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二世
1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亚历山大二世解放的对象是
A.奴隶 B.农奴 C.农民 D.工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这次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指俄国1861年改革。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法令规定①自法令实施之日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奴;②农奴在获得自由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依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等,由此可见,亚历山大二世解放的对象是农奴,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 .恩格斯说:“登上王位的亚历山大二世,必须采取某种办法来改变他的国家异常糟糕的处境。”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办法是( )
A.废藩置县 B.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颁布《人权宣言》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面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选项C符合题意;废藩置县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与美国南北战争相关;颁布《人权宣言》与法国大革命相关;所以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谈到废除农奴制问题时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这说明了( )
A.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殖民扩张
B.农奴制改革是为了让农奴得到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作贡献
C.农奴制改革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D.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是为了国家富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谈到废除农奴制问题时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了农奴制改革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1861年改革前,俄国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为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可见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挽救统治危机,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选项C符合题意;亚历山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1861年3月5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亚历山大二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君主立宪制 B.强化农奴制 C.使农奴获得土地 D.维护自身的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的统治,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身的统治,故D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君主立宪制,故排除A项;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故排除B项;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改革使农奴获得土地,但需高价赎买,故排除C项。故选D。
5 .俄国历史上有两位沙皇通过改革都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请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归纳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俄国历史进步的表现有
①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
③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得农奴制残余任然存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社会的进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得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阻碍了俄国社会的进步,故含有②④的BCD不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A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促进俄国历史进步”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6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丝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朝着过去……”这句话表明
A.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两面性 B.亚历山大二世有远见
C.俄国从根本上废除了农奴制 D.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抓住材料中的“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朝着过去”关键点,联系所学,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为了维护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但客观上却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充分体现了农奴制改革的两面性,故答案选A。
7 .(’13藁城一模)俄罗斯著名史学家拉津斯基在他的著作中这样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亚历山大二世作为“新型改革者”,其“伟大”之处在于( )
A.维护了沙皇统治 B.废除了农奴制
C.尽可能地保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D.平息了俄国农民起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地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是由他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他身上既有守旧的一面,又有改革的一面。
8 .19世纪60年代,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举措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农奴制 C.对外扩军备战 D.提倡“文明开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亚历山大二世推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符合题意;A是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不符合题意;C是一战前各国的状态,不符合题意;D是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B。
9 .彼得大帝改革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相比较: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最大的特点是( )
A.使沙皇俄国摆脱了落后 B.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大力支持
C.改变了社会制度 D.改革不彻底,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彼得大帝改革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所以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最大的特点是改变了社会制度。使沙皇俄国摆脱了落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大力支持、改革不彻底,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不是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最大特点,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0 .下侧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入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彼得一世改革
B.美国独立战争、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美国南北战争、彼得一世改革
D.美国南北战争、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结合所学知识,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使得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属于18世纪,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在18世纪,ABC排除。故选D。
11 .(2019原创)克里米亚战争惨败的教训使得亚历山大二世无比怀念先祖亚历山大一世击退拿破仑光复欧洲王室的丰功伟绩,亚历山大一世正是改革了军队,才使俄军能够抗衡并击败强大的法军,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与强国的关系,由此萌生了改革念头。可见,推动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原因是
A.摆脱落后,富国强兵 B.摆脱民族危机的需要
C.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需求 D.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材料中“使俄军能够抗衡并击败强大的法军”的信息可知,推动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原因在于摆脱危机,富国强兵,因此答案选A
12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摆脱民族危机 B.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C.走资本主义道路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准确认识,由题目关键信息“灾祸”“地主”“灾难性后果”可知是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3 .“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忧心忡忡地说:‘今后的任何拖延都会有害于国家。’亚历山大二世的惊惶和敦促,才使起草工作得以加快进行,草案终于抛了出来。这天是1861年3月3日。”这个“草案”是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独立宣言》
