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其他人物 麦哲伦 (世界)-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 其他人物 麦哲伦 (世界)-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19: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麦哲伦
1 .“麦哲伦首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材料叙述的是麦哲伦远洋航行的
A.历史背景 B.必备条件
C.主要过程 D.重要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从西班牙王室出发,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题干“麦哲伦首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描述的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在题干的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故选D。
2 .阅读如表《麦哲伦航行大事记》。对麦哲伦航行的精神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不畏艰辛,勇于进取 B.扶贫济困,乐于助人
C.善待他人,奉献社会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答案】A
【解析】
【详解】
据“《麦哲伦航行大事记》”中的“在南美巴塔哥尼亚,船员发生哗变,勉强平息”“一艘船在探航中沉没”“在今天的麦哲伦海峡遇上狂风暴雨,历时一个多月才通过”“一艘船离开船队驶返西班牙”“麦哲伦干预菲律宾诸岛内讧被杀”“继续航行的船队遇到了住在当地的葡萄牙人的袭击,之后途中一艘船被葡萄牙人掠去”“唯一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返回,船员仅剩18人”可知,麦哲伦船队不畏艰辛,勇于进取的精神。麦哲伦探险船队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成功,证明了地球是圆球形的,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页。选项A符合题意;BCD项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3 .菲律宾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这样一块纪念碑,正面写给麦哲伦,背面写给杀死麦哲伦的当地英雄拉普拉普。碑文正面是“费尔南多 麦哲伦死于此地……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碑文背面是“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这说明( )
A.观念冲突,可以弥合 B.历史是非,清晰可辨
C.人物评价,看其主流 D.角度不同,结论迥异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碑文正面肯定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反面肯定了菲律宾人反抗西班牙入侵的民族抗争精神,正反面碑文看待麦哲伦航行的角度不同,正面站在全球史观角度,反面站在反殖民角度,最终两者结论迥异,故D正确;从新航路开辟过程来看,其本身含有殖民性质,因此两种观念并不冲突,故A错误;题干并未强调是非,故C错误;碑文正反面说明不存在主流,只有立场之分,故C错误;故选D。
4 .2019年是麦哲伦开启环球航行500周年。麦哲伦被历史铭记,不是因为他曾经推行殖民统治,而是因为他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成功地把全世界有人居住的大洲(大洋洲除外)都联系起来。下图属于麦哲伦环球航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大西洋,最后回到欧州,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5 .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船队是
A.迪亚士、哥伦布 B.麦哲伦、达伽马
C.哥伦布、麦哲伦 D.迪亚士、达伽马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哥伦布、麦哲伦都是往西走,穿过大西洋,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麦哲伦及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故C项正确;另外两位是往东走,故排除ABD项。
6 .在15世纪的海外探险中,葡萄牙的航海家有( )
A.哥伦布和达·伽马 B.达·伽马和迪亚士
C.迪亚士、达·伽马和麦哲伦 D.达·伽马和麦哲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知识,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和麦哲伦,除了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外,其他三位均是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7 .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塔岛,有一块关于航海家麦哲伦的双面碑。碑文正面记载“当地人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碑文背面记载“麦哲伦的船队于1522年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据材料可知麦哲伦
①是第一个真正到达东方印度的航海家 ②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③被杀是因为菲律宾人认为他是殖民入侵者 ④航海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当地人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碑文背面记载“麦哲伦的船队于1522年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的信息可知,1519年,麦哲伦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从西班牙出发,进行航海探险活动,因为菲律宾人认为麦哲伦是殖民入侵者,麦哲伦在菲律宾被杀死,后来他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知,②③④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达伽马是第一个真正到达东方印度的航海家,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的ABC三项;故选D。
8 .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塔岛,有一块关于航海家麦哲伦的双面碑。碑文正面记载着“当地人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碑文背面记载着“麦哲伦的船队于1522年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据此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麦哲伦航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
②麦哲伦船队证明了地圆学说
③麦哲伦被杀是因为菲律宾人认为他是殖民入侵者
