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
时政府大总统,这标志着亚洲第 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中华民国的诞生。中华民国的诞生有何意义 袁
世凯是怎样窃取革命果实的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
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它的制定又有着怎样的背景呢
中华民国的创建
1、背景:
______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武昌
南京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2、筹备:
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______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于1911年归国抵达上海,经17省都督府代表以16(孙中山):1(黄兴)投票通过,选举孙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一时欢声震天,军舰鸣礼炮21鸣。
3、建立:
(1)标志:
(2)纪年:
(3)政府机构:
(4)性质:
(5)意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孙中山宣誓就职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
“巩固中华民国”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图谋民生幸福”
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誓词
孙中山:“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
【知识拓展】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
剪辫运动
中山装
3、建立:
(1)标志:
(2)纪年:
(3)政府机构:
(4)性质:
(5)意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孙中山宣誓就职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南京临时政府中革命党人占据着主要地位,它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民主革命政权。它的成立,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一个尝试,宣告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帝制的彻底崩溃。
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时期使用的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象征着这五族共和。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统一中国后彻底被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
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
*把公元纪年换算成民国纪年:
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民国1年),
求民国纪年:公元时间--1912+1。
如:(公元)2017
*把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
用民国年代+ 1912-1。
如:(民国)89年
106(年)(民国)
2000年
材料研读
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由于特殊的国情,革命党人把“排满”看得高于一切,认为革命之目的只在于消灭专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
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1895年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
戊戌变法时叛卖过维新派,
1900年血腥镇压过义和团,
1902年实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执掌北洋六镇,
武昌起义后,清廷连发7道御旨要袁世凯出山“统兵平乱”。
1911年,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后入京组阁。
1911年11月,袁世凯督率北洋军一举攻下汉口,汉阳。通过英国驻汉口领事的斡旋,武汉革命军与清军达成停战协议。
请观看形势图,革命军政府控制地区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清政权又在哪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北方满清控制区实际军政大权已被袁世凯夺取。
国内旧官僚、立宪派都对袁世凯寄予莫大希望,极力主张实现南北和谈。时局紧张,孙中山等人表示愿意有条件支持其逼迫清帝退位,实现共和。
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背景: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让位条件)
2、过程:
南北议和
孙文表态
2、过程:
①1912年2月12日,威逼宣统帝(溥仪)退位。
②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文提出条件限制袁世凯权力)
③1912年3月,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清帝退位
袁任总统
孙文辞职、袁世凯当选
孙文卸职,迁都北京
成果被窃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④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卸任大总统职务,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清帝退位诏书
清帝溥仪退位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宣统帝
爱新觉罗 溥仪
1644年---1912年
(1906~1967)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2132年(前221年---1912年)
退位优待:
尊位不废,仍以君主之礼相待,岁用400万两白银由民国拨款,暂居皇宫,侍卫人等,照常留用,唯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大清皇帝原有之私产受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袁世凯剪辫子以示反清,“支持革命”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标志: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自身条件:
军权、政治手腕
帝国主义支持
立宪派、旧官僚拥护
革命派软弱、无实力,望袁灭清
对革命派:迫孙中山让位
对 清:逼宫退位
我认为, 行动的时间已经到了。如果列强不欲担负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袁世凯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 ──德驻华公使哈豪森
在革命派内部,妥协思想也已占上风……财政困难使南京临时政府硬气不起来,帝国主义干涉的阴霾更令革命党人气短(各国军舰在长江示威)……大多数革命党人终于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屈服。南北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权,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并逼清帝退位。——李侃《中国近代史》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最主要的原因。
(2)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且动用反革命两手策略,软硬兼施,骗取了革命党人的信任。
(3)帝国主义列强支持袁世凯,袁世凯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抵制和破坏革命。
(4)南京临时政府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也乘机进攻革命党人。迫使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外因:
内因:
根本原因:
①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事政治大权
②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2.目的:
1.颁布: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
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主要内容: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主权在民
平等
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制:通过法律规定,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管辖,保持各自的权限又相互制约保持平衡。
不仅宣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死刑,而且以根本法形式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自由
有利于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百姓生活的变化
发
衣
礼
称呼
长辫
短发
长袍
中山装
跪拜礼
鞠躬礼
草民、民女
先生、小姐
主权在民
国民平等
享有自由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国家根本法)
(2)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4.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知识探究
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应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成功了!
①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最主要)
②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失败了!
①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② 没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 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启示:
资产阶级的革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中华民国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窃取
革命果实
标志
标志
原则
性质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