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 发明家、科学家、农学家等 贾思勰 (中国)-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 发明家、科学家、农学家等 贾思勰 (中国)-初中历史名人系列 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20:4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贾思勰
1 .下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贾思勰的重大贡献是著有
A.《史记》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兰亭集序》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史记》是司马迁的著作,B项《齐民要术》是贾思勰的著作,
C项《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著作,D项《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所以答案选择B
点睛:《齐民要术》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 .贾思勰的农书《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材料中说明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
A.少用力气 B.多花力气 C.多施肥料 D.顺应天时
【答案】D
【解析】
【详解】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大意是说(如果一个人)顺应天时,衡量地利,那么可以花很少的力气而获得最大的成功,可见材料中说明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注意天时地利,D符合题意;据此分析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 .山东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的故乡。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他在书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贾思勰这一观点的核心是
A.要及时地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B.农、林、牧、副、渔等方面要协调发展
C.种植农作物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D.要多种经营,提倡商品生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中语句“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意思是顺应天时,裁量地理,根基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欲违背大道,就会劳动而没有收获。从中可以看出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C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山东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的故乡,他的著作被誉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材料折射出贾思勰这一观点的核心是
A.要及时地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B.农、林、牧、副、渔等方面要协调发展
C.种植农作物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D.要多种经营,提倡商品生产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种植农作物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C项符合题意;题干内容没有涉及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农、林、牧、副、渔等方面要协调发展、商品生产的内容。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种植农作物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5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北有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贾思勰是南朝的农学家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说明北朝时期在农业科技方面各有特长,充分反映了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故选A。
6 .据下图信息,该书的作者应为
A.司马迁 B.祖冲之 C.郦道元 D.贾思勰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目录内容可知,这些内容都是关于农业种植的相关内容,北朝时期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故D符合题意;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A不符合题意;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故B不符合题意;北魏时期的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学著作,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 .生活在北朝的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是
A.王叔和
B.郦道元
C.贾思勰
D.葛洪
【答案】C
【解析】王叔和是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水经注》作者。贾思勰是著有《齐民要术》的我国北魏著名农学家。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故本题选C。
8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碎土的耙分化出有齿铁耙和无齿耙;如果按照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贮藏、运输等细分,农具多达数十种,比西汉时增加了许多,使用方法也有改进。这反映了贾思勰
A.强调生产因地制宜 B.强调种植不误农时
C.重视介绍生产工具 D.提出多种经营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
分析题干的“碎土的耙分化出有齿铁耙和无齿耙;如果按照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贮藏、运输等细分,农具多达数十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重视介绍生产工具,故C符合题意;强调生产因地制宜和强调种植不误农时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B;提出多种经营思想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故选C。
9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
改正: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10 .贾思勰生活在________和________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
【答案】北魏 东魏 农学家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贾思勰的史实。贾思勰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
11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
【答案】齐民要术
【解析】
【分析】
【详解】
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故填写齐民要术。
【点睛】
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这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 .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答案】齐民要术
【解析】
【详解】
北朝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3 .知识点一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人物简介:________人,曾任郡太守。
【答案】北朝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贾思勰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因此,横线处填写“北朝”。
14 .写出下列人物的著作成就。
(1)顾恺之________
(2)司马迁________
(3)贾思勰________
(4)王羲之________
【答案】《洛神赋图》或《女史箴图》 《史记》 《齐民要术》 《兰亭集序》。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的发展,著名画家很多,以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佛家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无所不画。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他一生创作的画很多,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15 .请写出下列人物的代表作品
(1)贾思勰_______
(2)张仲景_______
(3)王羲之_______
(4)顾恺之_______
【答案】(1)《齐民要术》
(2)《伤寒杂病论》
(3)《兰亭集序》
(4)《女史箴图》或《洛神赋图》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贾思勰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2)依据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3)依据所学可知,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依据所学可知,顾恺之是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是《女史箴图》。
16 .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成书于什么时期?该著作有何地位?其对后世有何影响?