④麦哲伦航海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能说明证明了地圆学说;“当地人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能说明麦哲被杀是因为菲律宾人认为他是殖民入侵者;“麦哲伦的船队于1522年返抵西班牙”能说明麦哲伦航海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以上的材料不能说明麦哲伦航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故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9 .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塔岛有一块关于航海家麦哲伦的双面碑,碑文正面记载着“我们在此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一一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的麦哲伦”;碑文背面记载着“麦哲伦的船队于1522年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据此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麦哲伦船队证明了地圆学说
B.麦哲伦被杀是因为菲律宾人认为他是殖民入侵者
C.麦哲伦航海得到西班牙政府的支持
D.麦哲伦航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1519年至1522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最终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故A项是可以由材料得出的结论,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由材料“我们在此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可知,菲律宾人把麦哲伦当成入侵者,故B项是可以由材料得出的结论,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由材料“杀死了他们的首领――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的麦哲伦”可知麦哲伦航海得到西班牙政府的支持,故C项是可以由材料得出的结论,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但这一点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故D项符合题意,所以本题应选D。
10 .下列有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麦哲伦顺着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首先到达西印度群岛,然后沿南美洲东岸南行 
②首先发现火地岛和麦哲伦海峡,进入茫茫太平洋 
③船队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 
④尔后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回到西班牙,麦哲伦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盛情款待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探险船队驶离了西班牙。沿非洲西海岸南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巴西海岸。后沿着南美海岸南下。渡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越过佛得角群岛,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①③说法错误;1521年,麦哲伦船队横渡了太平洋,抵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干预当地内讧,被当地人杀死而客死他乡。④说法错误。故选A。
11 .观察下图,开辟图中①②两条航线的航海家分别是( )
A.迪亚士、哥伦布 B.哥伦布、达伽马 C.哥伦布、麦哲伦 D.达伽马、麦哲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美洲大陆。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从葡萄牙出发向东航行绕过非洲大陆发现了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人达 伽马率领船队沿着这条航道到达印度等地,是第一个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①的终点是印度表明这是达 伽马的航线,②完成了环球航行,表明这是麦哲伦的航线,因此①②两条航线的航海家分别是达伽马、麦哲伦,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与题干示意图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
12 .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横穿大西洋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达·伽马 B.达·伽马、哥伦布
C.迪亚士、麦哲伦 D.哥伦布、麦哲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支持,率船队从西班牙启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所以率领船队向西横穿大西洋的航海家是哥伦布、麦哲伦,D项符合题意;而迪亚士和达·伽马都没有横渡大西洋,排除。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3 .阅读《麦哲伦航行大事记》。对麦哲伦航行的精神概括最准确的是( )
时间 典型经历
1520年10月 在今天的麦哲伦海峡遇上狂风暴雨,历时一个多月才通过!
1521年3月 麦哲伦干预菲律宾诸岛内讧被杀
1521年11月 继续航行的船队遇到了住在当地的葡萄牙人的袭击,之后途中一艘船被葡萄牙人掠去
1522年9月6日 唯一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返回,船员仅剩18人

A.不畏艰辛,勇于进取 B.扶贫济困,乐于助人
C.善待他人,奉献社会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中,麦哲伦克服种种困难,不畏艰辛,勇于进取,完成了环球航行,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麦哲伦的品质不符,排除;故选A。
14 .如图雕像是菲律宾政府为了纪念杀死麦哲伦的民族英雄拉普拉普而建造的,而他的身后的尖塔是为了纪念进行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的,这能给你什么启示
①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非正义的
②拉普拉普率领人民打败了侵略者,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
③不同的文明相遇时必然会产生碰撞
④认识历史应该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研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是非正义的,因为伴随着环球航行的是殖民侵略。拉普拉普率领人民打败了侵略者,但并不代表历史发展方向。上述材料说明不同的文明相遇时必然会产生碰撞,所以①③正确,故选C。
15 .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史称“新航路开辟”。其中麦哲伦完成全球航行被称为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麦哲伦船队完成全球航行,路线是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 (亚洲与大洋洲界限间)——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故D符合题意。迪亚士到达了好望角,达伽马到达了印度,哥伦布发现了到达美洲的新航路,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11年9月,麦哲伦率领由265人组成的远航船队,从西班牙的桑鲁尔港出发。1520年11月,船队穿越了后人称为“麦哲伦海峡”的海峡,之后船队沿智利海岸北上,麦哲伦首次横渡地球上最广阔的海域,他给它取名为“太平洋”。1522年9月,历经艰难的18名幸存者终于回到出发地,他们装运回来满满的一船香料和开辟商贸渠道,回国后,他们得国王赏赐的地球仪,球面上刻着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
