“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上述内容表明华佗重视( )
A.辨证施治 B.编撰药典 C.强身健体 D.收集药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据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得出其强调人体要运动劳动,气血流通而不生病。同时“五禽之戏”也是强身健体的方法,故反映出华陀重视强身健体,C正确;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8 .发明“麻沸散”的人物是
A.蔡伦
B.华佗
C.顾恺之
D.祖冲之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东汉神医华佗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研制出“麻沸散”这一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故B符合题意;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A不合题意;顾恺之是东晋画家,故C不合题意;祖冲之是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9 .由于华佗医术高明,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所以被人们尊为“医圣”。
【答案】把“医圣”改为“神医”(2分)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医圣指的是东汉的张仲景,华佗的称号是神医。故把“医圣”改为“神医”
20 .华佗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华佗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故题干说法正确。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