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近现代政治家 邓小平 (中国)-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 近现代政治家 邓小平 (中国)-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20:0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邓小平
1 .1978年,邓小平登上美国《TIME》杂志封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邓小平和刘伯承率军挺进大别山
B.因为邓小平领导了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并决定进行改革开放
C.因为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观点
D.因为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邓小平曾先后8次登上《TIME》封面,1978年是因为其领导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并决定进行改革开放,A是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C是华国锋提出的,D是十五大的内容。
2 .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了邓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3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了三次巨变,有三位伟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他们分别是指
A.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
B.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C.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
D.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是毛泽东;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稳步持续增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中国人民“富起来了”的是邓小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4 .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某课题小组收集了如下一些史事信息:①1978.12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②1982年邓小平为中共“十二大”致开幕词③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④1992年初邓小平进行南方谈话。请为这些信息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是
A.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邓小平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引领这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探索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知,题干事件的恰当的主题是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C符合题意;AB项从1982年开始,不符合题干的时间,排除;D项从1997年开始,不符合题干的时间,排除;故选C。
5 .“邓小平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道路,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努力从经济上改造这个国家。”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邓小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邓小平开创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C.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主动对外开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故AC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邓小平开创了可持续发展之路与题干不符,故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6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十点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雏形;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材料反映了( )
A.邓小平理论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成熟 B.邓小平理论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C.邓小平理论深刻揭露社会主义本质 D.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材料“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体现的是邓小平理论的与时俱进特征,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7 .解放战争时期,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刘伯承、陈赓
B.刘伯承、邓小平
C.邓小平、谭震林
D.邓小平、粟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内战烽火
8 .下图中即将面世的新版人民币首次出现了邓小平头像,这是基于
A.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B.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施“一五计划”,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
C.邓小平同叶剑英一同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革动乱
D.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邓小平的历史功绩。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1978年邓小平主持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为改革开放作了宏伟的规划,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故选D。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9 .列举史实是我们学习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对以下有关邓小平事迹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②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强调必须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A.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设想 B.邓小平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
C.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10 .央视播放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邓小平被称为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下有关改革开放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③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②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是1980年;③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1997年的十五大;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所以顺序应该是①②④③,C选项正确。故选C。
11 .20世纪,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主义
C.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D.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毛泽东、邓小平的贡献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国大典·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2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毛泽东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伟大领袖的相关史实。理解歌词:“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领导新中国成立的伟大领袖是毛泽东。“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富裕起来。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13 .2017年是邓小平逝世20周年。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项是“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距2017年不是20年;B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1987年召开的,距2017年不是20年;C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1997年,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距2017年是20年;D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2012,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十五大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记忆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得出答案。
14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答案】D
【解析】
事实是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A项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项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C 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都属于纯表述,是事实。D项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属于评论,是观点。故选D。
15 .邓小平曾2次被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今年恰逢邓小平去逝20周年。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完成《邓小平革命活动大事年表》
【经典瞬间】
(2)对以上图片反映的史实评述,辨别对错。
①图1,会议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
②图2,谈判中邓小平态度坚决:“香港主权问题不可以谈判,解决的方式和办法可以谈判。” ( )
③图3,南巡中,邓小平发表了系列谈话,为中国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 )
(3)有学者认为,邓小平是最成功的改革家、是中国现代化之父,请用史实说明。
【答案】(1)①遵义;②八路军;③战略进攻;④淮海
(2)①正确;②正确 ,③正确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又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他又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说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最成功的改革家、是中国现代化之父。(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在1935年,参加了遵义会议;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1947年,邓小平领导了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邓小平和刘伯承,陈毅指挥了淮海战役。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会议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正确的;图2是收回香港主权的谈判,谈判中邓小平态度坚决:“香港主权问题不可以谈判,解决的方式和办法可以谈判。”也是正确的;图3是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南巡中,邓小平发表了系列谈话,为中国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是正确的。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又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他又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所以说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最成功的改革家、是中国现代化之父。
16 .回答问题
(1)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是哪一次会议上?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1)中共十五大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同志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涵。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贯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17 . 邓小平(1904—1997年)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毛泽东有说:邓小平德才兼备,军政皆优,是一位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说:邓小平是“塑造现代中国的一位杰出领袖”。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观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请以“我心目中的邓小平”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
(1)有观点、有史实,以史实说明观点。
(2)语句通顺,有条理,150字左右。
【答案】邓小平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的指挥才能早在“千里挺进大别山”、“淮海决战”和“渡江战役”中就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一位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开放让我们富起来了。是邓小平改变了中国的贫穷面貌,邓小平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鞠躬尽瘁,邓小平智勇双全,改革开放就是最大的智慧,敢于改革,敢于开放,“建设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一国两制”、“三步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都是他智慧的结晶。
【解析】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邓小平是‘塑造现代中国的一位杰出领袖’”、“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观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可以得出,邓小平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的指挥才能早在“千里挺进大别山”、“淮海决战”和“渡江战役”中就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一位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开放让我们富起来了,改变了中国的贫穷面貌,邓小平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鞠躬尽瘁。邓小平智勇双全,改革开放就是最大的智慧,敢于改革,敢于开放,“建设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一国两制”、“三步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黑猫还是白猫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都是他智慧的结晶。
18 .2017年2月19日是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纪念日。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他的头像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事后承认,那年的评选,邓小平并不是热门候选人。因为他刚刚复出,中国经济一片凋敝,中国在世界还微不足道。但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时代》周刊为邓小平大胆进行经济改革和主政后的务实而大胆的风格投上了赞赏的一票。
——《中国日报》网
材料二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 A 的政策是正确。” —1984年1月26日
图一邓小平题词 图二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材料三 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6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为何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2)请将材料二图一A处补充完整。图二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意义是什么?用一句话简要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4)有人说,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你认为“全新的道路”指什么?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些建议。
【答案】(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A处补充经济特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邓小平是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一国两制,我国成功的收回了香港和澳门。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加强经济建设,促进中外友好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对外开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密切与台湾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往来。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事后承认,那年的评选,邓小平并不是热门候选人。因为他刚刚复出,中国经济一片凋敝,中国在世界还微不足道。但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时代》周刊为邓小平大胆进行经济改革和主政后的务实而大胆的风格投上了赞赏的一票”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的原因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依据材料二图一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深圳是我国开放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所以A处补充经济特区;图二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意义是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是邓小平是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根据材料三“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我国成功的收回了香港和澳门。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全新的道路”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我国应该加强经济建设,促进中外友好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对外开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密切与台湾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往来。
19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的内容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毛泽东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两个伟人的不同要求,也是邓小平继承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次理论上的飞跃。邓小平把教育的视野引出了国门,引向了世界,引向了未来。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理解。
【答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这必须靠发展教育才能实现,在发展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科技,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1983年10月1日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我国国情,从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出发,适应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提出来的。它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工作指导思想的精辟概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求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把实现现代化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使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言之有理即可。
20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请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答案】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形成过程:①初步提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基本形成:中共十三大,闸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④充实发展:1992年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⑤理论形成: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⑥写入党章: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析】
【详解】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依据所学可知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过程:依据所学从初步提出、基本形成、充实发展、理论形成以及写入党章的时间和具体内容回答即可。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