C.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权利法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亚历山大二世、这天是1861年3月3日、”,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4 .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随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A.承认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宣布黑人奴隶获得自由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规定农奴可以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是亚历山大二世针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而言的。之后,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出钱赎买到一份土地,排除D,A符合题意;1862年9月,美国总统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黑人奴隶获得自由,排除B;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故选A。
15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开启了一场废除黑奴制的改革。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制度的废除,促使俄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故此题表述错误,应将“黑奴制”改为“(封建)农奴制”。
16 .19世纪60年代,俄国内外交困,农奴起义不断,为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____________的改革。1933年,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罗斯福都通过改革缓解了________。
【答案】废除农奴制 社会危机(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17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改革是_______。
【答案】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农奴的法令,进行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故答案为: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18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简述两个法令除解放“奴隶”以外的内容。分别说明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美国总统林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答案】除解放“奴隶”以外的内容:俄国:——农奴在获得解放时还可赎买一块份地。
美国——奴隶可以参加北方军队。
亚历山大二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俄国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
林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美国的统一问题。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俄国l861年改革中颁布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这些规定使农民笑了,地主哭了;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亚历山大二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俄国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林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美国的统一问题。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南北战争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不像尼古拉那样极端地刚愎自用,如果改革符合国家利益,他准备接受改革。他发表了一个宣言,日期是1856年3月18日(公历30日),其中有这样的话:“愿每个人在法律的平等保护下,都能平等地享受他劳动所得的果实。”在3月30日(公历4月11日)对贵族的讲话中,他提到“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等待自下而上地废除,而我们无所作为要好”。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被称为“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提倡自由主义的沙皇”。与亚历山大同时代的西方人对他的评价特别高,按照其中大多数人的看法,“大改革”简直就是亚历山大二世天才的业绩,他既站在深厚的民族基础之上,又能吸收西方先进思想;他洞察时势,权衡利弊,身体力行地对贵族进行鼓动宣传和解释,从而缓解了他们抵触情绪,排除了改革的阻力,堪称俄国第一位欧化的皇帝,人民的解放者。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当时欧洲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观点的形成?
(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哪些优秀的品质有助于其事业的成功?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历山大二世的作为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答案】(1)要推行改革。启蒙思想的影响;俄国对外战争失败;英法等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有民主思想,改革创新,善于协调。
(3)解放了农奴;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他准备接受改革”,可知,亚历山大二世的主要观点是要推行改革。根据材料“愿每个人在法律的平等保护下,都能平等地享受他劳动所得的果实”,再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欧洲启蒙思想盛行;俄国对外战争失败;英法等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都推动了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
(2)据上述材料“他既站在深厚的民族基础之上,又能吸收西方先进思想:他洞察时势,权衡利弊,身体力行地对贵族进行鼓动宣传和解释从而缓解了他们的抵触情绪排除了改革的阻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可知,促使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取得成功的因素有民主思想,改革创新,善于协调。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使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解放了农奴;缓解了国内各种矛盾;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20 .探究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点。
【答案】相同点: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③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17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1861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宣布废除农奴制;②改革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1861年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③影响不同:前者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增强了国力,推动俄国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后者虽然很不彻底,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④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同点包括: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不同点包括:背景不同:17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1861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宣布废除农奴制。改革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1861年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影响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增强了国力,推动俄国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压力山大二世虽然很不彻底,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内容、性质、目的和产生的历史影响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两次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即可。
21 .厚重的人文景观尘封着历史的印迹。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触摸历史,图片解说】
(1)根据图1,指出卢日科夫市长给亚历山大二世塑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历史纵横,学会比较】
(2)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亚历山大二世和林肯面临的共同危机是什么 (3分)
【论从史出,启迪智慧】
(3)将亚历山大二世和林肯的历史活动放在历史长河中,说说19世纪中期世界出现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4分)
【答案】(1)原因:亚历山大二世解放了农奴,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3分)
(2)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阻碍。(3分)
(3)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图1中,卢日科夫市长给亚历山大二世塑像的主要原因是: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的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解放了农奴,使俄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点。
(2)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的危机是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美国面临的危机是黑人奴隶制阻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综合起来,两国面临的共同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阻碍。(3分)
(3)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19世纪中期,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美国的林肯宣布废除黑人奴隶制,放在历史长河中,反映了19世纪中期世界出现的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发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发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南北战争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