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
1 .林则徐纪念馆有多处: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新疆林则徐纪念馆、澳门林则徐纪念馆。其中,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建馆的主题是
A.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 B.纪念林则徐抗击英法联军
C.纪念广州海战胜利 D.纪念林则徐领导人民收复伊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所以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建馆的主题是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故选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2 .历史当事人留下来的资料是一手史料。若运用一手史料研究林则徐,应选择
A.林则徐奏折
B.林则徐雕像
C.林则徐纪念邮票
D.连环画《林则徐》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头史料等类型。其中实物史料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遗迹、遗址、出土文物等;文字史料指人物传记、史书、报刊、等;就史料的真实性和史学研究而言价值最大的是文物.历史当事人留下来的资料是一手史料。若运用一手史料研究林则徐,应选择林则徐奏折。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一手史料”是解题的关键,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头史料等类型。其中实物史料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遗迹、遗址、出土文物等;文字史料指人物传记、史书、报刊、等;就史料的真实性和史学研究而言价值最大的是文物.历史当事人留下来的资料是一手史料。
3 .美国纽约华埠中心有林则徐铜像,林则徐广场,林则徐街。美国相关机构曾表示:“历史上产生了林则徐,现实和未来也需要林则徐。”以下哪件历史大事与林则徐有关
A.痛击“洋枪队”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的相关内容。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痛击“洋枪队”的是太平军,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黄海海战的英雄是邓世昌,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的烽烟·虎门销烟
4 .林则徐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其研究颇多。下列对此研究最有史料价值的材料是
A.评价林则徐的史学论著 B.电视连续剧《林则徐》
C.长篇历史小说《林则徐》 D.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是第一手史料,是最有史料价值的材料所以D项符合题意。而ABC项论著、电视剧、小说属于第二手资料,含有作者的主观判断,排除,故选D。
5 .林则徐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下列有关林则徐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禁烟运动因英国走私鸦片引起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林则徐伟大的爱国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④引发了鸦片战争,林则徐责任重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禁烟是因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危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禁烟运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他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后人敬仰和学习,所以①②③正确;而④引发了鸦片战争,林则徐责任重大说法本身是错误的,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6 .以下历史人物中,都抗击过同一殖民国家的民族英雄是
A.林肯、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B.林则徐、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C.华盛顿、林则徐、玻利瓦尔 D.章西女王、林则徐、华盛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1857年到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章西女王英勇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壮烈殉国;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反抗英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故D符合题意。林肯维护了美国统一,玻利瓦尔是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7 .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是
A.抗击倭寇 B.黄海海战 C.虎门销烟 D.收复新疆
【答案】C
【解析】
【详解】
考查点:林则徐虎门销烟。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6月,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C项符合题意;A项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戚继光,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黄海海战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就义,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
8 .中国近代史上有一场影响深远的禁毒运动——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主张“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林则徐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林则徐主张“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可知,林则徐支持正常的贸易,但是反对鸦片贸易,体现了林则徐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精神。所以①②④正确,故选C。
9 .1842年林则徐被流放伊犁。与亲人离别时,林则徐吟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此诗句体现林则徐
A.彻底禁绝鸦片之决心 B.因仕途渺茫而痛苦
C.深怀爱国和忧民之心 D.充分认识鸦片危害
【答案】C
【解析】
【详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思是说即使牺牲自己也心甘情愿,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体现出林则徐忠心为国和忧民之心,故C正确;此时林则徐禁烟运动已经结束,排除A;材料体现不出林则徐渺茫而痛苦心态,排除B;材料不涉及对鸦片危害的分析,排除D。故选C。
10 .鸦片战争开始时,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和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弋,虚张声势”。由此可以判断( )
A.林则徐做出了充分的备战准备
B.林则徐对侵略缺乏正确的判断
C.林则徐通过翻译书报,做到了知己知彼
D.鸦片战争是英国军队对虎门销烟的报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点】鸦片战争【解题思路】从材料中可知,林则徐认为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擅自粤洋游弋,虚张声势”,对战争前景盲目乐观,无论是对英国的目的还是行动,都没有做到知己知彼,B项正确,C、D两项错误,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1 .1999年,纽约市政府把竖立林则徐铜像的纽约且林士果广场改名为林则徐广场。下列与林则徐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虎门销烟 C.火烧圆明园 D.抗击八国联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林则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故B符合题意;金田起义是洪秀全领导的,排除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排除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排除D。故选B。
12 .林则徐到了广东以后,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这说明( )
A.林则徐是洋务派代表人物 B.学习西方技术已成为国人共识
C.林则徐深受实业救国影响 D.抗击外国侵略是每个公民责任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到达广东以后,看到了中国与外国的差距,能够首先“开眼看世界”。为了抗击外国侵略,他积极向西方学习,购买西方船炮,提高军事实力﹔翻译外国刊物,进一步了解西方。因此,题干材料说明抗击外国侵略是每个公民责任,故D项正确;林则徐不是洋务派代表人物,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题干材料只涉及到林则徐(一人)向西方学习,不能说明学习西方技术已成为国人共识,排除B项;甲午战败后,张謇首倡“实业救国”的思想,与林则徐生活年代不符,因此,他不可能深受实业救国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3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为了切身感受这位民族英雄的事迹,奋进中学团支部特意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林则徐》和《鸦片战争》两部影片。八年级(3)班李春晓同学在写观后感时,对影片内容进行了重温。你认为他记述的镜头符合史实的是( )
①林则徐在广东等地捉拿烟贩,收缴烟土和烟枪
②1839年6月,林则徐把收缴的鸦片当众销毁
③林则徐和当地太平军战士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
④英军进攻虎门炮台,老将关天培率众抵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14 .林则徐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同英国军舰抗衡是不可能的,并断定:“船只、大炮和水军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林则徐决不愿意散布这些观点,说明( )