——摘编自王春华《揭秘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根据材料,指出麦哲伦船队远航的出发地。
(2)材料叙述了麦哲伦船队回国后,他们得到国王赏赐的地球仪,球面上刻着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你同意材料的说法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山。
【答案】(1)西班牙的桑鲁尔港。
(2)同意。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解析】
【详解】
(1)根据“从西班牙的桑鲁尔港出发”可知出发地是西班牙的桑鲁尔港。
(2)对于材料中的说法应该同意,因为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麦哲伦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率领265名船员开始远航。1522年,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无疑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它的意义甚至可以和人类离开地球登上月球相比。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指出支持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国家。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西班牙。
(2)【一】判断:同意。
理由: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的局面,使世界开始连成个整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是划时代的壮举,其意义可与人类登上月球相比。
【二】
判断:不同意。
理由:伴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欧洲国家扩大了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该船队环球航行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不能与人类登上月球相提并论。
【三】
判断:不同意。
理由: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该远航不能与人类登上月球相比,应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麦哲伦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率领265名船员开始远航。1522年,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无疑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它的意义甚至可以和人类离开地球登上月球相比”分析可知,支持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国家是西班牙。
(2)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观点,同意或不容易都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一】判断:同意。理由: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的局面,使世界开始连成个整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是划时代的壮举,其意义可与人类登上月球相比。【二】判断:不同意。理由:伴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欧洲国家扩大了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该船队环球航行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不能与人类登上月球相提并论。【三】判断:不同意。理由: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该远航不能与人类登上月球相比,应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8 .(1)如图是《新航路的开辟》,请将下列航线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麦哲伦的航线
B.哥伦布的航线
(2)据图指出,麦哲伦航线和哥伦布航线的共同特点。
【答案】(1)上:B;下:A。
(2)从欧洲出发,向西航行。
【解析】
(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航行路线为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越过南美洲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接着进入印度洋,越过好望角最终回到欧洲,所以A应填入下方方框内;哥伦布的航行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中美洲的古巴和海地,所以B应填入上方方框内。
(2)根据图片信息可知,麦哲伦航线和哥伦布航线的共同特点是从欧洲出发向西航行,这是因为地圆说的流行,使人们认为一直向西航行也能够最终到达东方。
19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远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________的正确。
【答案】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 地圆说
【解析】
【分析】
【详解】

20 .判断题,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结论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每项1分,本大题共5分。)
材料: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洛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摘编自《视野》2009年第11版
请判断:
(1)墓碑记载的文字与开辟新航路密切相关。( )
(2)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
(3)这块墓碑一面肯定麦哲伦的贡献,一面赞赏杀死麦哲伦的拉普拉普。( )
(4)达·伽马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但尚未到达菲律宾。( )
(5)拉普拉普领导反抗殖民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值得肯定。( )
【答案】(1)A (2)A (3)A (4)C (5)C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知识,要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麦哲伦是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代表人物,我们可判断出此题所述是正确的;
(2)通过“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我们可判断出此题所述是正确的;
(3)通过“碑的正面是麦哲伦,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并且是赞扬了拉普拉普的行为,我们可判断出此题所述是正确的;
(4)本题讲述的是麦哲伦在菲律宾的事情,与达伽马无关,因此此题材料中未涉及到;
(5)材料中并未对故拉普拉普的行为进行评价,(1)——(5)题的答案依次是A A A C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