【答案】时期:北朝时期。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影响:凸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解析】
【分析】
【详解】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书名《齐民要术》中的“齐”字,据贾思勰在序言开端的解释是:《史记》曰:齐人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人”者古,今言“平人”也。在《齐民要术》序言的末段,贾思勰提到了他的写作过程,有“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之语。这表明贾思勰是在充分掌握材料和积累了很多经验的基础上完成《齐民要术》的。光采集经、史、子、集里的农学资料就合计l55种。书中采用农谚30多条。
材料二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坂走丸,其势难”。
——《齐民要术》
请回答:
(1)“齐民要术”的含义是什么
(2)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的
(3)材料二中的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4)从贾思勰写《齐民要术》的过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5)《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齐民要术》对社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答案】(1)“齐民”指一般老百姓;“要术”为从事生产生活重要事项的技术。“齐民要术”的含义为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不过它的重点和中心在农业方面。
(2)他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熟悉农谚、歌谣。他不辞辛劳,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还亲自种植农作物。《齐民要术》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3)强调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
(4)读书时一定要联系实际,不要死读书,要学以致用。经验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它才有更加强劲的指导意义。
(5)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6)《齐民要术》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一直到北宋年间,政府还将《齐民要术》刻印成册,发给地方官,用来指导农业生产。而且《齐民要术》还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它在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齐民”指一般老百姓;“要术”为从事生产生活重要事项的技术。“齐民要术”的含义为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不过它的重点和中心在农业方面。
(2)依据所学可知,贾思勰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熟悉农谚、歌谣。他不辞辛劳,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还亲自种植农作物。《齐民要术》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3)依据材料信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可知,强调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
(4)开放性题目,读书时一定要联系实际,不要死读书,要学以致用。经验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它才有更加强劲的指导意义;
(5)依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6)依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在指导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一直到北宋年间,政府还将《齐民要术》刻印成册,发给地方官,用来指导农业生产。而且《齐民要术》还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它在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 .阅读下列材料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入泉伐木,登山求鱼,手必虚;逆风散水,逆坡走丸,其势难”。
请回答:
(1)这段材料出自贾思勰的著作,贾思勰是哪一朝代的科学家?此材料出处的著作是一部什么书?
(2)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一下“顺天时,量地利”是什么意思?
(3)请你评价一下这部著作。
【答案】(1)北朝(写南北朝也给分);农书(农学著作)
(2)“顺天时,量地利”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种植,不误农时。
(3)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北魏益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约在北魏永熙二年至东魏武定二年间(533~544),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
(2)把材料翻译成白话文:(如果一个人)顺应天时,衡量地利,那么可以花很少的力气而获得最大的成功。(如果)放纵情感违反规律,将徒劳而一无所获。潜入水中伐木,爬到山上捕鱼,最后遭受的必定是虚无的,(就像)逆着山坡推圆形的东西,那种形势是很艰难的。由此分析归纳可得:“顺天时,量地利”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种植,不误农时。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该著作由耕田、谷物、蔬菜、果树、树木、畜产、酿造、调味、调理、外国物产等各章构成,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
19 .收集一下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等科学家的相关资料,说说他们分别有哪些可贵的精神?你认为你最应该学习的是哪一方面?请你谈谈体会。
【答案】提示:刻苦钻研,认真执着,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
【解析】根据所学,在学生掌握科学家的基础上只要能够总结出像刻苦钻研,认真执着,深入实际,实事求是之类的精神品质即可,此题难度不大。
20 .(1)请按要求在下列表格的空格中填出相应的内容。(8分)
内容 人 物 成 就 或 著 作
图一 著《伤寒杂病论》。
图二 贾思勰
图三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图四 蔡 伦

(2)请选择其中的两位,谈一谈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答案】(1)
内 容 人 物 成就或著作
图一 张仲景
图二 著有《齐民要术》
图三 祖冲之
图四 改进造纸术(发明蔡侯纸或植物纤维纸)

(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只要任意选择其中的2位,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张仲景:为防治传染病而钻研医学,及时总结经验;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等。贾思勰:亲自参加农业实践;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注意总结经验等。蔡伦,善于总结利用前人经验,不断探索。祖冲之,利用发展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从;专心科学研究,在多方面取得成就等。(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东汉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属识记层面的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科学家;蔡伦改进造纸术。
(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蔡伦,善于总结利用前人经验,不断探索。张仲景:为防治传染病而钻研医学,及时总结经验;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等。
考点:东汉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识记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属中档题。识记东汉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
(
1
)
同课章节目录