A.林则徐思想极保守 B.学习西方科技成为时代潮流
C.中国军队士气低落 D.大多数士大夫极其藐视西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题思路】题干表明,林则徐已经认识到了中国与英国的实力差距,但却不敢散布这一史实,说明在当时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对于西方的盲目排斥与不屑。据此分析备选项,林则徐清楚的认识到了当时双方实力差距,表明他从战争中吸取了经验,不再盲目自大,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科技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魏源所著《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结果却是无声的呼唤,故B项不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军队士气,所以排除C项。林则徐之所以不愿意公开这些观点,说明他担心这会在同僚和上司中引起敌对反应,因为当时统治中国的士大夫除少数人外,仍然极其厌恶和藐视西方的一切,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观念还处于主流,故选D。
15 .鸦片战争之后产生的三部著作《道光洋舰征抚记》、《夷氛闻记》、《中西纪事》,皆谓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于是北犯定海。“他们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他们将各地战事的受挫,归结于当地没有林则徐。”对材料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A.是当时人基于理性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B.林则徐是这场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
C.当时人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
D.是基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的正确认识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他们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他们将各地战事的受挫,归结于当地没有林则徐”可知,当时人们把战争失利的因素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这说明当时人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英国对中国的胜利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不是个人能够改变的。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 .1840年,澳门的葡萄牙人、美国商人等告诉林则徐,英国即将对广东发动战争,林则徐认为这是“谣言”、“虚张”。上述史实反映了
A.英国国力不及中国而采取的恫吓策略
B.葡萄牙排斥英国而力图垄断东方贸易
C.美国为取得在华优势地位而抵制英国
D.林则徐以天朝上国观念判断中英关系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林则徐自认为我国是天朝上国,英国不敢发动对华战争,因此他认为是“谣言”,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7 .阅读林则徐大事记(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依据大事记,概括林则徐一生集中领导、参与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影响
(2)依据大事记,指出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的理由。革职理由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何种本质
(3)依据大事记,林则徐抵达伊犁时清政府发生了哪一重大事件 此时林则徐又开始重点关注国家的什么问题
(4)依据大事记及以上问题,请用一句话评价林则徐
【答案】(1)领导虎门销烟、参与鸦片战争中抗英。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在广东办事不力(或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军事失败)。清政府腐败无能(或腐朽没落)
(3)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边疆防务问题。
(4)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虎门海滩”可知,他领导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根据所学可知,林则徐参与鸦片战争中抗英,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所学和材料“办理不善……广东战败”可知,道光的理由是,在广东办事不力,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军事失败。根据所学可知,这种理由体现清政府腐败无能,腐朽没落。
(3)根据所学和材料“1842年”可知,这一年,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根据所学和材料“警惕沙俄威胁”可知,林则徐亲关注边疆防务问题。
(4)根据所学可知,这些均体现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的发展和外交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
——《林钦差与鸦片战争》
材料二 林则徐认为英国的战斗力不高,英国人“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他还认为外国人必须有茶叶大黄,只要禁止茶叶大黄出口,就可以致外国人的死命。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林则徐是怎样向“蛮夷”学习的?
(2)材料二中林则徐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林则徐的认识。
【答案】(1)林则徐让人搜集大量外文资料进行翻译,后又编成《四洲志》。
(2)不正确,这说明林则徐在那个时代对于西方的了解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3)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解析】
【详解】
略
19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林则徐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838年 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布了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取得一定效果
1839年 他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等采取措施,坚决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贩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后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1840年 英军封锁珠江口,攻浙江,陷定海,北侵大沽。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于林则徐在广东“办理不善”,屡次下旨斥责。9月,林则徐被革职
1841年 道光帝以广东战败归咎前任为由,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从重惩处,充军伊犁
1842年 他抵达伊犁,协助办理垦务,亲自到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三万里,倡导水利,开辟屯田。他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警惕沙俄威胁
(1)依据大事记,概括林则徐一生集中领导、参与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大事记,指出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的理由。革职理由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何种本质?
(3)依据大事记,林则徐抵达伊犁时清政府发生了哪一重大事件?此时林则徐又开始重点关注国家的什么问题?
(4)依据大事记及以上问题,请用一句话评价林则徐。
【答案】(1)领导虎门销烟、参与鸦片战争。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在广东办事不力。(或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军事失败)清政府腐败无能(或腐朽没落)。
(3)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边疆防务问题
(4)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参与鸦片战争,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依据大事记“英军封锁珠江口,攻浙江,陷定海,北侵大沽。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于林则徐在广东“办理不善”,屡次下旨斥责。9月,林则徐被革职”的信息可知,道光帝因林则徐在广东办事不力,将林则徐革职。这充分暴露出清政府的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
(3)依据大事记“1842年,他抵达伊犁,协助办理垦务”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抵达伊犁时清政府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根据材料“他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警惕沙俄威胁”的信息可知,此时林则徐又开始重点关注国家的边疆防务问题问题。
(4)依据大事记及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参与鸦片战争,积极反抗外来侵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0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________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________海滩被当众销毁。
【答案】 道光帝 林则徐 虎门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故答案为道光帝;林则徐;虎门。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