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近现代文学艺术家 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中国)-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 近现代文学艺术家 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中国)-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20:1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迅、郭沫若、赵树理
1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鲁迅是绍兴的“金名片”。鲁迅等一群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是 (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科学 D.师夷长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鲁迅等一群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是民主科学,故选C。
2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鲁迅是绍兴的“金名片”。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故C符合题意;《孔乙己》《药》《阿Q正传》均在《狂人日记》之后,影响也很大,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新文化运动中,他们起了重要作用,正确的一组是
A.鲁迅陈独秀
B.林则徐胡适
C.左宗棠鲁迅
D.李大钊陈化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人物有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他们起了重要作用,所以A项符合题意。而林则徐与虎门销烟有关,左宗棠与收复新疆及洋务运动有关,陈化成与吴淞之战有关。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4 .小华喜欢看鲁迅的作品,他能从《鲁迅全集》中看到的作品有
①《狂人日记》 ②《骆驼祥子》 ③《孔乙己》 ④《雷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是鲁迅的又一篇白话小说,①③符合题意;《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②不符合题意;《雷雨》的作者是曹禺,④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5 .毛泽东评价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以下属于鲁迅成就的是
A.《愚公移山》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狂人日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鲁迅的成就,侧重考查识记能力。《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作品,《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的作品,《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的作品,《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 .鲁迅号召人们推翻“黑漆漆”的“吃人”旧社会。这点反映了鲁迅的什么要求? ( )
A.反对迷信 B.反对王权
C.反对旧文学 D.反对封建道德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号召人们推翻“黑漆漆”的“吃人”旧社会。充分体现了鲁迅把反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7 .1935年鲁迅撰文热情赞扬了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殷切希望。鲁迅撰文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
题干给出1935年,“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的呼声,可知,1935年12月9日,“一二 九”运动在北平爆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全国学生的响应,获得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一二 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A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B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C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ABC事件时间不符。D符合题意,故选择D。
8 .<<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李大钊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无情的揭露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9 .历史剧《武则天》的作者是
A.徐志摩
B.郭沫若
C.鲁迅
D.茅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郭沫若写了历史剧《武则天》,对武则天做了客观评价,故B符合题意。徐志摩是《再别康桥》,鲁迅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茅盾是《子夜》,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 .下列哪一作品是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是《屈原》,而《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的作品,《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作品。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1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1958年主编《红旗歌谣》,为大跃进呐喊助阵。1958年9月2日,郭沫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讴歌安徽省繁昌县粮食亩产卫星的诗:“刚见早稻三万六,又传中稻四万三。繁昌不愧是繁昌,紧紧追赶麻城县。”对以上材料评论正确的一项是
A.此时中国的经济建设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B.《人民日报》是一份客观严谨求实的报纸
C.此时中国水稻等粮食产量得到空前的提高
D.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眼里已经没有科学二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后,由于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就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2 .下列作品属于赵树理的是
①《小二黑结婚》
②《李有才板话》
③《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④《屈原》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①②项符合题意;③项是丁玲的作品,不符合题意;④项是郭沫若的作品,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③或④的ABD三项。故选C。
13 .下列现代作家及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
A.郭沫若《女神》 B.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C.鲁迅《孔乙》 D.丁玲《李有才板话》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李有才板话》是现代作家赵树理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故D符合题意;ABC作家与作品对应正确,故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D。
14 .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_______》”
【答案】离骚
【解析】
【详解】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故填:离骚。
15 .郭沫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子夜》、曹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___________的《骆驼祥子》。
【答案】女神 茅盾 雷雨 巴金 老舍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文学艺术的成就有: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
16 .写出下列文学家或艺术家的代表作。
郭沫若——
【答案】《屈原》
【解析】
试题分析: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是《屈原》。此剧以无比豪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赞颂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讴歌了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斗志,鞭挞了苟合与媾和的投降主义,怒斥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主义。
考点: 郭沫若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识记郭沫若和他的代表作品。
17 .写出下列文学家或艺术家的代表作。
赵树理——
【答案】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解析】
试题分析:《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著名的中篇小说之一。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姻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
考点: 赵树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识记能力,属基础题。识记赵树理和他的代表作品。
18 .
鲁迅 《庶民的胜利》
徐悲鸿 《狂人日记》
郭沫若 《愚公移山》
冼星海 《屈原》
李大钊 《黄河大合唱》
【答案】
鲁迅——《狂人日记》
徐悲鸿——《愚公移山》
郭沫若——《屈原》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人物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文学巨匠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美术大师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20世纪40年代初,为适应抗战需要,郭沫若创作了《屈原》等历史剧;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9 .请将相关的人物和作品联系起来
人物 作品
侯德榜 《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制碱》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鲁迅 《屈原》
严复 《狂人日记》
郭沫若 《天演论》
【答案】侯德榜—《制碱》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鲁迅—《狂人日记》严复—《天演论》郭沫若—《屈原》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侯德榜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他写了《制碱》一书。赵树理是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代表作品是:《小二黑结婚》;聂耳是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严复是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是《屈原》。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经济和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20 .材料1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性格。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
材料2 “《狂人日记》里有吃人的,我要求救救孩子。”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着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
(1)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于什么时期?
(2)作者当时思想的基点是什么?“救救孩子”指什么?
(3)鲁迅说的“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指什么?
(4)对毛泽东说的“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如何理解?
【答案】(1)新文化运动时期。
(2)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挽救未来的中国。
(3)推翻封建势力,摆脱民族压迫,建立新中国。
(4)鲁迅以文艺为武器,刺向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深刻揭露了他们的黑暗统治而从不屈服妥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史实的识记。第(1)问依据教材内容,《狂人日记》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的《新青年》月刊,据此可知,鲁迅的《狂人日记》写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第(2)问从材料二内容,“《狂人日记》里有吃人的,我要求救救孩子。”,作者通过直刺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深刻揭露他们的黑暗统治,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出思想的进步。材料中“救救孩子”是指挽救未来的中国。第(3)问材料中“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是指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新中国。第(4)问材料一中毛泽东同志评价说的“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就是说鲁迅对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并没有屈服,通过以文艺为武器,刺向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深刻揭露了他们的黑暗统治而从不屈服妥协。
考点: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史实的识记。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